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及优缺点,为临床上选择恰当的梅毒筛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8438例输血前血液标本,应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试验(ACONSYP).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结果ELISA、SYP法与TPPA符合性好。TRUST与TPPA符合性较低.。结论一般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应选用TP—ELISA法进行初筛,基层医院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可选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AN—COSYP),阴性加做TPPA进行确证及TRUST区分现行或继往感染。仅做TRUST漏检既往感染者,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筛查 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是可以通过筛发现的,目前对宫颈癌的筛方法主要有巴氏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检查法、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法以及相关的肉眼检查法等。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研究 进展
  • 简介:唇腭裂是较常见的先天畸形,以唇裂最多见,其在华人中的发生率为0.133%~0.223%[1],仅次于先天性心脏病及多指或多趾畸形而居各类先天畸形的第3位[2]。唇腭裂畸形中单纯腭裂的发生率较低,仅为1.75/万[2]。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最早始于1981年[3],距今已30余年,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及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胎儿唇腭裂产前超声检出率不断提高。本文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概述。

  • 标签: 唇腭裂超声 筛查诊断 胎儿唇腭裂
  • 简介:目的总结中孕期胎儿唇裂及唇腭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规范化二维口唇冠状切面和上牙槽突冠状切面作为常规超声筛切面对60007例中孕期(孕20~24周)胎儿行颜面部超声筛,并与引产及产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于60007例中孕期胎儿中检出唇裂及唇腭裂畸形214例,检出率为0.36%(214/60007);超声未发现胎儿唇腭部异常59793例(99.64%,59793/60007).214例胎儿唇裂及唇腭裂超声声像图表现:(1)单纯唇裂36例,超声显示上唇回声中断但未达鼻根部,上牙槽突未见连续中断;(2)唇腭裂178例,超声显示上唇连续中断达鼻根部伴鼻变形,同时伴上牙槽突中断、排列不齐或上腭回声中断;三维超声成像能直观显示唇裂及唇腭裂程度.214例唇裂和唇腭裂胎儿产后随访到170例(79.44%,170/214),失访44例(20.56%,44/214);随访结果显示:(1)因胎儿唇裂(其中单纯唇裂24例)及唇腭裂(130例)孕妇选择于孕28周前引产154例(71.96%,154/214);引产胎儿颜面部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唇裂;(2)唇裂或唇腭裂不合并其他系统异常的胎儿足月分娩16例,1例产前诊断唇裂,足月分娩后检查为唇裂合并腭裂;3例产前诊断唇腭裂,足月分娩后检查仅为唇裂,12例出生后检查与产前超声诊断相符合.(3)60007例中孕期胎儿产前超声未发现唇腭部异常59793例,足月分娩后检查发现超声漏诊1例Ⅰ度唇裂;2例新生儿颜面部检查发现胎儿期唇裂和唇腭裂宫内自愈.超声检查后共随访到胎儿妊娠结局171例,与引产或产后检查结果对照显示,产前超声诊断唇裂及唇腭裂的符合率为99.42%(170/171),漏诊率为0.58%(1/171).结论中孕期超声筛重视胎儿唇腭部检查,二维与三维多切面扫及规范化留存超声图像可增加更多诊断信息,提高胎儿唇腭裂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妊娠中期 唇裂 腭裂
  • 简介:目的该院于2012年11月参加该市冬季征兵体检,在用ELISA法作艾滋病抗体筛时发现1例强阳性,随即进行ELISA和胶体金法复查,结果仍为强阳性。方法送襄阳市疾病控制中心抗HIV抗体确证实验室做抗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出现gp160条带,报告不确定。结果经两次随访检查,结果仍然不确定,现仍在跟踪随访中。结论上述情况表明,对艾滋病抗体筛阳性免疫印迹实验不确定的结果不可盲目出具阴性或者阳性结果,必须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考虑。

  • 标签: 抗HIV抗体 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免疫印迹法 不确定
  • 简介:日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1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结果显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再创佳绩,其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在29种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医学影像学类期刊中均排名第一,其中,综合评价总分已连续三年居专业排名首位。

  • 标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论文统计 科技 国际会议中心 综合评价 医学影像学
  • 简介:日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1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结果显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再创佳绩,其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在29种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医学影像学类期刊中均排名第一,其中,综合评价总分已连续三年居专业排名首位。今年本刊的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在199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位列第42位,这也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另外,本刊再次人选201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 标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论文统计 科技 综合评价 国际会议中心 核心期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119例在我院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55例。年龄段在19岁-58岁,平均年龄39.8岁。所有患者中117人输尿管狭窄,2人输尿管闭锁,其中狭窄段长度小于1.7cm的91例,1.7cm到4.0cm的患者1例,长度超过4.0cm的24例。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者34例。狭窄部位位于输尿管上段,患者33人,中段21人,下段39人,两处或两处以上狭窄者16例。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04例通过内窥镜找到正确引导方向,成功治愈,治愈率87.39%,13例治疗效果不显著,2例治疗失败,未有任何改善。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有效,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腔内 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 狭窄
  • 简介:目的总结单一鼻唇冠状切面与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法在胎儿唇腭裂畸形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90例胎儿唇腭部采用单一切面法(鼻唇冠状切面组965例)和常规三切面(鼻唇冠状切面、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唇水平横切面)加特殊切面法(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组2825例,经下颌或下唇斜冠状切面、矢状切面、经梨状孔硬腭斜冠状切面、经面颊部斜横切面)行产前超声筛,并与出生儿颜面部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鼻唇冠状切面与常规三切面和特殊切面检查方法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单一切面与三切面加特殊切面超声扫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790例胎儿产前超声共检出唇腭裂畸形32例(0.84%,32/3790),其中鼻唇冠状切面组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8例(0.83%,8/965),出生儿颜面部检查证实唇腭裂畸形12例,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6.67%(8/12),漏诊4例,漏诊率为33.33%(4/12);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组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24例,出生儿唇腭部检查证实唇腭裂畸形24例,产前超声无一例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24/24).产后检查证实唇腭裂畸形36例,发生率为0.95%(36/3790).32例唇腭裂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1)单侧唇腭裂14例,超声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12/12),鼻孔塌陷和上牙槽突裂(12/12);上腭连续性回声中断12例(12/14).(2)双侧唇裂3例,超声均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上牙槽突裂.(3)双侧唇腭裂2例,超声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鼻孔塌陷和上牙槽突裂,上腭连续性回声中断.(4)中央唇腭裂1例,超声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鼻孔塌陷,上牙槽突裂和上腭连续性回声中断.结论与单一鼻唇冠状切面检查法比较,产前超声采用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法有助于准确检出胎儿唇腭裂,尤其对唇腭部复合畸形胎儿的检查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唇裂 腭裂
  • 简介:经过专门培训和锻炼的国防生,基本具备了基层军官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他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评估,既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既有着正确的主观感受和思维联想,又能对客观世界作出合理的情绪表达和行为反应;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既能做到尊重领导、爱同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根据客观变化及时调整自我理想、自我目标,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但是,他们在角色转变和融入部队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经验,准备不足,其理想设计和现实环境容易发生矛盾,导致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问题.不可忽视的"5种心理"焦虑心理毕业国防生朝气蓬勃、年轻气盛,有知识、有能力、有抱负.他们在进入部队、成为基层军官后,遇事急于求成,但常常因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而内心焦虑.

  • 标签: 国防生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对策 新毕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黛力新联合胃动力药与单独使用胃动力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并对黛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将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用药,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3%,其中显效的患者33例占实验组患者人数的73.3%,有效的患者9例占实验组人数的20.0%,没有疗效的患者3例,占实验组人数的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其中显效患者24例占对照组人数的53.3%,有效的患者8例占对照组人数的17.7%,没有疗效的13例占对照组人数的29%。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黛力新联合给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轻微,适宜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黛力新 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37例宫颈癌患者其中45例为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对本组患者术前进行1~3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化疗后均采取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其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反应等进行观察,对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病症完全缓解有9例,化疗有效率为87.1%。化疗效果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与腺癌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本组患者在化疗后均实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结论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可缩小肿瘤,局部晚期病例得以切除,化疗不仅安全有效,同时可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宫颈癌 手术治疗 新辅助化疗
  • 简介:直肠癌的治疗规范目前仍没统一,尤其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治疗方法争议较大,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此,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准确诊断、分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应用并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多层螺旋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的应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外在不同影像学对直肠癌评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得出TRUS、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分期及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有较好的指导应用价值,为进展期直肠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疗 化疗 影像学检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评价乳腺癌辅助化疗(NACT)疗效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上的评价方式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以来入我院并经确诊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的126处乳腺癌病灶在NACT治疗前后进行CDU检查,对比原发病灶的大小、形态,血流分级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腋下淋巴结形态和血流变化。结果超声结果显示,NACT治疗后,肿瘤体积和面积均明显变小;同时超声检查发现,原发灶内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淋巴结体积减小,血流丰富程度整体降低。结论CDU检查评价乳腺癌NACT疗效,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且不对患者造成创伤,是临床上较佳的评价方式,应该在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患者接受连续6个周期的FOLFOX7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停药1个月后行肝部分切除术(研究组);26例患者未经化疗直接行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和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检验,重复测量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95±37)min和(190±4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10±75)ml,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的(348±44)ml(t=6.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d血清AST及ATJT值分别为(328±121)U/L和(330±120)U/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0±22)U/L和(168±26)U/L(t=13.4,12.8,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胛、AST、ALT、TBil和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1.4,1.3,0.4,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d血清AST及ALT值分别为(243±132)U/L和(253±147)U/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17)U/L和(99±16)U/L(t=12.5,12.0,P〈0.05)。研究组患者大体标本外观淤血、水肿者占71.8%(28/39),对照组患者无外观淤血、水肿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0,P〈0.05)。研究组患者肝窦状隙扩张伴肝细胞萎缩、坏死发生率达48.7%(19/39),对照组患者为15.4%(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P〈0.05)。结论FOLFOX7方案长期化疗在停药1个月后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肝�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化疗 组织学
  • 简介:目的观察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使用索利那对早期膀肤过度活动症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笔者单位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PVBT)术后并发OAB症状者共32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当日起即口服索利那5mgqd至拔除尿管后3天停药,对照组:不口服索利那。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每日膀胱痉挛次数,总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引流液转清时间,拔除尿管后3天内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结果拔尿管后3天内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日排尿总量结果: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拔管后3天的24小时平均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琥珀酸索利那治疗PVBT术后引起的膀胱痉挛、尿急、尿频等OAB症状候群取得良好的效果,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琥珀酸索利那新 膀胱痉挛 膀胱肿瘤选择性光汽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