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其诊治特点,寻求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32例病人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处理方法.结果:32例病人均有明显的外伤史,以下肢外翻外旋、缩短畸形,下肢纵轴叩击阳性,"4"字实验阳性,腹股沟及粗隆处压痛明显,下肢屈曲功能障碍,不能负重行走作为主要依据.X线检查确诊率为100%.手术治疗32例,31例骨性愈合,6个月后取出内固定.1例伤后三个月骨折未愈合而采用此方法治疗,三个月后复查发现股骨头坏死,后期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论:采用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防滑、加压、骨折断端固定稳定等特点.术中X光透视,有利于准确的进行固定,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空心螺纹钉 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术后的恢复情况,试验组好于参照组(P<0.05);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脏手术 机械通气 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无针接头连接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用本病房使用留置针患儿200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使用正压接头连接组,对照组为病房传统使用头皮针连接的方法。分别观察回血情况、堵管情况、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接头脱落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使用正压无针接头明显减少了留置针回血、堵管现象,无接头脱落现象,延长了留置时间,降低了患儿穿刺部位感染率和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正压无针接头 儿科 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C型臂透视下微创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4年6月,采用C型臂透视下微创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4—45岁,平均38岁。结果2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41个月。20例均骨折愈合,一例头下型骨折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C型臂透视下微创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

  • 标签: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C型臂空心加压螺纹钉
  • 简介:各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显露出它独特的优点。但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许多并发症如:导管栓塞、静脉炎、静脉微栓、输入小量空气、医护人员及病人针头刺伤,医源性感染等。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用无需针头安全接头连接静脉留置针几乎可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遂从2003年6月起我们应用无针安全接头连接静脉留针。经过半年多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全接头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静脉炎
  • 简介:背景:自加压空心螺纹钉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修复以来,出现退钉或穿钉的现象并不少见,哪些因素影响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以提高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行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修复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骨折Garden分型、术前骨牵引、手术时机、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置钉形状、部分负重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等10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组及赋值,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获18-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8例,良25例,可17例,差22例,优良率为58%。影像学结果显示,根据骨折是否移位将Garden分型分为两组,GardenⅠ型22例和GardenⅡ型29例为无移位组,GardenⅢ型25例和GardenⅣ型16例为移位组,其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2%和39%;Garden对线指数正常组和异常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6%和59%;置钉标准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9%和70%;内固定后无并发症与内固定后有并发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4%和55%。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Garden分型、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为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退钉或穿钉)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植入物 骨植入物 加压空心螺纹钉 成人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失效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静脉输液与血压监测在同一肢体时,使用正压接头对输液并发症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11月在本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留置针末端用肝素帽与输液器链接进行输液。观察组留置针末端用正压接头与输液器连接进行输液。比较两组的回血率、堵管率。结果实验组的回血率、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输液与测血压在同一侧肢体时,正压接头的使用可有效减少浅静脉针使用中的回血率及堵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正压接头与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在静脉导管形成正压的效果。方法挑选2015年1月在我院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观察组,挑选同时间在我院3年以下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对照组,由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分别使用正压接头和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对体外留置针进行封管,比较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的合格率及两种方式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封管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进行封管的合格率高于采用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训练能提高其封管的合格率,使用正压接头封管的合格率比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高,推荐临床使用正压接头对静脉导管的留置针进行封管。

  • 标签: 正压接头 人工正压封管 静脉导管 合格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7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