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钻孔引流术,并对全部患者治疗围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钻孔引流术的治疗,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第3d产生引流不畅的现象以外,选择尿激酶进行冲洗后,引流保持顺畅。剩余13例患者都顺利拔出引流管,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同时在术后给予充分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硬膜血肿 钻孔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硬膜外血肿(E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随着CT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要求以最小的创伤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索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2年至20014年选择性采用早期钻孔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6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早期钻孔 引流治疗 微侵袭神经外科 尿激酶冲洗治疗 床体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促进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部分加工行业来说,高精度机械产品才能满足企业日常工作需要,对现代化数控机床切削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数控机床切削控制作为机械生产加工的重要环节,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方法,很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导致机械加工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标准。针对该情况,在机械加工中要不断创新数控机床切削技术,提高机械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行业要求,促进加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数控机床 切削技术 加工精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消毒剂消毒对石膏模型尺寸精度的影响。方法 :将普通石膏、 超硬石膏粉严格按照各自的水粉比例制成直径 12mm、高 20mm的圆柱体模型,每类石膏各做 40个模具,分别用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和 84消毒液调拌法对石膏模具进行消毒 ,消毒后测定其抗压强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及 84消毒液调拌法对两种石膏模型消毒后 ,在尺寸精度方面对模型无明显影响 (P>0.05)结论 :5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及 84消毒液调拌法对石膏模型消毒后 ,在尺寸精度方面对模型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石膏模型  消毒  抗压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疗效观察。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4例,二次手术2例,死亡1例,有效治愈率为62.5%;对照组16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7例,死亡5例,有效治愈率为18.7%。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肿吸收快,神经受损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慢,血肿吸收慢,留下神经损伤表现较明显。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术疗效好,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脑 出血 血肿腔钻孔引流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技术的实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男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钻孔技术对其进行颅内积液引流。结果3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无一例死亡,效果满意,术后出现再次硬膜下血肿1例,癫痫2例,并发脑挫伤3例。其余患者均康复满意。结论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上,采取转孔引流技术作为治疗的手段,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硬膜 下血肿 钻孔引流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9-01
  • 简介:目的研究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的操作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96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手术组,主要采用脱水,降颅压等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的昏迷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钻孔引流术和对照组的一般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均产生了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其中术后血肿复发观察组患者多于对照组,相比之下有差异,P〈0.05。对于其他四种并发症,也就是张力性气颅、急性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癫痫发作,虽然发生例数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之后的GCS评分,并且并发症少,值得医疗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效果研究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大部分引流58例,23例发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必须重视其并发症,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钻孔联合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2例硬膜外血肿病例。所有病例均术前经头颅CT定位穿刺点,选择血肿最大直径方向穿刺(注意避开血管功能区),进行微创钻孔置管,术后行尿激酶灌注引流。结果经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2例硬膜外血肿病例穿刺后3d血肿基本消失或基本消失,因硬膜外血肿引起头痛、呕吐、偏瘫临床症状在术后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无血肿复发,无穿刺点及颅内感染。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微创钻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无牙颌印模制作期间,采取不同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对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口腔科接诊下颌牙牙列缺失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由不知情第三人进行随机分为三组,并分别设置为A组、B组、C组,各组各有患者20例,个别托盘制作中,预留0mm(A组)、1.5mm(B组)、2.0mm(C组)的厚度,其余操作均相同。对三组终模最佳拟合对齐配准的3D偏差结果进行测量对比。结果:A组、B组、C组偏差结果分别为(0.87±0.11)mm、(0.51±0.07)mm、(0.62±0.08)mm,各组之间对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下颌牙列缺失 个别托盘 预留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亚急性硬膜下出现血肿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后,对其进行优质的术后护理方法的研究。方法此次医学研究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救治的亚急性硬膜下出现血肿的患者,共计14例。经CT扫描和MRI扫描确诊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症。及时对患者采用了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按照患者病症情况随机将其分为两个护理小组,优质组7例,实施了优质性护理方式,对照组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经过阶段性术后护理及治疗,优质组治愈6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有效率85%,患者满意度71.42%。结论在对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后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同时也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 标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术后护理 引流管护理
  • 简介:目的:介绍颅骨钻孔一次性清除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骨钻孔一次性清除其急性硬膜外血肿患儿的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结果:15例手术病例其中14例经颅骨钻孔一次性清除,仅1例残余少量血肿,全部病例术后24hGCS计分均达15分.结论:颅骨钻孔一次性清除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有效,但手术指征应适度严格.

  • 标签: 颅骨钻孔 一次性清除 小儿 急性硬膜外血肿 手术指征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