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结果,为类流感患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发热门诊就诊,且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的421例H1N1、H3N2及乙型流感患者,同时采集其手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流感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暴发没有特定规律,但有阶段性。421例类流感患者的血常规分析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311例(73.87%)、增高者86例(2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313例(74.35%);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274例(20.43%)。3种流感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经t检验后提示,H1N1与H3N2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1N1及H3N2与乙型流感患者间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爆发无规律.但可在一定阶段流行.因此对类流感患者的监测要坚持全年并严密防范。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主要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为主,但H1N1、H3N2流感患者比乙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要高.而其淋巴细胞百分比则相对乙型流感患者要低。故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流感病毒感染的通常血象变化不符.但临床高度怀疑为流感病毒感染者.在抗菌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作咽、鼻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 标签: 类流感 流感 流感病毒甲型H1N1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型高血压78例门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治疗中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治疗中给予门诊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好转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型高血压患者在门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门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H型高血压 门诊 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有众多H型高血压患者数量,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经成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H型高血压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从H型高血压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对临床中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H型高血压 中西医 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2h与24h出血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2h与24h出血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为(425.23±12.36)mL、(355.42±10.65)mL;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为(226.34±11.26)mL、(192.34±11.54)mL。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2h与24h出血量的改善上优于缩宫素。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位高血压病患,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对照组)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治疗,对比血浆Hcy值与血压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血浆Hcy值降至(13.03±1.88)μmol/L,SBP降至(131.07±5.32)mmHg,DBP降至(82.61±4.85)mmHg,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显著控制高血压病患血浆Hcy值,降低血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血浆Hcy 血压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应用银离子妇用凝胶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的患者应用银离子妇用凝胶进行治疗,研究组(n=45)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复方沙棘籽油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阴道清洁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Ⅰ度所占比例升高,Ⅲ度所占比例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结论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应用银离子妇用凝胶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银离子服用凝胶 复方沙棘籽油栓 老年阴道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资料,共90例,随机分组,各组4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使用复方沙棘籽油栓,观察组在复方沙棘籽油栓阴道放药前提下,给予坤泰胶囊,口服。在治疗前、治疗后14d(对照组)、28d(观察组)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1)和对照组比较,各个症状、体征积分、总积分治疗后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比较,两组各个症状、体征积分、总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可加快症状的消失,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坤泰胶囊 复方沙棘籽油栓 联合治疗 萎缩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型高血压患者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共20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100例)、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予以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在依从性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观察组遵医嘱用药依从率为93.00%(93/100)、自我监测依从率为90.00%(90/100),定期复查依从率为89.00%(89/10),以上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观察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为93.00%(93/100),规范用药知晓率为87.00%(87/100),血压监测知晓率为83.00%(83/100),饮食控制知晓率为90.00%(90/100),运动干预知晓率为86.00%(86/100),以上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水平,提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而有利于病情的预后转归与康复。

  • 标签: H型高血压 健康教育 电话回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复方沙棘籽油栓+微波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68例)当研究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4例。本次患者均微波治疗,而甲组加复方沙棘籽油栓,总结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量、脱痂流血时间、疗效、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情况。结果甲组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量、脱痂流血时间都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转阴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复方沙棘籽油栓+微波的治疗有效率高,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脱痂流血时间,显著减少阴道排液量,并提高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转阴率。

  • 标签: 宫颈炎 人乳头状瘤病毒 复方沙棘籽油栓 微波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系统性地对中国成人H型高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文献的方式,全面收集了相关的病例和对照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与此同时选取了临床的患者作为具体临床研究的对象,最终发现临床研究的实验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都体现出了病例组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会明显高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人的H型高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H型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过程中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通过建立比较独立的发热门诊同时将工作的制度以及流程进一步完善,且加大对医护工作人员培训,进行较为规范的一种管理,对消毒隔离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落实,同时做好医护工作人员具体的防护。结果所有的患者都主动愿意接受隔离观察,对医院的工作积极的配合,通过治疗之后都有效治愈且出院,此外,未出现院内感染事件,没有重症感染,未发现医护人员出现感染。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发热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型H1N1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被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24h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计算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不同心律失常表现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52%、33.33%、65.00%,24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6%、7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采用24h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24 h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被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24h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计算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不同心律失常表现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52%、33.33%、65.00%,24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6%、7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采用24h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24 h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服用维生素B6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叶酸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8周,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压、血浆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9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基于“3H”理论的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5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3H”理论为基础开展全程优质护理,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胸闷气促改善时间以及止咳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94,P=0.020)。结论基于“3H”理论的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恢复,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提升,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3H理论 全程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MRS定量分析法诊断脂肪肝的可行性,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12月间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肝脏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利用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后处理软件包(spectroscopy)进行测算并记录其水峰峰值(PW)、脂峰峰值(PL)以及水峰峰下面积(AW)和脂峰峰下面积(AL),并据此计算出肝细胞脂质相对含量1(RLC1)。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AL以及RLC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W的比较上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定量分析法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因其无创伤、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一目了然等优势值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1H-MRS定量分析法 脂肪肝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洛地特对糖尿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9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舒洛地特治疗)和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不良症发生率为10.64%,且观察组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这也说明舒洛地特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的恶化速度。

  • 标签: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被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24h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计算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对不同心律失常表现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52%、33.33%、65.00%,24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6%、7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及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采用24h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24 h心电图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