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方法:本次研究从2017年1月开始到2020年1月结束,随机选择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办法将其平均分成常规组(n=30,采取常规放射治疗)和研究组(n=30,采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卡氏评分、肺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卡氏评分以及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存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生存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陀螺刀)联合化疗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伽玛射线治疗早期(I期)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30例NSCLC(I期)患者采用国产伽玛射线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CR为60.0%(18/30),PR为36.7%(11/30),SD为3.30%(1/30),总有效率(CR+PR)为96.7%(29/30)。其中放疗引起的肺炎、白细胞下降、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6%,6.6%,0%。1,2,3年总存活率分别为100%(30/30),93.3%(28/30),83.3%(25/30)。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I期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明显,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I期肺癌   伽玛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肝癌肺转移采用靶向药物索拉尼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段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研究对象为在本院确诊为肝癌肺转移的100例患者,通过数字表达法分组,其中接受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外接受索拉尼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应用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完成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整体疗效为82%,对照组整体疗效为6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肺转移患者接受靶向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联合治疗后,病情控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降低病灶转移率的同时,生存期明显延长,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肝癌 肺转移 靶向药物 索拉非尼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化疗治疗中央型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央型LA-NSCLC患者,以双盲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SBRT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客观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RT联合化疗治疗中央型LA-NSCLC效果良好,能够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央型 体定向放疗 化疗 疗效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采取γ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其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选择,本医院6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γ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不同脑转移病灶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控制方面,脑转移灶≤3个、脑转移灶>3个分别为71.15%、50.00%,两者数据差异很大(P<0.05)。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采取γ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 γ分次立体定向放射 病情
  • 简介:从15世纪末,LeonadoDaVinci提出立体定向的构想,19世纪末,Dittmen介绍立体定向术原理和动物试验,Zernov制造出极坐标定向仪,到20世纪初Clark和Horsley设计出三维坐标定向系统,直到1947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1次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人类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前期准备花费了4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问世,1979年Brown提出定向仪和CT相匹配,不久定向仪与MRI、DSA、PET结合相继有了报道,1986年Robert介绍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

  • 标签: 立体定向术 手术进展 脑立体定向手术 立体定向系统 19世纪 定向仪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实施脑立体定向手术6例,此手术具有定位准,对脑组织创伤少、反应轻、恢复快,取瘤方便、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为病人接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病人,男2例,女4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59岁。右顶叶占位3例,透明隔囊肿1例,右颞硬膜外血肿机

  • 标签: 胸立体定向手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脑立体定向手术属于微侵袭性神经外科手术范畴。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大、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主要用于深部小型病灶活检,血肿抽吸、金属异物取出、介质内放射以及某些功能神经外科的核团靶点毁损等。我科于L995~1999年行脑立体定向术29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脑立体定向术 护理 神经外科 治疗 血肿
  • 简介:摘要我军定向越野与运动训练的起步较晚,在训练中很多缺乏系统、正规以及科学的体系,难免会出现伤害。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与竞赛自身的需求出发,通过研究军事定向越野与运动操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活动,继而可以防止与避免士兵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促进我军军事定向越野与运动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定向越野运动 损伤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上海市在多部门牵头下,推出急救医师定向培养的新型机制,力求保证院前急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而这一定向培养机制作为业内新生产物,虽有着增加人才供给的预期,但由于是新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只有坚持不断完善机制,在从业资格完善、扩大多方合作和扩宽培养范围等方面入手,才能使得这一机制的长效性得以实现。

  • 标签: 培养机制 资格限制 系统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部肿瘤的效果。方法 共抽取68例肺部肿瘤患者做为对象,均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入我院接受救治,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肿瘤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差异较小(P>0.05)。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部肿瘤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度比较高,具备优势。

  • 标签: 肺部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sLeksell提出了放射外科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和许多实践方面研究和论证了不同放射源的优缺点,利用自己研制的立体定向头架进行了第1例放射外科手术,放射源为200kV的X线管。Leksell将这种技术称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并沿用至今。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神经外科 放射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头架 外科医生 放射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肩周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PS)患者联合使用中医定向透药、针刺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PS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双盲法分为A组(32例,针刺)和B组(33例,中医定向透药+针刺),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Mallet评分、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 PS患者联合使用中医定向透药、针刺,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针刺 肩周炎 Mallet评分 治疗有效率
  • 简介:帕金森病是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中多巴胺含量减少而引起以震颤、僵直和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自1999年10月份,我科引进微电极导向技术,立体定向射频治疗1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治疗 护理
  • 简介:1996年9月~1998年12月采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转移瘤59例,其中单发转移24例,多发转移35例。原发灶除2例外均已行手术切除。首程治疗共106个灶,再程治疗34个灶,共140个转移灶。临床靶体积(CTV)0.29~163.17cm~3,平均9.42cm~3,计划靶体积(PTV)3.62~231.83cm~3,平均17.68cm~3。使100%等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波联合中药定向透入治疗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观察组给予超声波联合中药定向透入治疗及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U-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时肩痛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①经过4周康复治疗,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超声波联合中药定向透入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显著,对肩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

  • 标签: 偏瘫 超声波 肩痛 中药定向透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