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手指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皮瓣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侧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手损伤 指动脉背侧穿支 推进皮瓣 修复
  • 简介:手指侧皮肤缺损是手外伤中常见的损伤.因指侧皮下组织薄,损伤常伴肌腱、关节囊及指骨外露,而不能接受游离植皮术,传统的方法为远距离皮瓣覆盖。由于术后需肢体固定,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肢体固定常并发关节僵硬。为此,自1994年我们采用邻指侧皮下组织瓣治疗此类损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治疗 皮下组织 皮肤缺损 手指 肢体固定 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掌侧半脱位(Barton骨折)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且有大量的资料指导其治疗。而桡骨远端关节面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侧半脱位(有时称其为侧或反Barton骨折)很少被提及,且指导其治疗的资料非常少。方法:评估2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侧半脱位的患者,其中2例伴掌侧韧带撕裂;10例伴掌侧缘唇部骨折,有移位及旋转;6例伴关节面掌侧部分嵌插;2例无掌侧损伤。20例中14例关节面中央有碎骨片嵌入。1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侧支撑钢板重建关节面。在随访时利用X线检查、改良的Mayo腕评分以及臂、肩及手伤残(DASH)问卷评估结果。结果:在术后平均30个月时,19例骨折愈合且没有明显的对线不良,1例患者在取出钢板后再度出现侧半脱位。腕和前臂最后的平均活动度为:掌曲59°,伸56°,旋前87°旋后85°。平均握力为健侧的85%。根据Garfland和Werley的评定方法,最终的功能结果为:优、良18例,可2例。改良Mayo腕评分为平均75分,DASH评分为平均15分。结论:桡骨远端关节面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侧半脱位伴系列掌侧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撕脱骨折和关节面嵌插。虽然这些损伤比较复杂,但手术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 BARTON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 掌侧损伤 手术治疗 支撑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治疗对盆肌肉张力及盆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盆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各指标评分上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在盆肌肉张力评分上更高,而在尿失禁评分上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发生了并发症,但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远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P<0.05)。结论:在盆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盆肌训练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盆肌肉张力,促进盆功能恢复,同时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张力 盆底功能
  • 简介:目的总结单个指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各种皮瓣(6种类型)修复单个皮肤缺损99例.邻指皮瓣10例,邻指翻转筋膜瓣19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5例,掌动脉岛状皮瓣23例、UI皮瓣15例,游离足内侧皮瓣7例.结果3例失败,96例皮瓣成活,成活率97%.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指皮肤缺损修复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各种皮瓣的适应征及优缺点选择最适应的皮瓣修复指皮肤缺损.

  • 标签: 指背皮肤缺损 背动脉岛状皮瓣 修复方法 逆行岛状皮瓣 足内侧皮瓣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肩筋膜炎患者行以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肩筋膜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浮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压痛评分、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肩筋膜炎患者行以浮针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减轻疼痛水平,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浮针 肩背筋膜炎 效果
  • 简介:临床上手部多部位皮肤缺损尤其是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较困难。许亚军报告足分叶皮瓣和小腿前踝上-足串联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从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该皮瓣修复25例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报告如下。

  • 标签: 分叶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背 串联 小腿 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目的:经颅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是将翼点开颅术向颅方向的进一步扩大。包括眶上翼点入路、颧弓翼点入路和眶翼弓入路。本文探讨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颅肿瘤30例。观察术中显露情况及手术效果.并就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术中病灶显露良好。无1例出现脑牵拉损伤。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及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颅肿瘤具有显露好、脑牵拉轻的优点。适用于中颅、鞍旁肿瘤、颅眶沟通瘤及部分自中颅向后颅或颅外生长的肿瘤。

  • 标签: 经颅底扩大翼点人路开颅术 颅底肿瘤 手术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功能康复对产后女性盆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5月份-2020年9月份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同时以数字随机方法将产妇纳入到常规组和干预组,所有产妇在产后予以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组增加盆功能康复,观察两组产后盆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干预后盆肌力有Ⅳ级或以上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产妇腰骶疼痛、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女性进行针对性的盆功能康复能够有效的提高盆肌力,改善盆功能,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后性生活与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 盆底功能康复 并发症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磁刺激治疗盆松弛型便秘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盆松弛型便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盆磁刺激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完成后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对盆磁刺激治疗盆地松弛型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腹胀、开塞露辅助排便、排便困难、肛周疼痛、肛门阻塞感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盆磁刺激治疗盆地松弛型便秘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龄孕产妇实施围产期保健护理,对其产后指标和盆肌肌力异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前健康教育和产后随访,研究组的产妇则实施围产期保健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指标和盆肌肌力异常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产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产后盆肌肌力异常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高龄孕产妇实施围产期保健护理,利于产妇产后恢复、降低盆肌肌力异常情况。

  • 标签: 围产期保健护理 高龄孕产妇 产后恢复指标 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盆肌功能锻炼联合盆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34例,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盆重建术,研究组实施盆肌功能锻炼联合盆重建术。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盆肌力、盆功能。结果:研究组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盆功能障碍量表(PFDI-20)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盆肌功能锻炼联合盆重建术,两者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改善盆功能与增强盆肌力方面作用更明显,具有借鉴与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重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