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作者: 卢湘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4年第1期
  • 机构:卢湘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2【中图分类号】R7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13-01肝硬化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sFailure,MOF)是其主要致死原因。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48例,其中并发MOF者73例,占21%。现将MOF73例作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位于人体表面,同时也是骨折及错位、外伤性组织挫伤的好发部位,所以口腔颌面部损伤成为各种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种损伤对生命的威胁虽然不及其他重要器脏的损伤,但发生此种损伤的时候也并发其他部位的损伤,比如颅脑损伤。发生其他并发损伤轻者会使患者咀嚼功能障碍,重者也会导致死亡。

  • 标签: 口腔颌面 损伤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诊断和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13年09月收治的27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行一期手术,6例行二期手术,切口感染2例,无肠瘘,1例因并发肝脾破裂、颅脑伤而死,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伤后到救治间隔时间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条件允许应尽量行一期手术,了解手术方式,并且术后积极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肠损伤 诊断 治疗 一期手术 外置术
  • 简介: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丙泊酚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丙泊酚控输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麻醉诱导 老年胃癌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AE)、常规超声(US)及钼X线技术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和联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钼X线技术对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触及乳腺肿块的10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总结分析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X线及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X线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04例患者乳腺病变手术病理诊断良性39例,恶性65例。术前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X线诊断结果:(1)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声弹性评分为1~2分(92.3%,36/39);恶性病变声弹性成像评分为3~5分(86.2%,56/6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8.4%(92/104)。(2)术前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7例,恶性病变53例,超声显示良性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内未见明显微小钙化;乳腺癌恶性征象为毛刺征(76.9%,50/65),病变厚度/长度比>1(73.8%,48/65),血流阻力指数>0.7(70.8%,46/65),病变内多见微小钙化(53.8%,35/6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90/104)。(3)术前钼X线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3例,恶性病变54例,乳腺病变恶性超声征象为致密影(73.8%,48/65),毛刺征(70.8%,46/65)及钙化(69.2%,45/65);乳腺良性病变无上述超声征象;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钼X线诊断符合率为83.7%(87/104)。术前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X线联合诊断结果:(1)术前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检查诊断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97/104)。(2)术前常规超声与钼X线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1例,恶性病变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4%(94/104�

  • 标签: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静磁场暴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重要器官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200mT)、中剂量组(400mT)和高剂量组(600mT)。采用中科院电工所研制的超导磁体系统,将大鼠进行全身暴露,3h/d,连续14d。于暴露后1d、7d、14d、28d,3In,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取脑、心、肺、肝、脾、肾、胸腺、肾上腺、小肠、胰腺,常规病理制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1)磁场暴露后早期,中、低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升高;暴露后中晚期,高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降低。(2)磁场暴露后,大鼠脑、心、肺、脾、肾均见毛细血管充血或间质出血,并见实质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凋亡和坏死。(3)上述病变均于暴露后1-14d呈加重趋势,28d减轻,3m未恢复,且以高、中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200mT、400mT及600mT中等强度静磁场暴露均导致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脑、心、肺、脾、肾多器官血液循环障碍及实质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凋亡和坏死,且与暴露剂量密切相关。

  • 标签: 强磁场 大鼠 血流动力学 病理变化 血液循环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2年2月2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5例(2.0%)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4例经治疗1-3个月后,手足抽搐、口周及指(趾)尖麻木症状消失,检查血钙正常,停药后无复发,考虑为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治疗后症状改善,维持治疗3个月,停药后复发,此后一直补钙治疗,考虑为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结论:熟练掌握甲状旁腺的解剖及血供特点,术中保护好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一旦发生损伤,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损伤 低血钙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后亚低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07.07-2014.07期间重度颅脑损伤病例,选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病例中1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常规治疗的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共28例对比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为期6个月随访中发现,观察组1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或轻度神经障碍者7例,中残者4例,重残者2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0例。对照组1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6例,中残者3例,重残者3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1例。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颅内减压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亚低温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 标签: 重度 颅脑损伤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my,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分型、相关生物化学指标和病理学特点加以分析。两组比较非参数统计采用秩和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对15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7例,女10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8岁;用药种类以中草药为主(66.0%),其次为抗生素(8.8%)、化疗药物(4.4%)。临床分型:肝细胞型104例(65.4%),胆汁淤积型21例(13.2%),混合型34例(21.4%)。【结论】药物性肝损伤以女性、中老年人多见。引起成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依次为中草药、抗菌药、化疗药。肝细胞型为主要临床类型。大多数成人患者预后良好,肝衰竭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肝炎 临床 病理学
  • 简介:目的:讨论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下简称冠截)治疗的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死亡10例。结论冠截手术可以提高双侧额颞叶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特重型颅脑损伤 冠状截颅 去骨瓣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出院后肝胆系统症状和胆道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现象的为34例(85.00%);偶尔出现胆管炎症状,但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的为5例(12.50%);出院后胆道出现反复感染,手术后出现黄疸、肝功能损伤,进行2次手术的为1例(2.50%)。结论强化施术者的责任心、提高施术者的手术能力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对出现的胆道损伤现象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原因 防治策略
  • 简介:目的:放射性损伤对人类造成近期及远期的严重损害,有关对放射性损伤的防治有了一些进展。方法:对国外放射性损伤的防治近些年的进展作一综述。结果: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关于放射性损伤的文章,以“放射性损伤”或“radiationinjury”为检索词检索。选择文章与放射性损伤防治有关,初检得到80余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放射性损伤防治的文献35篇进行综述。结论:放射造成的肺脏、心脏、胃肠道、肾脏、肝脏、皮肤、血液、DNA等损伤,针对这些损伤的防治有多种药物。

  • 标签: 放射性损伤 药物 防治 综述文献
  • 简介:四肢严重创伤后果多数是截肢,很多患者因此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尽可能保留残肢、修复和重建功能,是伤者和家属的迫切期望。但如何对待四肢严重创伤,如何保住已处于濒临截肢边缘的肢体是创伤骨科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和考验。2005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濒临截肢的严重肢体损伤26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截肢 肢体损伤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21例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损伤,采取不同判断方法,即时行破裂修补及吻合术。术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93%腮腺破裂及导管断裂的患者完全治愈,7%患者出现腮腺漏,经换药、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和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康复;66%面神经吻合的患者基本恢复,24%的患者部分恢复,10%的患者未恢复。结论应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检查,并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腮腺 腮腺导管 面神经 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性胭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以期提高骨科医生对胭动脉损伤的认识和警惕性,从而避免延误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3例创伤性胭动脉损伤患者,男10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3.0岁;根据Chen等提出的动脉损伤分型:A型34例,B型7例,c型72例。95例患者伤后即有肢体缺血表现,18例患者合并小腿骨筋膜问隔综合征。治疗方式:胴动脉修复94例,包括端端吻合47例,大隐静脉移植40例,小隐静脉移植3例,伴行静脉移植1例,取栓3例;保守治疗6例;小腿筋膜问室切开减张4例;截肢9例。94例行胴动脉修复术的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rf|位时间为15.8h,其中由外院转入我院的23例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中位时间为32.0h。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147d,平均20.0d。胭动脉损伤手术修复率为83.2%(94/113),修复后截肢19例,保肢率为79.8%(75/94)。本组患者总截肢率为24.8%(28/113),受伤至截肢时间为l-43d(平均10.9d),截肢主要原因为小腿肌肉广泛坏死。外院转入患者的胭动脉损伤诊出率仅为21.7%(5/23),截肢率为30.4%(7/23)。术后并发症包括软组织缺血坏死、感染22例,肌酸激酶显著升高6例。结论膝部外伤后要高度警惕胭动脉损伤,骨科医生应掌握其受伤机制、特点和临每床表现,注意与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鉴别,以做剑及时识别和修复胭动脉损伤,同时要积极处理筋膜问室高压。

  • 标签: 腘动脉 创伤和损伤 筋膜间隔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