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PKU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智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的实施,可提高PKU患儿的智力水平,促进其智力发育。

  • 标签: 饮食护理 PKU 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诊断中新生儿足跟血苯丙氨酸检验的作用。方法:择定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接受新生儿足跟血苯丙氨酸检验的新生儿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需采集新生儿3滴足跟血进行检验,利用荧光测定方法实现对苯丙氨酸水平的测量和筛查,实现对疾病诊断的目的,分析苯丙氨酸阳性率。结果:对 2021—2023年的1000例新生儿实施苯丙酮尿症筛查,初次筛查发现有73例为阳性病例,最终确诊9例阳性,其中2例有苯丙酮尿症家族史。结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诊断中新生儿足跟血苯丙氨酸检验具有积极的作用,其能够实现对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智障儿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苯丙酮尿症 足跟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与胆石发病共同危险因素。方法对体检筛查出的65610名健康体检者和8193名尿患者、5370名胆石患者、723名尿合并胆石患者进行血生化结果的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发生有关的血生化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肌酐、性别、尿酸、血糖、球蛋白、年龄、谷丙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石发病的血生化危险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蛋白、血糖、年龄、直接胆红素、球蛋白、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总胆固醇;本次研究发现尿与胆石的共同发病危险因素有年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结论尿与胆石有共同的血生化发病危险因素。

  • 标签: 尿石症 胆石症 血生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常见并发并分析其预防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尿动力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并发进行总结,并且分期其出现的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之中有8例出现了并发,占总人数的6.67%。出现并发的患者中,有4例为置管失败,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尿管比较狭小;有2例是因为插管性相关感染引起的发热;1例因为尿道损伤出现血尿;还有1例出现严重的膀胱痉挛。结论: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应该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并且进行严格的消毒等操作,对于可能出现的发热、出血等并发,要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并且在出现后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让尿动力检查更加有价值。

  • 标签: 尿动力检查 并发症 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连山地区居民尿与高尿酸血的关系及现状。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5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尿酸血尿的患病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连山地区居民高尿酸血尿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8±87)μmol/L,男性为(375±83)μmol/L明显高于女性的(286±71)μmol/L;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压和体重指数密切相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尿与高尿酸血呈正相关,r=0.727,P=0.002〈0.05。结论:2010~2016年连山地区居民尿和高尿酸血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年龄、性别、血压和体重指数等是影响高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尿和高尿酸血的发生呈正相关,预防保健中应提高人们对这两种病的认识,均衡饮食结构,降低尿和高尿酸血的发病率。

  • 标签: 尿石症 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调查 连山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改良尿管拔出法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尿管拔出相关并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住院妇科手术留置导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实施改良尿管拔出法,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尿管拔出法,比较两组疗效、并发及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量以及自主排尿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并发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排尿量数值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自主排尿成功率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改良尿管拔出法可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尿管拔出相关并发,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改良尿管拔出法 妇科手术 尿管拔出 相关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0例尿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12个月的护理后进行随机走访,观察组患者尿病症的复发率及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尿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降低尿复发率,减少护理的时间,加强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尿石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至2016年间收治的32例上尿路结石并发脓毒血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及时诊断尿源性脓毒血,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上尿路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的患者积极控制感染的同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正确救治,可控制尿源性脓毒血的进展,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上路尿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诊治
  • 简介:198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先后采用国产JT-ESWL-II型(水槽式液电冲击波源)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MZ-ESWL-V型、MZ-ESWL-V增强型(水囊式电磁冲击波源)X线、B超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osy,ESWL)治疗尿患者85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治疗
  • 简介:<正>目的:低剂量CT平扫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用以诊断尿路结石的影像学工具。本文旨在研究它对门诊检出尿路结石病人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共选取62例疑诊为尿路结石的患者,行管电流为160mA的标准结石定位CT扫描。因图像噪声的影响,还可获得管电流为70mA、100mA及130mA的CT扫描的模拟图像。

  • 标签: 尿路结石 低剂量 尿石症 泌尿外科 输尿管结石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5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尿动力学检测并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为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453例皆有膀胱出口梗阻(BOO),单纯(BOO)不伴明显膀胱功能障碍者215例(47.5%),不稳定膀胱86例(18.9%),低顺应性膀胱72例(15.9%),低顺应性伴不稳定膀胱24例(5.3%),逼尿肌收缩乏力77例(17.0%),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3(0.7%)例。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测可同时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情况,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总结1例2-甲基3-羟基丁酸尿患儿的护理经验.保持患儿呼吸通畅,观察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积极扩容补液,给予低蛋白饮食,并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住院8天后,患儿康复出院.关键词2-甲基3-羟基丁酸尿;护理Keywords2-methyl3-hydroxybutyricaciduria;NursingCare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3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QCC模式探索分析,提高尿患者饮食宣教知晓率。方法成立QCC小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在QCC活动前后对105例住院尿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住院尿患者饮食知晓率由原来的35.2%提高至90.5%。结论“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明显提高尿患者饮食知晓率,同时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 标签: QCC 尿石症 饮食宣教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由于患者自身疾病、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等问题,会造成导尿管周围漏尿的现象,本文将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尿管周围漏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留置尿管 漏尿原因 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