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与衰老相关的研究逐渐为众多学者所重视。衰老相关疾病动物模型在衰老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常用的衰老相关疾病模型有自然衰老模型、药物干预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衰老模型、γ-射线辐照衰老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快速老化小鼠模型等。该研究就实验研究中鼠类衰老模型的制备和评估做一总结,以期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衰老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三级医院急诊医生胜任素质模型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调查我市急诊医生(40名)的工作能力,工作的活动,工作技能,工作的风格等,从而建立三级医院的急诊医生胜任的素质模型。结果急诊医生需要有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医患沟通的技巧,以及内部协调的能力。结论建立三级医院的急诊医生胜任的素质模型,可以为下一步建立急诊医生的胜任的特征提供依据。

  • 标签: 三级医院 急诊医生 胜任素质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的研究仿真模型的使用在我国的产科中实际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共计130人,并且根据其学好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而后者运用的是仿真模式进行教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考试之后可以发现对照组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对产科护理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仿真模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能力。

  • 标签: 仿真模型 产科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 要: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而乳腺癌小鼠模型的创建成为人们研究乳腺癌的重要途径。目前人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乳腺癌小鼠模型用于乳腺癌发病机制、侵袭转移、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常用的模型有自发、诱导、移植、转基因和远处转移五种,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乳腺癌在人体内的发生、转移、侵袭等过程,对乳腺癌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乳腺癌小鼠五种模型的建模方法及优缺点展开讨论。

  • 标签: 乳腺癌 小鼠模型。
  • 简介:摘要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机制及治疗方法早期主要通过动物试验来加以证实,质量较高的动物模型为得出可推广的试验结果打下了基础。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构建的常见动物包括四足类动物与两足类动物,构建方法包括激素、酒精及创伤等,不同方法均具有其优劣性,未形成统一的构建方法与构建标准。与此同时,在动物模型构建完成后,如何进行模型评价也成为该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对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构建的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综述,以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复康Ⅵ方治疗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实验组24只,将实验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肾复康组,2w时肾复康组给予肾复康Ⅵ方治疗4周。于第2w与第6w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6w时测ALB、TC水平,取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肾复康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大鼠一般状态好转,6w时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正常组ALB,TC较模型组与肾复康组高(P<0.05),肾复康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光镜下正常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肾组织病变程度肾复康组较模型组减轻。结论肾复康Ⅵ号方能够改善大鼠一般状态,降低24h尿蛋白定量,但对ALB、TC不明显,可以改善肾脏病变程度,延缓阿霉素肾病的病情进展,对阿霉素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阿霉素肾病大鼠 肾复康
  • 简介:【摘要】“慕课”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慕课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促进了其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发展,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当中,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善,并且从教学生态而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促进,本文从慕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影响,分析其慕课生态模型的设计方法。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慕课设计 生态模型 构建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消毒剂消毒对石膏模型尺寸精度的影响。方法 :将普通石膏、 超硬石膏粉严格按照各自的水粉比例制成直径 12mm、高 20mm的圆柱体模型,每类石膏各做 40个模具,分别用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和 84消毒液调拌法对石膏模具进行消毒 ,消毒后测定其抗压强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及 84消毒液调拌法对两种石膏模型消毒后 ,在尺寸精度方面对模型无明显影响 (P>0.05)结论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及 84消毒液调拌法对石膏模型消毒后 ,在尺寸精度方面对模型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石膏模型  消毒  抗压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龈下刮治术的教学课程中使用仿真牙列模型的教学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校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上学期在读学生80名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仿真模型组(n=40)和石膏组(n=40),统一由一名老师进行龈下刮治术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授课,石膏组使用石膏模型进行操作练习,仿真模型组使用仿真牙列模型进行操作练习,最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分数仿真模型组学生平均分数为(93.15±6.18)分,石膏组平均分数为(86.12±3.61)分,仿真模型组学生平均分数较石膏组显著提高。对比实习后两组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仿真牙列模型组学生可以更加熟练的进行临床操作。结论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龈下刮治术的教学课程中使用仿真牙列模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增强,值得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仿真牙列模型 龈下刮治术 教学效果 石膏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熊果酸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和熊果酸低、中、高3个剂量组。梗死模型组和熊果酸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4h,假手术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冠状动脉。熊果酸组在术前4h分别给予熊果酸4、8、12mg·kg-1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梗死模型组同时给予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观察熊果酸对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PGI2)及血栓素B2(TXA2)水平,以及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影响。结果熊果酸预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病理形态改变,下调血清中LDH、CPK、LPO、MDA含量以及血浆中TXA2和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FFA含量,增加血清中CAT和GPx以及血浆中PGI2含量。结论熊果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熊果酸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1%的盐酸利多卡因在不同灌注流速下对肾盂压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并随机将猪5只(肾脏10个)分为A组(灌注利多卡因)和B组(灌注生理盐水),其中一肾分至A组,那么另一肾自动分至B组。测量基础肾盂压力5min后,灌注实验分为3个阶段,阶段1:两组均以8ml/min的速率灌注生理盐水5min。阶段2:A组以8ml/min的速率灌注1%的盐酸利多卡因5min,而B组以生理盐水替代。阶段3:两组均依次以8ml/min、16ml/min、24ml/min的速率各灌注生理盐水5min。实验全程均监测肾盂压力值、心率和呼吸频率。结果阶段1时A、B两组的基础肾盂压力分别为(12±4)和(13±6)cmH2O(1cmH2O=0.098kPa)(P〉0.05)。两组均灌注8ml/min生理盐水时的肾盂压力分别为(51±12)和(54±16)cmH2O(P〉0.05)。阶段2:两组的肾盂压力分别为(47±9)和(52±15)cmH2O(P〉0.05)。阶段3:两组均依次以8ml/min、16ml/min、24ml/min的速率灌注生理盐水的肾盂压力分别为(43±10)和(50±17)cmH2O(P〉0.05),(49±15)和(61±17)cmH2O(P〈0.05),(54±16)和(65±14)cmH2O(P〈0.05)。整个实验过程中两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的盐酸利多卡因可降低与灌流速率相关的肾盂压力。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肾盂压力
  • 简介:目的在路易斯肺癌LLC荷瘤小鼠模型中通过删除外周血中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探讨MDSCs对CD8+T细胞数量和功能、体内肿瘤生长及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皮下接种LLC,尾静脉注射Gr-1抗体删除荷瘤小鼠血液中的MDSC或注射对照抗体,于不同时间点采尾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DSC和CD8+T细胞的变化,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和小鼠生存期,比较两组荷瘤小鼠的脾细胞对LL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LLC荷瘤7d后小鼠中MDSCs比例(%)(23.870±1.350)显著高于正常小鼠(7.600±0.677)(P〈0.001),CD8+T细胞比例(%)(7.906±0.428)显著低于正常小鼠(11.220±0.606)(P〈0.001);荷瘤7d注射Gr-1删除抗体或对照抗体,3d后删除组外周血MDSCs比例(%)较未删除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578±0.299vs38.340±3.214,P〈0.001),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删除组(分别为9.464±0.820vs4.024±0.488,P〈0.001);抗体注射10d后删除组MDSCs比例(%)较之前显著增加(31.980±3.595),但仍然低于普通荷瘤组(63.660±5.763)(P=0.0016),CD8+T细胞比例(%)较之前降低(5.806±0.554),仍高于普通荷瘤组(2.894±0.330)(P=0.0019);MDSCs删除组小鼠肿瘤生长减缓(P〈0.05)、生存期延长(P=0.036,中位生存期46dvs53d)。结论在LLC荷瘤小鼠中删除MDSC能解除其对CD8+T细胞的抑制,减缓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

  • 标签: 肺癌 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 CD8+T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于在创伤骨科手术的术前诊断、术前计划、预手术、术中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对116例创伤骨科骨折患者进行3D模型的打印,其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20~58岁,平均38.6岁。骨折按部位分类:肱骨近端骨折23例,肘关节骨折脱位11例,骨盆及髋臼骨折36例,胫骨平台骨折22例,胫骨远端骨折24例。术前对每一个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于内固定前模拟手术过程,然后实施手术。结果:116例骨折患者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术中的手术方案完全采用了术前计划的内固定方法,术中采用的固定钢板、螺钉数与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均显示骨折满意复位,内固定可靠且位置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对于粉碎的干骺端、关节内、陈旧性以及解剖复杂的创伤骨科患者,能够明确术前诊断,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的程度和骨折块大小,便于术中骨折的满意复位及良好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创伤骨科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创伤骨科
  • 简介:摘 要: 基于现今社会主义市场背景下,医疗服务行业可以说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因而本文结合医疗改革 制度体系,通过 Hotelling 模型和 SD 仿真技术手段的合理利用来针对单一化、市场化及多元化医疗服务市场发展模式展开深入化研究探讨,详细对比不同服务发展模式下医疗发展情况,进而便于提出合理化医疗服务市场发展路径。以下主要针对 Hotelling 模型和 SD 仿真技术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应用展开有效分析。

  • 标签: Hotelling模型 SD 仿真技术 医疗服务 市场发展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比较自体血注入法和胶原酶注入法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的相关脑出血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泼尼松是否干扰哮喘小鼠CD4+CD25+T细胞在外周血或肺组织的表达。方法以卵蛋白建立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泼尼松干预组。致敏后,三组分别予0.9%Nacl、0.9%Nacl、泼尼松灌胃。分别从小鼠股静脉血、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淋巴细胞,依次用抗体PE-CD4和FITC-CD25标记,检测双抗细胞。结果哮喘小鼠双抗T细胞无论在外周血,还是在肺组织的表达均被遏制,泼尼松干预后表达均被加强。结论泼尼松与CD4+CD25+T细胞的遏制通路或激活通路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泼尼松 CD4+CD25+T cell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潮汐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伴焦虑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心内科伴有焦虑负性心理的 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潮汐模型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 SA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 SAS)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潮汐模型的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心内科患者焦虑的负面心理,降低疾病的不确定感,利于疾病的康复。

  • 标签: [ ]心内科 负性心理 潮汐模型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