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4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其中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116例肾性骨病患者,入院时间于2015.2-2017.12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研究组(58例;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后,比较效果。结果治疗后,在疗效上,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Ca2+、P3+、PTH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开展腹膜透析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在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的8.57%和对照组的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显著提升治疗疗效和肾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透析是将患者自身的结肠,直肠作为透析膜,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肠腔内及肠黏膜上的有毒代谢产物和毒素。另外,借助结肠各段具有结肠袋的生理构造,还使得透析液可随着肠道曲折在肠腔内构成许多小的透析池,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提高了肠腔与血液间水及溶质的交换效率,达到排除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排除体内过剩的水分等治疗目的。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及由于毒素储存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现代医学证明,在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尿素氮分泌到肠内的含量明显增高,而结肠透析,就是加强肠道排毒的重要方法。所以结肠透析尤其适合于早期肾衰竭患者。

  • 标签: 结肠透析 治疗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后患者BMP9、BMP7、BMP3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能够改善骨形态,改善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肾内科 80例肾衰竭患者(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3月间)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实际血液透析方案分为:连续组( n=40)、间歇组( n=40),对连续组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间歇组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连续组治疗 1个月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与间歇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 P<0.05)。连续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间歇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 P<0.05)。结论:肾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肾衰竭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行协同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协同护理措施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协同护理 血液透析患 自我护理能力 依从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肾内科80例肾衰竭患者(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间)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实际血液透析方案分为连续组(n=40)、间歇组(n=40),对连续组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间歇组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效果。结果连续组治疗1个月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与间歇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连续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间歇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肾衰竭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治疗的 70例重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肝炎、肝衰竭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综合内科治疗,使用前列地尔、苦黄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等。同时,进行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 ALT、 AST、 TBIL水平明显下降( P < 0.05 )。治疗后,患者的 WBC、 HGB、 PLT水平明显下降( P< 0.05)。治疗后,患者 BUN、 Cr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05)。结论 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会影响患者肾功能,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血浆置换 透析 重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高通量透析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指导临床医生对高通量透析技术的临床使用。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在我院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给予高通量透析,对照组给予普通低通量透析。结果高通量透析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微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高通量透析治疗对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微炎症反应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高通量透析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指导临床医生对高通量透析技术的临床使用。选取于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间在我院血液透析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 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给予高通量透析,对照组给予普通低通量透析。结果 高通量透析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微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 高通量透析治疗对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微炎症反应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品管圈)各29例。评判标准低血压症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的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8%,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发生低血压症状的机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而高磷血症就是其中之一,而此症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将引起其他严重病症,最终加剧患者的病情,并影响原发疾病治疗效果。因此,强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将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此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肾内科 80例肾衰竭患者(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3月间)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实际血液透析方案分为:连续组( n=40)、间歇组( n=40),对连续组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间歇组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连续组治疗 1个月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与间歇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 P<0.05)。连续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间歇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 P<0.05)。结论:肾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肾衰竭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95例作研究对象,均实行腹膜透析治疗,就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生化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均下降(t=9.594、14.985,均P=0.000),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升高(t=3.042、2.375、6.496,P=0.001、0.009、0.000)。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纠正患者血糖、生化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白蛋白 总蛋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血液指标都要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炎症情况和血液情况。

  • 标签: 血液灌流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将非透析治疗应用在对照组(37例)中,将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在实验组(37例)中,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心率、尿素氮、血肌酐、平均动脉压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见效比较快,治疗时间较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使其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肾性骨病的护理。方法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40例尿毒症肾性骨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预防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情况好转。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肾性骨病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式,总结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受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性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6.1%和15.2%,对比后观察组的发生几率低。结论对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案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后,能促进患者进步,避免病症恶化。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