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越来越多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而含AmpC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株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自1973年第一株AmpCβ-内酰胺酶被发现至今,产AmpC酶的耐药菌株的病例不断被报道。

  • 标签: AMPC酶 耐药 质粒 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细菌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16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强化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后)1106例和对照组(强化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前)10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价其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54%<1.80%)、多重耐药菌检出率(27.31%<42.79%)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0.66%<2.09%)相对更低(P<0.05)。强化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后,在用药指导、药物配伍、耐药预警、跟踪监测等方面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以细菌耐药机制为参考,加强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能够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 临床抗生素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机制促进抗生素合理有效使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用抗生素治疗者70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5例)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35例)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对比效果。结果 医院感染(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生素 细菌耐药机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给予观察组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合理使用抗生素评分、医院感染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使用细菌耐药机制指导,能够提高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 抗生素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细菌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16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强化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后)1106例和对照组(强化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前)10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价其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54%<1.80%)、多重耐药菌检出率(27.31%<42.79%)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0.66%<2.09%)相对更低(P<0.05)。强化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后,在用药指导、药物配伍、耐药预警、跟踪监测等方面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以细菌耐药机制为参考,加强临床抗生素应用管理,能够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 临床抗生素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临床影响。方法 用2019年1月-12月在院用抗生素治疗的43例患者做参照组,用2020年1月-12月在院用抗生素治疗的43例患者做观察组。仅对观察组进行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对比高耐药性发生率。结果 指导后,参照组比观察组高耐药性发生率多,有差异(P<0.05)。结论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能及时反馈抗生素与细菌对抗情况,抗生素能被合理使用,临床影响力大。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 抗生素 高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80例,时间2019年7月-2020年7月,遵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细菌耐药机制指导,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发生的对比上存有差异,实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给予患者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可降低不良反应、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120例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生素用药指导)和观察组(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各6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P<0.05);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为临床常用药,开展细菌耐药指导有助于提高对抗生素的认识,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可推广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 抗生素 合理应用 知识掌握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一共收到13611份不同类的细菌培养标本,在这13611份细菌培养标本当中,痰培养标本7332份,血培养标本有2495份,尿培养标本有1455份,颈管分泌物603份,分泌物384份,粪标本372份,咽拭子303份,脓液167份。分别对这些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度的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彭氏变形杆菌。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来看,ICU病区、呼吸科、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从科室情况来看,呼吸科和ICU病区的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来看,对呼吸科和ICU病区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细菌 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ICU病区
  • 简介: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畜牧业生产、水产养殖,在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等诸多问题,产生直接和间接危害,因此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显得必要而紧迫。

  • 标签: 细菌 耐药 膜功能
  • 简介:摘要:通过对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感染情况的调查,了解医院HAP的感染现状,为《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对I00例HAP患者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和临床特征的调查。结果总细菌检出率为73 %,培养出细菌的患者中HAP占75.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占24.7%。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除万古霉素外的所有检测抗生素均出现一定的耐药性。结论:细菌耐药性研究对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获得性肺炎 细菌分布 细菌耐药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老年多重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细菌耐药特性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老年病科 2018.10-2019.10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老年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 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20 例 患者共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 12 株(检出率为 60% ),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占比最多为 15% ,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 10% 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 ,且革兰阴性杆菌除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外对其它基本耐药。 结论: 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多重耐药耐药性相对比较严重,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和防治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耐药菌群 气管切开 耐药性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2008~2009年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居总数前8位的细菌菌株,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少数细菌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2年共分离病原菌1667株。其中2008年共检出825株,2009年检出842株。常见细菌在本院检出总数及比例变化不明显。革兰阴性杆菌在各年度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约占总菌株数的50%~60%。假铜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阿米卡星对前4种细菌敏感性较高,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大肠、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较高,但这5种常见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耐药率均超过50%。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均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敏感性很高。其中,万古霉素对这三种细菌中极个别细菌耐药,对青霉素几乎均耐药。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细菌耐药的蔓延。

  • 标签: 菌群分布 药敏实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严重性及机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细菌产生耐药性与酶对抗生素的修饰或破坏、膜通透性改变、细菌能主动外排抗生素、新靶位的改变或产生、药物靶位的过度表达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发新型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 标签: 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青霉素结合蛋白 耐药机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抗菌药等新型药物种类逐渐增加,大大增加了医院细菌感染的机率,其感染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基于此,医院必须加大对耐药细菌的重视程度,有效解决抗感染化疗中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医院相关耐药细菌,简要分析其存在现状,重点阐述其预防及解决对策。

  • 标签: 细菌耐药 医院感染 感染方式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一种或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状况,近些年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临床多种病症治疗中有广谱抗菌药物,而诸多中小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使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应用方式,抗菌药物的滥用是细菌耐药性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些年国内和全球医疗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中表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会显著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广谱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状况,严重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出现细菌感染,继而诱发死亡。现阶段临床中对细菌耐药新除了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以外,还采用增强微生物与细菌耐药性检验的方式,对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和药物滥用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就细菌耐药性检验的方法和技术,明确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为临床细菌耐药性预防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检验 方法 技术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