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3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与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间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于预防寒战与牵拉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与牵拉痛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患者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可有效预防寒战与牵拉痛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舒芬太尼 剖宫产 寒战 牵拉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联合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在老年血流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来我院治疗老年血流感染的患者100例是研究对象,应用血培养联合血清PCT、CRP水平检测的诊断方法,行早期老年血流感染的诊断。结果这些患者的检测结果为77%的PCT阳性率;90%的CRP阳性率,50%的血培养阳性率。这样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血流感染患者的PCT和CRP密切关联着细菌感染,其二者阴性在排除细菌性感染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培养 血清PCT CRP水平检测 老年血流感染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草浸膏退、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草浸膏退、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草浸膏退、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草浸膏退、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大手术下肢静脉血栓(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LEDVT)预防与护理经验。方法2014年,医院骨科大手术患者218例,常规预防措施术前保护患肢、体位管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术后按摩下肢、鼓励早期下床等,2015年收治骨科大手术240例,术前强化健康教育、更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术中积极预防低体温、做好麻醉管理、轻柔操作,术后鼓励早期康复护理、加强巡视、强化饮食与大小便管理、鼓励热水足浴。结果2015年,共发生LEDVT7.5%(18/240),2014年发生率19.27%(42/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确实可降低骨科大手术患者LEDVT发生风险。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赶草就被用来改善药物伤害肝脏和酒醉状况,经过现代的医学研究得出赶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多糖和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在医学上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活血、平肝利湿等功效,现代医学对赶草进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深入的了解了赶草的活性成分和药学机理,为赶草的应用开阔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主要对赶草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学机理以及在临床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赶草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科学依据。

  • 标签: 赶黄草 药学机理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7-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三散为中医经方,收录于《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本事方》,《点点经》等,均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效。近几年在中医的外用疗法中,主要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流行性腮腺炎,浅表静脉炎等;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及带状疱疹等疾病。

  • 标签: 三黄散 临床外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按照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经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血压舒张压(90.25±2.98)mmHg、收缩压(139.32±4.93)mmHg、总有效率64.00%;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经胺碘酮方案治疗后患者血压舒张压(72.37±6.18)mmHg、收缩压(105.45±3.37)mmHg、总有效率9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胺碘酮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度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抽取116例,按照手术麻醉方法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仅采取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并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麻醉起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9%)的手术出血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22.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迅速,手术用时更短,手术实施效果更好,值得医院单位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麻醉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三肿痛软膏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对处方中的黄柏、黄芩进行鉴别;采用TLC分别对处方中的大黄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处方中黄柏、黄芩显微特征明显;大黄、黄柏的TLC结果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专属性较强。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简便易于操作,适用于我院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 标签: 三黄肿痛软膏 质量控制 鉴别研究
  • 简介:目的介绍万酊的制备,建立质量观察,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依据临床验方,采取低醇浸渍提取制备工艺,建立质控方法,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180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76例,总有效率89.4%,两组对照比较P〈0.05。结论万酊制备工艺合理,质控合理,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皮肤病。

  • 标签: 黄万酊 制备 质控 临床应用
  • 简介:家住辽南石碣村、现已86岁的阿婆在生命旅程中,总结出了“三不”养生法,即:不闲着,不忌口,不抱怨。

  • 标签: 养生法 老年人 饮食习惯 体育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葵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1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55)、联合组(n=55),常规组行缬沙坦治疗,联合组行缬沙坦联合葵胶囊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平均动脉压、糖化血红蛋白、蛋白尿排泄率较常规组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葵胶囊治疗可提升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 黄葵胶囊 效果
  • 简介:摘要卵巢早衰指的是妇女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现象,导致他们丧失生育方面的能力或者出现低雌激素水平的情况。近些年来,卵巢早衰有着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当中有着比较高的特异性,具体的影响因素有遗传学的因素和免疫学的因素,同时也受到医源性因素和代谢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了解卵巢早衰的疾病原因,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 标签: 卵巢早衰 病因 研究进展
  • 简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通读2010年第3期,内容很好,本人受益匪浅。但本期第166、175、178页的3位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减”标准,文中TBil水平分别为85、300、200μmol/L时施行胆道引流,其数值悬殊太大,读者可能无所适从。烦请编辑部给读者释疑。

  • 标签: 血清胆红素水平 标准 减黄 消化外科 TBIL 胆道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