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高压乙炔或丙烷等(以下统称高压气体)的火焰具有高温、高压、冲击力强的特点,所致烧伤不同于普通火焰伤,严重者可造成多层组织间隙气肿、异物存留以及组织受损,成为一种复合损伤。1990年7月-2010年7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烧伤科收治高压气体火焰烧伤患者42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火焰烧伤 高压气体 组织间隙 异物存留 复合损伤 烧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血液标本进行不同时间离心处理在检验结果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每位研究对象采集三份血液标本,分别离心处理5分钟、10分钟以及15分钟,对比在不同离心处理时间下PT、APTT、FG、TT差异性。结果数据对比下不同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血液检测项目数据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离心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PT、APTT、FG、TT无明显改变。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可选择离心五分钟,提升检验效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离心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气机升降”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清代名医黄元御在”阴阳变化““五行相克”和“一气周流”的理论指导下,绘制出人体的气机升降模型。现代解剖学的发展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人体除了五脏六腑还有许多同样重要的器官,如:大脑、小脑、脑垂体、脊柱、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中国传统医学没有明确将它们纳入研讨范畴,这对疾病认知是不全面的。人体气机升降除了五脏六腑的参与,还要把大脑、脊柱、胰腺等重要器官也纳入进来,进行更广范围的气机循环,构成“人体新气机升降”模型。通过理解它,让我们知道现在很多慢性病“治”不好背后的真实原因,例如应用人体新气机升降模型,可以很好的对胆囊炎、胰腺炎、胆结石、胆胃反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的解析,并找到系统的调理思路。“人体新气机升降”是融合医学理论的精髓之一,是对传统医学气机升降理论的补充、完善和升级创新,将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领域和道路。

  • 标签: 新气机升降 融合医学 五脏六腑 大脑 脊柱 胆囊炎 胆结石
  • 简介:摘要:气机升降理论是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开始,经历代医家完善而逐渐成熟。清代医学家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认为气机升降是一个圆运动,并将该理论运用于临床。肺为娇脏,易受病邪,肺主一身之气,咳喘根本病机在于肺气机失调。作者从阴阳、五行、气血、藏象等中医经典理论出发,分析咳喘和各脏腑气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相关临床文献,发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喘,其本质是各脏腑气机失调,继而影响肺的宣发肃降。文章旨在用圆运动理论探讨分析咳喘的病因病机,为咳喘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气机升降 圆运动理论 咳喘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分析气机紊乱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重要性,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3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以及殷东风教授门诊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病例,建立Excel数据库录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运用SPSS22.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1.有1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常见症状及体征为咳嗽、乏力、气短、纳差、胸闷、痰少、脉弦、便秘、苔白腻、寐差。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气阴两虚证型占33.4%,所占总研究例数比例最大,痰湿蕴肺占29.4%,阴虚毒热占11.7%,瘀阻肺络占11.8%。肝郁气滞证型,占14.7%比例。3.除肝郁气滞证候的患者外,仍存在气机紊乱症状的患者41例,占47.1%。其中瘀阻肺络、痰湿蕴肺各自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75%、56.7%。而气阴两虚、阴虚毒热所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35.3%、27.2%。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药治疗后,54.9%的患者病机中存在气机紊乱的参与,故中医在治疗肺癌过程中应重视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气机紊乱。
  • 简介:载人离心机是航空航天医学专用大型地面实验设备。世办上第一座载人离心机1935年建于德国柏林。随后于上世纪40~6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建造,现代高性能载人离心机的发展趋势是全任务动态环境模拟载人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大型高性能载人离心机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生理学、工效学的研究与训练以及航空航天临床医学鉴定。

  • 标签: 载人离心机 航天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心转速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方法实验标本正常对照组3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标本2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例,分别采用离心转速1000r/min,2000r/min,3000r/min,4000r/min,离心2分钟进行分组。结果离心转速的大小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1000r/min,2000r/min,4000r/min离心2min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000r/min离心2min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转速可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密度,1000r/min,2000r/min,4000r/min离心2min会使结果有偏离,而3000r/min离心2min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离心转速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理肺益气汤干预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科接受救治的60例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理肺益气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压变化、血氧分压、症候疗效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血压变化、血氧分压、症候疗效等情况等各项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肺益气汤干预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候,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理肺益气汤 肺动脉高压 气虚血瘀证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晕痛平合剂进行工艺改进,考察高速离心前后物质基础的改变。方法:采用成份比对及指标性含量测定,对比工艺改进前后主要成份的变化情况,以芍药苷为定量指标,比较离心前后对工艺质量的影响。 结果:对高速离心前、离心后样品进行分析,基础物质及成分含量未发生改变。结论:增加高速离心对晕痛平合剂的生产工艺无影响。

  • 标签: 晕痛平合剂 工艺改进 高速离心
  • 简介:摘要:毛细管离心技术为解决实际工作中血型鉴定的困难,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毛细管离心技术在红细胞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其鉴定准确率较高,但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提高毛细管离心术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给正确选择血液成分提供依据,提高患者输注红细胞类血液成分效果,本文对毛细管离心技术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参考,以期为疑难血型鉴定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标签: 毛细管理新技术 疑难血型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常患有多种疾病,其中多数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导致老年患者因长期反复输液而使得血管穿刺困难。传统外周静脉输液一般要求选择粗、直、弹性好并避开关节的静脉,从远心端开始穿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时常难以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穿刺部位,因此,笔者从2008年10月开始对我科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传统方法(向心方向穿刺输液)和离心方向穿刺输液的临床操作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周静脉输液 中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离心 临床操作 穿刺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离心处理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自无偿献血者的已知ABO血型标本120份,根据离心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C组。对比三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后的正确判读率均为百分之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ABO血型、Rh血型的正确判读率分别为81.67%、85.00%,分别与A组、B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本的离心处理方式会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降低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离心处理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酶时间(TT)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凝血标本,第一次检测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正常,TT检测不出或者结果明显异常,将凝血标本再次离心并重新检测凝血功能4项指标,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结果。结果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PT、APTT、FIB差异不大(P>0.05),而TT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酶时间测定有显著影响,检测时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凝血标本 离心不全 凝血酶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的原因、防控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作为成分血离心时血袋破损防控措施管理阶段,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引入其中,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作为未实施阶段,分析两个阶段内血浆报废情况,以及两个阶段内医务人员(35例,无工作变动),对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观察阶段共制备血液8544袋,离心时血袋破损血浆报废39袋(0.46%),对照阶段共制备血液8130袋,报废69袋(0.85%);观察阶段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阶段医务人员对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掌握评分(92.34±4.96)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3.45±4.77)分(<0.05)。结论掌握制备成分血离心时血袋破损防控措施,并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降低血浆报废率,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成分血 离心 血袋破损 原因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