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33例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恒定性内斜、恒定性外斜以及间歇性外斜三组,每组11例,利用共同性斜视手术进行治疗,对手术前后的双眼视觉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后的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恒定性外斜视以及恒定性内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要优于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斜视手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共同性 斜视手术前后 双眼视觉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有关因素。方法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位回退现象。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 标签: 外斜视/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