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对下颌无牙颌印模精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对下颌无牙颌印模精度的影响

李云瑶

   金华市人民医院口腔3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无牙颌印模制作期间,采取不同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对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口腔科接诊下颌牙牙列缺失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由不知情第三人进行随机分为三组,并分别设置为A组、B组、C组,各组各有患者20例,个别托盘制作中,预留0mm(A组)、1.5mm(B组)、2.0mm(C组)的厚度,其余操作均相同。对三组终模最佳拟合对齐配准的3D偏差结果进行测量对比。结果:A组、B组、C组偏差结果分别为(0.87±0.11)mm、(0.51±0.07)mm、(0.62±0.08)mm,各组之间对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颌无牙颌印模制作期间,个别托盘预留1.5mm能够取得最佳的印模精度,可用于临床参考。

关键词:下颌牙列缺失;个别托盘;预留厚度

牙列缺失是一种因各方面因素致使上颌或者(和)下颌牙列缺失,牙列缺失之后的颌骨有可称之为无牙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牙列缺失在高龄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0.51%,多于牙周炎、龋坏等因素有关[1]。近年来,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和经济条件改善的影响下,口腔健康成为了关注热点,而作为常见、多发病的牙列缺失,更是成为了口腔健康、美观、咀嚼等各项各方面的热议话题。针对牙列缺失患者主要以义齿修复治疗为主,但在修复期间涉及到了功能压力印模、颌位关系记录、平衡牙合排牙和义齿高精度制作等操作环节,尤其是印模与模型制作对保障义齿契合度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在进行义齿修复期间,若不配合使用个别托盘的一次性印模法往往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但在个别托盘应用期间,需要采取两次印模处理,而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二次取模是在无任何预留空间进行,也有不少研究者是提出了1.5mm-2mm的预留空间,那么预留空间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印模效果成为了探讨重点[2]。为此,本研究结合我院接诊的无牙颌修复患者,对不同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的印模效果进行对比,以期望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厚度标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口腔科共接诊下颌牙牙列缺失修复患者60例。(1)纳入标准;表现出下牙列缺失,甚至已经累及到了牙根部位,无法采取充填实施治疗或者治疗效果欠佳;牙槽骨情况较佳,即在获取3-5mm根尖封闭情况下,桩长度在7mm以上,牙龈保留有超过2mm的牙本质肩领。(2)排除标准:不满足上述标准,或者拒绝参与。按照患者入院接诊顺序进行排序,再由不知情第三人进行随机分为三组,并分别设置为A组、B组、C组,三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A组

20

11/9

68.12±5.81

B组

20

10/10

67.92±5.17

C组

20

11/9

68.57±6.11

F

-

0.564

0.639

P

-

>0.05

>0.05

1.2方法

三组在个别托盘制作中,预留0mm(A组)1.5mm(B组)、2.0mm(C组)的厚度,其余操作均相同,具体操作流程为:

1.2.1初印模制作:运用普通铝制托盘,取藻酸盐材料注入下颌前庭沟与下颌磨牙垫部位,将金玛克藻酸盐印模材放置于托盘中,随后将其置入口腔内,嘱咐患者将舌抬起后闭上口腔,含住托盘柄后保持不动,完成印模制作。

1.2.2个别托盘制作:采用超硬石膏围模灌注模型,填倒凹,基于相应预留空间下完成光固化个别托盘制作,并在下颌模型两侧尖牙与第一磨牙的位置完成小窗(2×4mm)制作。

1.2.3闭口式印模制作:基于个别托盘的表面均匀涂抹硅橡胶粘接剂,并在托盘的边缘均匀涂抹重体硅橡胶,下颌覆盖除磨牙后垫牙之外的整个边缘,置入口腔后,嘱咐患者在正中咬合下,发“wu”、“e”两个音,重复进行2次,左右摆动舌体后完成吞咽动作随后咬紧,完成下颌边缘整塑处理后。才材料硬化后取出,对边缘伸展情况进行检查,基于具体情况做好修整处理,随后在此涂抹硅橡胶置入口腔即可。

1.3观察指标

采用数字印模扫描仪对患者下颌印模三维图形进行获取,并将扫描图像导出后制作最佳拟合对齐配准的3D偏差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的偏差结果比较,A组偏差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偏差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偏差结果比较(,mm)

组别

例数

偏差值

A组

20

0.87±0.11

B组

20

0.51±0.07

C组

20

0.62±0.08

t1值

-

12.348*

t2值

-

8.220*

t3值

-

4.628*

注:t1表示A组与B组对比;t2表示A组与C组对比;t3表示B组与C组对比;*表示P<0.05

3讨论

在进行义齿修复取模期间,印模质量直接关系到义齿的成败。特别是针对剩余牙槽嵴条件欠佳的情况下,印模的精准度对最终的修复效果尤其关键。有学者表示,基托的伸展范围,边缘封闭以及系带缓冲等各方面均会对义齿最终的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3]。为此,最大程度上保障印模制作的精度至关重要。

根据印模制取的特点来看,无牙颌剩余牙槽嵴形态以及系带附着位置极易出现较大变异情况,成品托盘很难与口腔情况达到较高一致度,只有配合进行个别托盘制作,并通过二次印模法来实现对其印模精度的提升,以便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4]。本次印模制作期间,主要通过闭口式印模法来完成取模,确保患者能够通过肌功能的自主修整,来使得印模更加契合口腔内生理情况,并且在接近自然咬合压力的情况下所获取的无牙颌印模能够最大程度上模拟患者进行咬合时产生的牙槽黏膜状态,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压痛点的控制[5]。此外,通过该方法进行闭口式印模的制作,能够避免因人工托盘置入而带来的压力不均匀和位置不正确等影响。

运用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在进行个别托盘制作期间,若没有预留一定的印模材空间,当医师在进行印模制作期间,极易因用力不均匀而导致组织变形[6]。为此,在最终义齿功能下若过度对义齿组织面进行压迫,就非常容易导致溃疡、粘膜发白以及疼痛等不良后果[7]。有研究者表示,为了取得更好的印模效果应当预留一定的厚度,以确保应力能够实现合理分配。同时其表示,印模材与印模压力截面面积之间本身表现为负相关性,对预留空间厚度进行增加,即可实现对印模压力的控制,并减缓流动速度,更好的保障印模压力的均匀分布[8]。此外,还有研究者表示[9],若缺乏预留空间,牙槽嵴所承受的压力必然会远远高于颊棚区,而在预留1.5mm空间后,则能够将该压力转移到颊棚区,环节牙槽嵴压力,促使压力分布更为均匀。但也有研究者表示,预留2.0mm的空间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10]。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预留空间对印模精度的影响,本研究对预留0mm(A组)、1.5mm(B组)、2.0mm(C组)厚度实施了对比,根据结果来看,B组的偏差值最低,(0.51±0.07)mm,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偏差值最高(0.87±0.11)mm,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预留1.5mm的空间,更利于印模精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进行下颌无牙颌印模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托盘制作,可预留1.5mm的厚度,其能够更好的提升印模精度,临床可根据情况进行客观选择。

参考文献

[1]林捷,林珍香,郑志强.髓腔固位冠不同修复材料和厚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J].口腔疾病防治,2021,29(11):740-745.

[2]王中熠,孙蔓琳,解晨阳,等.实测值引导的后牙种植基台的临床决策[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2,23(2):94-100.

[3]王佳琴,何虹,汪颖,等.影响髓腔固位冠边缘密合性及机械强度的材料与牙体预备因素[J].口腔疾病防治,2022,30(2):134-139.

[4]刘洋,胡菳洳,赵一姣,等.一种新的基于全口义齿测量的牙列缺失修复用颌位记录托盘[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2(2):368-372.

[5]曹悦,陈俊锴,邓珂慧,等.三款口内三维扫描仪获取无牙颌红膏初印模精度的对比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2(1):129-137.

[6]王鹃,尉华杰,孙井德,等.预成刚性连接杆用于无牙颌种植即刻印模制取的应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4(1):187-192.

[7]涂业颖,周健,于艳春,等.国产六维导板辅助无牙颌种植手术的精度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20,29(5):504-508.

[8]房硕博,杨广聚,康艳凤,等.数字化辅助确定再定位(牙合)垫颌位方法的探索和精度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1):76-82.

[9]Qu F,Du X,Liu WC. 3D- printed custom trays with a Gothic arch for centric relation recording and definitive impression making for complete dentures:A dental technique[J]. J Prosthet Dent,2019,121(1):32-36.

[10]孙玉洁,马博文,岳新新,等.摄影测量与传统印模技术制取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印模精度的比较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2):167-1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