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酒精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瘦素(Lepti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动态表达,初步探讨瘦素在酒精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1只。造模组动物每天清早灌胃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其中酒的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8~12g,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玉米油的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g;吡唑的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4mg。违模时间为16周,分别于第4(A组)、8(B组)、12(c组)、16(D组)周末各处死11只。另11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处死动物时股静脉穿刺取血检测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光镜下动态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瘦素和α-SM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Leptin及α-SMA表达定位于星形细胞,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显著(P<0.05)。结论纤维化时,内瘦素的表达逐渐增强,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提示瘦素是重要的纤维化介质。

  • 标签: 酒精性肝纤维化 大鼠 瘦素 Α-肌动蛋白 Α-SMA 肥胖基因
  • 简介:大量研究显示瘦素在脂肪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瘦素抵抗可通过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的表达引起肝脏脂肪化的发生;同时高瘦素血症也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改变肝细胞内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使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加。另外,瘦素通过放大选择介质反应使肝脏脂肪化。

  • 标签: 瘦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瘦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
  • 简介:1996年6月~2000年8月作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TAD)辅助治疗酒精肝病(ALD)60例,并以同期用泰乐和维生素C治疗的42例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 酒精性肝病 TAD ALD 诊断
  • 简介: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闭合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年7年~2002年7月收治117例闭合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分析.117例中,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105例.结果108例治愈,9例死亡.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动态观察伤情变化的条件下,非手术治疗闭合损伤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治疗应根据伤情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不同的术式,重度损伤时常常需联合应用几种术式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闭合性肝损伤 非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在有关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和改良化学损伤模型,为防治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液生化、肝功能、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a)、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化学毒剂致小鼠、大鼠损伤和卡介苗与脂多糖致小鼠免疫损伤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症和病机特点,成功的建立了类似于乙型肝炎的小鼠和大鼠"黄疸"动物模型、"高转氨酶"动物模型和小鼠免疫损伤动物模型.结论探索并建立的类似于乙肝的化学损伤试验动物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

  • 标签: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性肝损伤 小鼠 乙肝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SD大鼠损伤模型,同时予以槲皮素30mg/kg灌胃,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用光镜观察肝脏病理的形态变化。结果槲皮素组较模型组的ALT、AST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槲皮素对大鼠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保护作用 鼠肝 实验性肝损伤 ALT AST
  • 简介:目的研究蕨麻素对小鼠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半乳糖胺(D-GalN)和对乙酰氨基酚(AAP)所致小鼠化学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TBA法、DTNB法、CHOD-PAP法和IFCC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PX)、甘油三酯(TG)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蕨麻素具有促进肝脏糖原合成和提高血清蛋白含量的作用(P<0.01),可明显降低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1)及提高血清和肝脏过氧化物酶活力(P<0.01),可使AAP致损伤小鼠的ALP活性显著下降,并降低血清中TG含量.结论蕨麻素可能通过影响肝脏代谢机能,增强抗氧化作用,加强解毒能力机制发挥抗损伤作用.

  • 标签: 蕨麻素 化学性肝损伤 肝保护 丙二醛 谷光甘肽
  • 简介:目的观察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疗法选择BALB/c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组、损伤模型组和大、中、小剂量异黄酮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从受孕第7天开始分别灌胃异黄酮,每天1次,共7d。除正常组外,各组从妊娠10d起连续4d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μg/g体重。常规检测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结果给异黄酮的孕鼠血清ALT、AST活性水平显著下降,与损伤模型孕鼠比较差: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也证实给药孕鼠肝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的小鼠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 标签: 肝疾病 异黄酮类 雌激素类 模型 动物
  • 简介:近来研究发现,许多肝脏疾病患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这些细胞因子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TNF—α、IL-6、IL-18等细胞因子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人工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损伤 人工肝
  • 简介: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1250例病人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在本院施行LC,胆管损伤7例(0.56%),损伤类型包括:(1)总胆管或总管横断各1例;(2)总管部分横断2例;(3)电凝损伤管及右管各1例;(4)钛夹钳夹右管1例。本组处理方法为胆管修补、胆管对端吻合及空肠Roux—Y吻合术。本文认为术者操作经验不足、不适当的止血操作、胆囊病变因素及解剖不清是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胆管损伤最重要的仍然是术中发现及时处理,则预后良好。

  • 标签: 肝外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胆管 右肝管 胆囊颈部 全横断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外胆管损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26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与临床体会.结果:发生外胆管损伤2例,发生率0.61%,均为前50例以内发生的,此后通过加强预防,没有再发生该并发症.结论:LC术中只要谨慎操作,加强防范措施,外胆管损伤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肝外胆管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转移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2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转移癌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ADM,MMC,CDDP,5-FU),并用ADM及碘化油乳化后检塞动脉.结果近期疗效以CT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54%(66/122),平均生存期22.2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8.3%、80.4%、40.9%、10.6%.结论经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是失去手术机会的转移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其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动脉 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 肝转移肿瘤
  • 简介:损伤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败症。发病突然,出血凶猛,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抢救进行手术止血,易出现生命危险。现结合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10例通过及时抢救手术治疗、严密观察、细心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谈谈护理体会。

  • 标签: 术后护理 脾破裂 损伤性 病情变化 手术止血 生命危险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鳖甲四黄丸的元素含量及对实验损伤动物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药物的元素含量。用造模剂制成大鼠损伤模型,药物灌胃后8周处死动物,作肝病理及测生化指标。结果:元素分析显示其富含锌、锰、硒、钼、钴等微量元素,钾、钠、钙、镁等常量元素含量平衡。还显示该方剂可降低急、慢性损伤动物的转氨酶,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与D—氨基半乳糖和四氯化碳造成的损伤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鳖甲四黄丸富含微量元素,对动物损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 标签: 慢性肝炎 微量元素 中药 转氨酶 实验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 观察水芹酸碱提取物(简称水芹提取物,QT)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化学损伤的保护和退黄降酶作用。方法 应用CCl4致动物化学损伤模型,以组织肝功能、肝病理改变为判断指标,对QT的保作用和退黄降酶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肝功能检测结果表明,QT500mg*kg-1能显著降低CCl4化学损伤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BITIL)的含量(P<0.05)。组织切片镜检证实,QT能减轻中毒小鼠肝细胞损伤。结论 水芹酸碱提取物对化学损伤小鼠有较好的保和退黄降酶作用。

  • 标签: 水芹酸碱提取物 化学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退黄降酶 小鼠 四氯化碳
  • 简介:目的比较雌激素对C57BL/6同种系和异种系妊娠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妊娠期损伤小鼠模型选择C57BL/6异种系妊娠小鼠的可能。方法选择健康C57BL/6雄鼠、BALB/c雄鼠分别和C57BIM6雌鼠交配,得到C57BL/6同/异种系妊娠小鼠,并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和不同剂量给药组。给药组从怀孕10d起连续4d分别每天皮下注射不同剂量17-α-乙炔雌二醇。结果给药的异种系孕鼠血清中除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外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m)和甘胆酸(CG)升高水平与同种系孕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也不同,且剂量为1.0μg/g体重的异种系孕鼠肝脏NK细胞出现集聚和活化现象。结论雌激素对C57BIM6同种系和异种系妊娠小鼠肝脏作用不同,选择雌激素诱导C57BL/6异种系妊娠小鼠建立妊娠期损伤模型能够反映该病的肝脏免疫学变化。

  • 标签: 炔雌醇 胆汁淤积 肝内 小鼠 近交C57BL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11例单纯胸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45,3岁,男性7例(66%);胸水多位于右侧;以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5例大量反复胸水者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胸水明显减少。结论单纯胸水少见,发病机制同胸水合并有腹水者;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有促进胸膜粘连、减少胸水的作用。

  • 标签: 单纯性 肝性胸水 胸腔内注射 发病机制 胸膜粘连 胸闷
  • 简介:脑病是肝功能严重损害,不能将血液中有毒的代谢物解毒,或由于门腔静脉分流术后,门静脉中有毒物质未经肝脏解毒,通过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我院1994年5月以来共收治34例脑病,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肝性脑病 护理体会 解毒 侧支循环 门腔静脉分流术 严重
  • 简介:目的总结细菌脓肿误诊教训。方法对有前因病史的区疼痛,持续发烧行B超检查肝脏,若出现液平段,则行包块穿刺,获得黄白色脓液,行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根据脓液细菌培养+药敏,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结果10例脓肿治愈9例,另1例因病程长,中毒症状重,最后死于肝功衰。结论凡在临床工作中遇见脓肿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病例,而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突出,易误诊,为避免误诊,笔者认为,应作B超检查肝脏,若发现液平段,则行穿,获黄白色脓液即确诊。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误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