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母乳喂养已逐渐成为新生儿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全面掌握母乳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次研究现对母乳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作用进行探究。

  • 标签: 母乳 营养成分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各种理念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在医学上对胃肠肿瘤患者来说,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仍旧需要考虑好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使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效果发挥到最大。对胃肠肿瘤患者采用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手术等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治疗耐受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提高胃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主要从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问题需要注意的点以及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问题分析,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介绍红花的有效 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红花的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药理作用广且毒副作用小。结论: 红花药理作用广泛,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治疗效果,尤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栓、月经不调等疗效较好,还有食用、保健、美容的功能,极具开发潜能。

  • 标签: 红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进展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护理干预对有营养风险耳鼻喉患者术后的影响,为减少耳鼻喉患者术后感染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纳入标准的耳鼻喉患者采取不同术前营养支持,并对术后的相关生化指标、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指标两组无差异,实验组的清蛋白、前清蛋白、体重下降值、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有营养风险的耳鼻喉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 标签: [ ] 术前营养护理 营养风险 耳鼻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ICU危重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应用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ICU收治的危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ICU收治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干预与肠外营养干预,对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营养干预一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淀粉酶等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98%,对照组为25.5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更为显著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同时降低治疗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ICU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以及存在营养风险。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收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统计分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对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率为32.43%,营养风险率为39.19%,不同体质指数营养风险率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较高的问题,需要加强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营养干预,降低患者的营养风险。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住院患者 营养不足 营养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术后营养方式,将93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A组(n=49)和B组(n=44),A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B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8d,A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但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与肠胃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手术后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进行评价,并对术后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和研究。方法随机挑选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医院进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百位,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包含五十位患者。对实验组患者的肠内肠外均进行营养供给,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肠外的营养供给。结论进行手术后的胃癌患者的营养容易出现供给不足,对病人进行肠内外的营养干预则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

  • 标签: 胃癌手术后 肠内外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液方式对ICU重症病人营养耐受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26)接受持续泵入法进行输液;观察组患者(n=26)接受间歇性重力滴注法进行输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的病情变化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即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之间在干预前后的病情变化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6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肠内营养输液方式均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情变化评分,患者的营养耐受情况良好。而相对于持续泵入法进行输液的方式,间接性重力滴注法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不同输液方式 ICU重症病人 营养耐受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83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42例)和肠外营养组(41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果术后第7d,肠内营养组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术前及肠内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短(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肠外营养组为26.83%(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早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知母提取物中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方法选用大鼠模型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小鼠为研究对象,以两种小鼠的耐糖量、空腹血糖值为评价指标,研究知母康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分离知母的活性部位知母总酚后,分表别分离出皂甙、新芒果甙、芒果苷、生物碱类及其他多种知母多糖(AnemarnA,B,C,D)、金属维生素,同时,观察知母中各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情况。结果知母中提取分离出总酚能有效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空腹血糖,且从知母中分离出芒果甙,能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知母具有良好的降血糖能力,且其中的芒果苷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说明知母在康糖尿病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知母 糖尿病 防抗作用 有效成分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丹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得到公认的传统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丹参的药用功能较多,能够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所以已经得到了中医药界的普遍认可。了解丹参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是提高丹参药用价值的重要基础,本文将对丹参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简要探讨,希望能够为丹参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丹参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济宁市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及结石成分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 法:对 2015年 1月- 2017年 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 68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对结石成分予以测定,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9例患者中,济宁十三个县市区均有发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者比例为 1.39:1 发病年龄以 40-59岁为高发段。发病位置以上尿路多见,上尿路结石 608例( 88.24%),下尿路结石 81例( 11.76%);泌尿结石成分结果显示,以混合型为主,混合型有 439例( 63.71%),主要是草酸钙 +磷酸盐 +尿酸,草酸钙 +磷酸盐,草酸钙 +尿酸为主;单一型成分共有 250例( 36.29%),主要是草酸钙、胱氨酸、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等。结论:济宁地区泌尿系结石以上尿路多见,结石成分复杂,以混合型成分为主,中老年人多发。主要成分以草酸钙、磷酸盐、尿酸多见。胱氨酸结石较少见。尿酸结石以老年患者多见。结石成分分析对预防结石的复发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济宁市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加温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应用肠内营养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温营养制剂,实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加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腹泻天数、腹泻得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腹泻天数(11.59±2.64)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加温可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缩短腹泻天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加温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34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于2016年06月07日至2017年08月07日收治,均实施营养护理干预措施,且对34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指标(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指标(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淋巴细胞总数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干预后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与干预前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干预后数据高于干预前数据,P值小于0.05。干预后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的血清指标及淋巴细胞总数与干预前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干预后数据高于干预前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营养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 老年 肺癌 营养状态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 --2015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4例 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胃肠外营养,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CD3+、 CD34、 CD4+/CD8+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 ,均 P<0.05;两组的 CD8+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对改善其机体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食管癌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风险评估结合个体化肠内营养护理对ICU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患者为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有患者100人,本研究根据患者的住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的50例患者和乙组的5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营养风险评估结合个体化肠内营养护理和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护理前的免疫学指标和营养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其差异则相对现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结合个体化肠内营养护理对ICU患者的影响相对现状,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和营养学指标进行改善,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风险评估 肠内营养 护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