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胸腹水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获取40例患者的细胞标本,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行选择性标记,对比常规涂片、细胞块石蜡包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比较发现,常规细胞涂片的厚度较大,背景清晰度差;离心沉渣包埋切片细胞相对较多,且较为集中,背景颇为清晰,染色鲜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的染色效果好,定位准确,阳性率高。结论 运用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可提高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临床上可为肿瘤的鉴别诊断、确定细胞来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细胞块石蜡包埋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胸腹水 细胞病理学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中药是其倚重之一。中药的煎煮质量关乎整个临床治疗疗效,而目前对于煎煮方法与煎取之间的关系研究仍不甚明朗,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的疗效,特意设计实验探究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间关系。

  • 标签: 中药 煎煮方法 煎取量
  • 简介:摘要: Merkel细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 , MCC)是一种侵袭性强同时容易远处转移的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死亡率较高。 MCC好发于浅肤色、慢性紫外线暴露及免疫抑制的老年患者 [1]。 MCC的诊断依赖于电镜下肿瘤神经内分泌表型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检查。 70%MCC患者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MCPyV)呈阳性是近年来 MCC重要的进展 。 MCPyV 可以通过特异性序列或特定蛋白的免疫组化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来检测。与此相反, MCPyV阴性的 MCC通过紫外光( UV)的逐渐积累来诱导的体细胞突变。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发病机制 预后因素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市中心血站在20194-20204月提供的无偿献血获得98份全血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工作。按照一定的分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9份血液使用手工操作处理,观察组49份血浆使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处理,对比两组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与血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全血的第一次分离得到血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质量更好,且血浆中血浆蛋白含量较高(P0.05),但全血处理后,其红细胞情况,分布,血红蛋白情况以及血细胞比容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比手工分离得到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血浆质量更好,值得在全血制备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同方法 制备 去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 血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时间管理在控制透析患者超滤中的应用。 方法:本院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 60 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依据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后超滤达标率与血压达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行时间管理模式后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P<0.05 )。 结论: 在控制透析患者超滤中应用时间管理不仅能够使患者超滤和血压情况保持平稳状态,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时间管理 血液透析 超滤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膀胱平均受及直肠受对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肠炎的影响。 方法: 筛选 2016 年 7 月 -2019 年 4 月我科室收治的直肠癌患者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取的放疗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4 例,探究组 54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探究组进行 适形调强放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放射性膀胱炎与 放射性 直肠 肠炎 的临床发病率数据。 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的放射性膀胱炎发病率较低, 放射性 直肠 肠炎 的发病率也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 在直肠癌手术治疗后放疗患者中采用 适形调强放疗 ,能够有效的降低平均受,减小放疗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在临床中可以良好的降低放射性膀胱炎与 放射性 直肠 肠炎 的发病率,在临床中 适形调强放疗 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直肠癌 术后放疗 膀胱平均受量 直肠受量 放射性膀胱炎 放射性肠炎
  • 简介:摘要: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伤,并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 、肝性脑病 、

  • 标签: 肝衰竭 中药 骨髓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经循环外泌体干预的影响及可能的抑制机制 。方法:将 2018 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 例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设为观察组 ,将同期 18 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从两组人群中分离血浆外泌体,分别对淋巴瘤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淋巴瘤细胞增殖情况及血浆外泌体内、 经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内 miR-92b 的表达水平 。结果:未经两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 OD 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经观察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 OD 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群血浆外泌体中、经观察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中 miR-92b 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健康人群的血浆外泌体可通过介导 miR-92b 抑制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 。

  • 标签: 循环外泌体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细胞增殖 抑制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经循环外泌体干预的影响及可能的抑制机制 。方法:将 2018 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 例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设为观察组 ,将同期 18 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从两组人群中分离血浆外泌体,分别对淋巴瘤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淋巴瘤细胞增殖情况及血浆外泌体内、 经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内 miR-92b 的表达水平 。结果:未经两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 OD 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经观察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 OD 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群血浆外泌体中、经观察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中 miR-92b 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健康人群的血浆外泌体可通过介导 miR-92b 抑制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 。

  • 标签: 循环外泌体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细胞增殖 抑制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对母乳喂养及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产妇2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7)与观察组(n=128)。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社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与母乳分泌。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且母乳分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母乳喂养 母乳分泌量 护理满意度 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0 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205 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后,推血涂片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将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镜检法比较,仪器法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正常人群筛查作用明显,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也非常重要。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医学科技在经济带动下快速发展,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约占全部原发肺癌15%。除传统放化疗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可使部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人获益,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也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本文对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治疗 化疗 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早期的肝内胆管细胞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 ICC) 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从而不易被临床医生所发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早已发展成中、晚期 , 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对于可行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病人采取以放疗为主,结合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 ICC 的治疗研究热点。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60例血液检查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分别采取单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其诊断准确度。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阳性检出率为21.67%,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8.33%,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单独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血常规检验中,单独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而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可以将检验准确度进行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误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的应用。方法 将化疗后一周内出现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实验组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比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所需的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更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出现的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

  • 标签: 足三里 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 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尽早开通闭塞血管和溶栓是既往常规的治疗手段。但是因为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狭窄,很多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溶栓效果不好等原因,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干细胞治疗通过替代损伤的神经细胞以及激活内源性干细胞能够达到修复神经组织、重建神经环路和回复神经功能的作用。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脑卒的过程中起到了明确的作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也为脑卒中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