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TNFSF15)可以在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寻TNFSF15在乳腺癌、肺癌、泌尿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 标签: TNFSF15 肿瘤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目前关于抗TNF-α制剂对于狭窄型克罗恩病的用药指征和确切效果均存在争议。有研究者认为狭窄型克罗恩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后出现肠梗阻和肠穿孔的风险增高:但也有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其根本问题在于抗TNF-α制剂只针对炎症,不能抗纤维化乃至改变克罗恩病的远期结局。为了避免和预防肠梗阻和肠穿孔发生,临床IBD医师使用抗TNF-α制剂治疗前,须评估肠道狭窄的病理学组成成分和类型,准确把握用药适应证和时机;并推进研发特异性抗肠道纤维化药物治疗狭窄型克罗恩病。

  • 标签: 克罗恩病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 肠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CNE-2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以人鼻咽癌细胞CNE-2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鼻咽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胸苷磷酸化酶(TP)。结果rhTNF-α浓度分别为1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时,TP表达水平分别为5.02±0.32ng/ml,15.38±1.05ng/ml,5.86±1.63ng/ml,44.31±2.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3,P<0.01)。结论rhTNF-α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能剂量依赖性上调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

  • 标签: rhTNF-&alpha 鼻咽癌 CNE-2细胞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CNE-2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以人鼻咽癌细胞CNE-2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鼻咽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胸苷磷酸化酶(TP)。结果rhTNF-α浓度分别为1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时,TP表达水平分别为5.02±0.32ng/ml,15.38±1.05ng/ml,5.86±1.63ng/ml,44.31±2.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3,P<0.01)。结论rhTNF-α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能剂量依赖性上调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

  • 标签: rhTNF-&alpha 鼻咽癌 CNE-2细胞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CNE-2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以人鼻咽癌细胞CNE-2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鼻咽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胸苷磷酸化酶(TP)。结果rhTNF-α浓度分别为1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时,TP表达水平分别为5.02±0.32ng/ml,15.38±1.05ng/ml,5.86±1.63ng/ml,44.31±2.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3,P<0.01)。结论rhTNF-α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能剂量依赖性上调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

  • 标签: rhTNF-&alpha 鼻咽癌 CNE-2细胞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平均存活时间、呼吸衰竭时间,MODS发生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提高,平均存活时间延长,呼吸衰竭、肺纤维化及MODS发生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能明显改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91髋)患者,临床有症状,X线正常,CT不太确定,MRI可以确诊的病例。结果63例(91髋)患者股骨头均见不同程度水肿或“双线征”,即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有较高的诊断优势。

  • 标签: 早期股骨头坏死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显著高于乙组(76.5%),甲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乙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不但包括肿瘤细胞本身的特征变化,还包括宿主环境的变化。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动态网络,是影响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的影响,早期识别肿瘤微环境中相关因子的变化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这也是现代肿瘤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PH ROS。
  • 简介:先症者男性,44岁。于11岁时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逐步加重伴活动困难。早期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发展到后期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和跛行,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髋关节活动障碍,髋关节外展、内旋和旋转受限。到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就诊时查体双侧髋关节压痛,双侧髋关节活动受限,髋关节外展、内旋和旋转受限。X线检查表现为双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软骨下骨囊性改变,部分骨质硬化,股骨头塌陷(图1)。

  • 标签: 股骨头坏死病 家系调查 双侧髋关节 髋关节疼痛 股骨头软骨下骨 儿童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由于胰酶被激活引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过程,并发症较多较重,其中,胰腺感染性坏死的病死率达10-20%,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在该并发症的治疗上,近年来,外科专家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手术治疗上取得较大进展,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对比,就胰腺感染性坏死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坏死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免疫干预疗法。结果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KP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感染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100髋)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分别将其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诊断敏感度与早期定性敏感度。结果研究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100.00%比对照组45.0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均可作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措施,但MRI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定性敏感度更高,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CT MRI减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分别给予西医与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将60例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患儿(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纳入本次研究中,根据硬币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与实验组(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进行对比。结果①经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0.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儿治疗时间显著比对照组患儿短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有效的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效果 酚妥拉明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技术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基于放射物理学、影像技术、放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对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新进展情况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发病概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提升肿瘤疾病治疗效果,相关的医学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分子靶、金属配合物、海洋真菌活性物质及新型内分泌药物等抗肿瘤药物,对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抗肿瘤 分子靶 金属配合物 海洋真菌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有着极高致死率的一种导致早产儿亡故的疾病。就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在NEC其众多致病原因中至关重要的是因为新生儿小肠结构和免疫系统的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罹患率较高。而新生儿肠成熟和稳定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共生菌群可借由益生菌提供和维系,进而遏制炎症发展、促使肠黏膜保护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更好的保护新生儿还未成熟的肠道,使得达到预防与遏制NEC恶化的效果。同时,口服益生菌同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NEC防护策略。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益生菌 肠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4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CT、MRI的影像学资料,评估CT、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MRI确诊率97.83%,CT确诊率82.61%,CT、MRI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II期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诊断率均为100%,CT诊断率为66.67%、85.71%,I期及II期CT、MRI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IV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MRI诊断率均为9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优于CT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CT MRI 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联合银离子敷料对坏死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例足外伤所致皮肤坏死的患者采取水胶体敷料联合银离子敷料进行每日换药。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能达到传统手术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的治疗效果。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银离子敷料对需传统手术进行修复的创面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