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诊断胸腺囊肿的CT影像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以来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囊肿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CT影像中囊肿的位置、大小直径、形状、病变密度、边界情况、单房或者多房、强化后特点。结果CT影像下观察囊肿内部特征,前纵隔囊肿40例,直径平均在(3.45±1.15)cm,形状圆形、类圆形,囊壁CT下菲薄;中纵隔囊肿7例,直径平均为(3.01±1.02)cm,形状条形、类椭圆形,囊壁在CT下显示壁薄或不可见。40例前纵隔囊肿中,边界清晰,CT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病变密度处于低密度且均匀;7例中纵隔囊肿中,边界均清晰,CT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病变密度处于等密度均匀状态。结论CT是胸腺囊肿的重要检查方法,CT的影像可以很好的显示囊肿的大小直径、形状、单房或者多房、密度等特点,对胸腺囊肿的确诊和术前的检查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胸腺囊肿 CT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胸腺肿瘤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疾病,在发病之后拥有较为明显的特点。这一肿瘤容易向心脏转移,转移之后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本文针对胸腺瘤到心脏的转移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胸腺瘤的相关内容,其次讨论了胸腺瘤到心脏转移的手术治疗,最后提供了胸腺瘤到心脏转移的时候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希望通过本文针对相关内容的综述,可以为胸腺瘤到心脏的手术治疗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胸腺瘤 心脏转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胸腺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重要的中枢性淋巴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同时其对神经肌接头的功能也有直接的影响[1],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临床上一系列胸腺疾病的出现,如:胸腺瘤、胸腺囊肿及胸腺增生等。根据目前医学现状,对于此类胸腺疾病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手段[2]。但由于胸腺结构较为复杂,血管变异情况较多,给临床手术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完善胸腺解剖学数据,避免临床手术不必要的损伤。

  • 标签: 胸腺 解剖学测量 解剖应用
  • 简介: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纵膈占位于2014年6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570次/min,律不齐;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右侧呼吸运动减弱;

  • 标签: 巨大胸腺脂肪瘤 静脉曲张 呼吸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胸腺切除手术切除治疗体会。方法1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组织及前上纵隔脂肪组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均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116.6(7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5(50-100)ml,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平均2.5(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3-7)d。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取得同开胸手术相同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55岁,因“胸闷、气急、心悸3个月”于2005年6月7日入院。查体:T36.4℃,P72次/min,R18次/min,Bp147/86mmHg(1mmHg=0.133kPa),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两肺呼吸音清。胸部X线片发现前下纵隔肿块突向左侧胸腔(图1)。

  • 标签: 胸腺脂肪瘤 胸部X线片 肺呼吸音 纵隔肿块
  • 简介:胸腺肿瘤在所有恶性疾病中占0.2~1.5%,是成人较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之一,大约占50%,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纵隔肿瘤的8%~10%。目前主要通过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进行分类,临床上常用Masaoka分期。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胸腺瘤,尤其是恶性胸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恶性胸腺瘤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胸腺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胸腺瘤扩大切口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观察86例患者术后缓解与临床资料中各项的关系。结果肌无力危象史和术前病程以及Osserman分型影响患者完全缓解效果,其中术后病程和Osserman分型是影响术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有效手段,一旦确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后应立即建议患者手术,且推荐胸腺扩大切除术。

  • 标签: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 胸腺瘤扩大切除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大数据检索,收集和分析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案,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的抗癌效果。方法比较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提取患者的病例数、确诊癌症类型、治疗措施、给药方案、治疗时间、总有效率,外周血中CD3+细胞水平、CD4+细胞水平、CD8+细胞水平、CD4+/CD8+比值等变化情况。结论胸腺五肽作为辅助药物治疗各种癌症,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胸腺五肽的使用显著增高外周血中的CD3+细胞水平OR=5.89,95%CI(2.33,9.43),P=0.001,CD4+细胞水平也显著上升OR=8.32,95%CI(5.23,11.43),P<0.00001,CD4+/CD8+比值也有明显的提高,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抗癌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生存期。

  • 标签: 胸腺五肽 化疗 抗癌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胸腺全切7例,11例MG行胸腺扩大切除.结果1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手术.3例MG术后须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7~115min,平均95min;胸腔引流时间1.2~2.6d,平均2d;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5.5d.9例良性胸腺瘤或胸腺囊肿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11例MG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都分缓解.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标签: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胸腺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腺肽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抗痨药物和胸腺肽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37.5%、74.1%、94.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14.5%、33.4%、72.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阶段的痰菌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抗痨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抗痨 联合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骨正中切口扩大胸腺切除术,术野显露清楚,操作简单,能完成包括胸腺胸腺瘤及前纵隔所有脂肪组织的完整切除,清除胸腺和脂肪组织85%~95%,是治疗MG的标准手术方式[1],但创伤大,切口长,破坏了胸骨及胸廓的完整性,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2~4]。本文对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适应证、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扩大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技术 经胸骨正中切口 RECEPTOR 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3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18例,均经X线及CT检查诊断。33例行完全性切除,17例行姑息性切除,5例行探查活检。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分型:上皮细胞型10例,淋巴细胞型23例,混合细胞型12例。梭形细胞型4例,胸腺癌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平均随访39个月,失访12例,随访率78.2%。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5%、53.5%、37.2%。结论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甚至切除受侵血管进行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术后进行放、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胸腺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化疗2个周期,治疗组联合胸腺肽α11.6mg·2次·w^-1皮下注射,观察4w。结果治疗4w末,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食欲、睡眠、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数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腺肽α1对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胸腺肽Α1 肿瘤患者 化疗 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