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完全腹膜修补(TEP)与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普一科(昆明疝与腹壁外科治疗技术中心)实施的成人无张力疝修补166例,分为TEP组79例,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组8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效果,包括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随访观察术后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疝手术患者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TEP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开放组明显较少,术后出现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但手术费用较高(P〈0.05),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TEP与开放腹膜前疝修补相比,术后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麻醉风险相对高,手术费用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个体化手术式,进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前间隙
  • 简介:在腹股沟疝手术中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腹腔腹膜修补主要包括了经腹膜修补腹膜修补。在对耻骨肌孔和腹膜前间隙进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腹膜修补式,可以基本完成类同于开放手术的适应症,同时由于自身的优点:切口小、疼痛轻、对腹腔内器官无干扰、非限制活动时间、恢复早等,并且在处理复发疝和双侧疝上有一定的优势。在脐下做第一孔,不进入腹腔,通过不同的操作途径从腹直肌后鞘开始,游离腹膜后进入腹膜前间隙,在腹横筋膜与腹膜问游离腹膜前间隙。处理疝囊,使精索腹壁化,完成补片的放置和固定。在总体并发症上腹腔腹膜修补比开放式手术明显低,但是费用相对较高,并且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患者。通过手术技巧的进步、器械的更新等,该式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膜前 疝修补术 耻骨肌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临床病例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腹膜修补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190例腹股沟疝患者,均匀分成两组,各9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腹腔腹膜修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开放疝修补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腹膜修补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也能达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 腹股沟疝 开放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免钉合完全腹膜修补(totallyextraperitoneal,TEP)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行腹腔下TEP75例,中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骨骼化,平铺补片免钉合。结果均成功施行TEP,手术时间(62.9±16.8)min,中出血量(18.1±5.2)ml,术后住院时间(2.8±0.7)d。术后阴囊血清肿3例,经1周理疗后阴囊血清肿逐渐吸收;手术部位腹股沟区疼痛1例,1周后自行缓解。75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2.6月,其中随访〉1年53例,未见复发,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免钉合TEP是一种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的无张力疝修补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完全腹膜修补(laparoscopictotallyextra-peritoneal,TE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TEP并应用3D补片及免固定方法的腹股沟疝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9例单侧疝及28例双侧疝患者均成功施行TEP手术,单侧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1.8±10.7)min,双侧疝手术时间55~130min,平均(92.2±18.8)min;中出血量5~20ml,平均术后住院(2.1±0.5)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4例(1.9%)、阴囊气肿2例(1%)、血清肿10例(4.8%)、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1例(0.5%)。术后随访16~60个月,复发1例(0.5%)。结论TEP应用3D补片及免固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股沟疝修补方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完全腹膜修补(TE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进一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共61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左侧及右侧腹股沟疝患者分别为22及23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8例,直疝及斜疝分别为23侧及38侧。共行61侧TEP手术,1例中转行TAPP。单侧手术时间为45~130min,中出血量10~30ml。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5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2例,阴囊气肿或水肿13例,术后早期复发1例。结论TEP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可靠的疝修补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较经济的完全腹膜腹腔腹股沟疝修补(TEP)的可行性,总结经济型TEP的操作经验,为TEP的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23例腹股沟疝进行TEP的临床资料;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免气囊扩张器建立腹膜外间隙,使用国产聚丙烯补片且不予钉合固定等系列降低手术成本的手术方法。结果23例腹股沟疝患者腹膜撕裂3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中转全麻1例(均发生于斜疝);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住院5d,住院费用4500.00—5000.00元;术后无疼痛、血清肿、感染、疝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免气囊分离器,国产聚丙烯补片不予钉合固定的TEP是可行的,为其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膜腹腔下疝补片修补(TEP)或者传统疝无张力修补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行TEP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结果:2组手术时间对比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h VAS疼痛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少(短)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10.81%,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应用TEP的治疗价值优于传统疝无张力修补,前者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并预防并发症。

  • 标签: 疝无张力修补术 全腹膜外疝补片修补术 腹腔镜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股沟疝使用不同手术方式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01~2023.01时间阶段中选择60例腹股沟疝患者做样本,平均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使用腹腔经腹腹膜前疝修补(TAPP),观察组实施腹腔完全腹膜修补(TEP)。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TEP治疗腹股沟疝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手术实施能改善相关指标表现,抑制并发症,综合效果突出。

  • 标签: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完全腹膜修补(laparoscopictotally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采用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7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P式对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2例嵌顿疝自内环口处行小切口回纳疝内容后再行TEP。手者行时间(46±20)min,15例术后放置引流管,住院时间4~6d,术后阴囊气肿3例,血清肿、阴囊血肿6例,随访11~59个月,复发2例。结论TEP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式,术后复发率低、恢复快,TEP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腹膜腹腔疝气修补和传统疝修补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34例与对照组 34例,比较两组不同修补的各项手术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为( 22.51±4.17) ml少于对照组的( 46.93±6.45) 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46.82±8.94) min与住院时间( 4.95±1.14) d均较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术后 2d、 6d的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膜腹腔疝气修补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显著减少手术的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有效控制手术的风险因子,且术后复发情况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膜腹腔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对腹股沟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其中40例腹股沟疝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甲组行无张力疝修补,乙组行腹膜腹腔修补,观察两组中出血量、术后局部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经腹腹膜前疝修补(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TAPP)及完全腹膜修补(totallyextraperitoneal,TEP)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腹腔下微创手术,随访6~15个月(中位数10个月),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活动恢复时间。结果TAPP组手术时间较TE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患者术后活动恢复时间较TAPP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中有可能发现对侧隐匿性疝,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因损伤腹膜,术后活动恢复较慢;完全腹膜修补可保持腹膜完整性,术后活动恢复相对较快,但对腔下操作要求高,若疝囊分离破裂往往需中转TAPP,因腹膜前间隙血管较多,损伤后可能导致区血肿。对者腔解剖认知、操作要求更为严格。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临床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 比较并分析腹腔完全腹膜修补(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和腹腔经腹腹膜前疝修补(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45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80例,行TAPP手术,对照组78例,行TEP手术。两组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中出血量, 术后尿潴留,血清肿,肠梗阻,腹膜前间隙感染,疝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平均手术时间(68.35±6.94)min,TEP组平均手术时间(66.37±8.1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平均住院时间(2.20±1.03)d,TEP组平均住院时间(2.07±0.7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P组手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与TEP组患者相差无几,临床可上根据二者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医生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掌握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腹股沟疝 TAPP TEP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完全腹膜腹腔修补在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12月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完全腹膜腹腔修补治疗,对照组使用经腹腔腹股沟疝修补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不同、中术后不同阶段效果以及手术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这种修补,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降低,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没有修补失败病例的出现,在随访时期也没有病症也没有复发.结论完全腹膜腹腔修补的手术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使用与推广.关键词完全腹膜;腹腔疝;修补;不同阶段中图分类号R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8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腹膜前疝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在20183月至202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共有7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腹膜修补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腹膜修补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