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出血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预防方法。方法观察了46例51眼接受手术时发生出血的情况及出血对术后效果的影响。结果出血部位以上方为多,共30眼,占58.8%;下方9眼,占17.6%;2个方位以上出血者12眼,占23.5%,术后半月时,过矫者30眼,欠矫11眼,不规则散光5眼。其中7眼为提高视力,接受2次手术。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角膜出血可影响手术效果,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缘出血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角巩膜切口手术和透明角膜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白内障的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治疗组患者采用角巩膜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散光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角膜散光程度、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在实施超声乳化吸附、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时,采用角巩膜切口手术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发散视力和角膜散光程度,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

  • 标签: 白内障 角巩膜缘切口 透明角膜缘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翼状胬肉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视力及角膜散光的改善情况,以及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98例患者(138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以及胬肉进入角膜的长度分别进行相关常规检测,比较分析每位患者的患眼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屈光度变化.结果本次研究的138只患眼均存在散光的症状,只是程度各异,其中顺规性散光最为普遍,分析发现患者胬肉进入角膜的尺寸长短与不同程度的散光密切相关.经过30天的眼科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散光度数均显著降低,治疗后患者的屈光度较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能够造成顺规性散光,散光程度与胬肉的大小密切相关,对患者实行胬肉切除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散光症状,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干细胞移植;联合;视力;散光;变化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lementationofpterygiumcombinedlimbalstemcelltransplantation,theimprovementofthepatient'svisualacuityandcornealaGstigmatism,andpossibleproblemsintheoperation,richclinicalexperience.MethodsbetweenJanuary2012andDecember2012inourhospitalduringtheperiodofthe98paGtients(138eyes)astheresearchobject,toallofthepatientsofeyesight,diopterandcornealcurvatureandthelengthofusefulintocornealrelevantconventionaltestsrespecGtively,thecomparativeanalysisofeachpatientsufferingfromeyediopterchangeinthetreatmentof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studyof138sufferingfromthesymptomsofeyehasastigmatism,justdifferentdegrees,thesuitablegaugeastigmatismismostcommon,theanalysisfoundusefulinpatientswithcornealsizelengthiscloselyrelatedtodifferentdegreesofastigmatism.After30daysofeyetreatment,allpatientsimprovevisualacuity,astigmatismdegree,weresignificantlyloweraftertreatGmentinpatientswithdiopterwassignificantdifference,th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terygiumcancausesuitablerulesastigmatism,thedegreeofaGstigmatismiscloselyrelatedtothesizeoftheuseful,implementsusefulresectionforpatients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patient'sastigmatismsymptoms,makethevisionofpatieKnetysiwmorpdrsovedobviously,andsmallsideeffects,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pterygium;Corneallimbusstemcelltransplantation;Thejoint;Vision;Astigmatism.change中图分类号R7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53-01

  • 标签:
  • 简介:翼状胬肉是一种较常见的眼表疾病,以往传统的手术成功率较低,复发率为30~50%[1].作者自2000年5月~2002年4月对48例(52眼)翼状胬肉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随访5~13mo,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翼状胬肉
  • 简介:目的总结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8例219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并对其实施严格的护理措施。结果208例患者219眼植片愈合良好,角膜透明,未出现植片排斥和感染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随访6-24个月,8眼复发,复发率3.65%。结论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中,通过个体化的护理指导及采取严格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率,确保手术成功。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患者在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临界值即胬肉进入角膜长度与角膜散光的关系及术后角膜屈光和视力变化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眼科 2014 年 1月— 2016 年 1月所收治 100例患者 144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者胬肉进入角膜长度、角膜曲率、屈光度以及视力进行常规测定,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患眼在治疗前后屈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 136只患眼存在不同程度散光,患者此种情况与胬肉进入角膜具体长度有关,且以顺规性散光为主。经过 1个月治疗后,患者散光度数明显下降,其视力也得以提高,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屈光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翼状胬肉可以引起顺规性散光,胬肉大小与散光程度密切相关,翼状胬肉侵入角膜< 2.5mm的可暂缓手术,对较大患者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不仅降低复发率,而且可以使患者散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以此来提高患者视力。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临界值 屈光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羊膜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眼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羊膜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眼表上皮恢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眼表上皮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表疾病应用羊膜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恢复角结膜的屏障功能,控制炎症的发展,促使伤口快速愈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羊膜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技术 眼表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对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角膜绷带镜治疗,对比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BUT与VAS评分。结果:实验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5d实验组BUT(t=7.8521,P=0.0000)高于对照组、VAS(t=14.5241,P=0.0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应用角膜绷带镜治疗可提高眼表修复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愈合,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绷带镜 眼表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角膜干细胞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01~2004-05所手术有完整随访记录的162例,术后随访9~16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2.47%。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 移植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04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8846%)、复发率(192%)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分别为7306%、1346%)(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患者中应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予以治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36-02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2例80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并观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每之4个月,70例78眼无复发,2例2眼患者18个月后复发,未出现植片脱落、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完善周密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为研究期,纳入40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00)进行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一组对照组(n=200)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翼状胬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泪腺变化。方法对50例72只眼病人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d,BUT为(8.15±3.61)s,术后1mo,BUT为(10.05±3.03)s,术后2mo,BUT为(10.50±4.26)s,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手术治疗 泪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方法总结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95例(115只眼)。结果95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追踪随访,复发5例(5只眼),复发率4.35%,治愈90例(110只眼),治愈率95.65%,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术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治疗,实验组,采用自体角膜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于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翼状胬肉患者,通过自体角膜移植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移植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复发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升高,角膜散光度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视力和角膜散光度。

  • 标签: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翼状胬肉 角膜散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