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剧回馈量表评估22例主角和21例配角在其治疗3mo后的获益程度,并比较主角和配角获益程度的差异。结果总获益量表中获益最明显的是情绪获益,主角的总获益量和情绪获益显著高于非主角参加者(P〈0.05),主角的再参加意愿和担任主角的意愿明显高于非主角参加者(P〈0.05)。结论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集体心理治疗 心理剧回馈量表 神经症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B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短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经PTBD和PTBS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7例,参照胆红素下降程度和术后30d内生存情况分为短期治疗有效(91例)和无效(16例)2组,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梗阻时间、梗阻部位、术前胆道感染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TBIL、HGB、Cr9个因素与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示术前胆道感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9分、Cr≥111μmol/L是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高危因素。结论:术前胆道感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9分、Cr≥111μmol/L与恶性梗阻性黄疸短期预后关系密切,对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黄疸 梗阻性 介入治疗 短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短期多次伽马刀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伽马刀治疗的颅腔肿瘤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有4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法,研究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治疗有效率表和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表格了解患者对于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法的使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来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组进行伽马刀架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常规护理组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 短期多次伽马刀治疗 精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对老年骨科病患在手术时给予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对病患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到2018年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老年病患66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3人,手术前对一组的老年病患给予全麻,对二组的病患给予硬膜外麻醉,采用MMSE对老年病患进行术前术后的认知能力的测评,对比两个组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前对两组病患进行了MMSE测评,一组病患MMSE量表评分为(29.42±4.75)分,二组MMSE量表评分为(28.88±3.14)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采取不同的麻醉措施进行骨科手术之后的6h、12h、24h,二组老年病患评分均比一组高,在术后的6h、12h测试中,二组的老年病患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要低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病患来说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提高病患的认知功能、减小认知障碍发生率的效果要好于全麻。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科手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需求干预方案对住院艾滋病毒感染者(AIDS)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2020年6月-2022年5月文件我院收治的120名住院AID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接受护理需求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生理指标方面的差异不显著。讨论:护理需求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住院AIDS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需求 住院AIDS 短期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手术是一种全麻手术,老年人容易不配麻醉药物的注射,而且麻醉用药不当,是非常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拔管时间延长、麻醉药物用量增加的一种手术,若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障碍、苏醒异常等问题,将会对老年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全麻手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预防方法,能够有效减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缩短苏醒时间,提高预后。

  • 标签: 全身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术后短期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索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我院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4 月 81例老年骨科患者。病例分组方法:麻醉方式。 81例患者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组 2组。比较指标:( 1)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 2)麻醉诱导前、麻醉后 6小时、 12小时和 24小时 MMSE评分的差异。结果:跟全麻组比较,( 1)硬膜外麻组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更低, χ2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麻醉诱导前两组 MMSE评分接近, t检验 P> 0.05,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 6小时、 12小时两组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诱导前, t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 t检验 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麻醉后 24小时,全麻组 MMSE评分明显低于诱导前,硬膜外麻组跟诱导前差异不显著,组间 t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全身麻醉在麻醉后 24小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大。   【关键词】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    术前认知功能障碍一般发生于手术后五天内,为急性、波动性发病,且晨起较轻,夜间加重,多为一过性,少数可长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降低 [1-2]。本研究探讨了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4 月 81例老年骨科患者。病例分组方法:麻醉方式。 81例患者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组 2组。    41例硬膜外麻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29例,女性患者 12例;年龄最小 65岁,最高 80岁,年龄均值( 71.34±2.52)岁。    40例全麻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28例,女性患者 12例;年龄最小 65岁,最高 79岁,年龄均值( 71.37±2.2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行性良好,上述各项指标经 χ2检验、 t检验均显示 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用药。   全麻组用 0.04mg/kg咪达唑仑、 5μg/kg芬太尼、 1.5mg/kg丙泊酚、 0.1mg/kg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 3分钟后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3];硬膜外麻组 L1-2间硬膜外穿刺置管,平卧位,给予 3mL2%利多卡因,后追加 0.375%罗哌卡因,每次追加 2mL,直到到达麻醉平面。术中锐心率低于每分钟 50次,需静注 0.5mg阿托品;若血压低于 11.97/7.98kPa,需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麻黄碱 6mg静脉注射 [4]。    1.3 观察指标   比较指标:( 1)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 2)麻醉诱导前后患者 MMSE评分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 SPSS 21.0软件;表示和处理方式:麻醉苏醒后 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率属于计数资料(统一以 %表示),行 χ2检验。 MMSE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统一以 x-±s表示),行 t检验。评价老年骨科患者麻醉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P值< 0.05。    2.结果    2.1 麻醉诱导前后 MMSE评分比较   麻醉诱导前两组 MMSE评分接近, t检验 P> 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硬膜外麻组 MMSE评分更佳, t检验 P< 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TAPP与Lichtenstein手术后的短期效果。方法:对2022年上半年我科室收治的191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为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效果,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完成率均为100%,术后短期均无复发, Lichtenstein组较TAPP组术后疼痛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部位感染略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血清肿较Lichtenstein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PP与Lichtenstein对治疗腹股沟疝各有利弊,TAPP的推广需要严格培训以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TAPP Lichtenstein 短期效果 手术部位感染 血清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无管化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对出血和肾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行PCNL治疗单侧肾结石的2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的154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另将无管化PCNL治疗的130例患者纳入无管组。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降钙素原下降值、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降钙素原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管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组,无管化MPCNL方案治疗单侧肾结石可获得相近的结石清除率,且更有助于术后康复和疼痛缓解。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无管化 血尿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均在2021.3~2022.3期间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后应用不同麻醉,分别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运动恢复时间、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运动恢复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MMSE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的手术麻醉中,与全身麻醉对比,硬膜外麻醉术后运动恢复更快,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可将该方式在这类患者的麻醉中推广。

  • 标签:
  • 作者: 龙晓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7期
  • 机构:龙晓斌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医院四川甘孜州626000【摘要】目的探讨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8例进藏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例行护理保健措施,将其与对照组24例未行护理保健措施的进藏人员出现的高原反应、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进藏人员均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失眠以及血压升降等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的反应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进藏人员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恐惧等心理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藏人员出现的短期高原反应采取护理保健措施价值显著,可改善高原反应,增强心理健康程度;值得采纳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短期口服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防治热性惊厥(F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FC儿童患者330名,平均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和试验组,三组儿童患者住院后都依据检查结果施行有效抗感染,体温≥38.6度立刻施行物理降温等普通疗法[1-2]。地西泮组在发热刚开始就口服地西泮片1mg/(千克·天),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刚开始就口服苯巴比妥片5mg/(千克·天),每日两次,试验组不做处理。发热后两星期、烧退、症状完全消失以后,完备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此次研究表明,在发热初期,短时间的治疗应口服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对减少FC发生有帮助,降低每天的发病次数,减少每次惊厥时间,降低容易感染年龄的发病次数,减少对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疗效分别与试验组对比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初期短时间服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对减少惊厥发生有帮助,减少发作时间,防止再次复发,降低对脑组织的伤害,地西泮和苯巴比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和远期脑电图改变等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治疗时地西泮、苯巴比妥都可以用。

  • 标签: []FC 儿童患者 地西泮 苯巴比妥
  • 简介:目的探究B-Lynch缝合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妇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妇女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B-Lynch缝合术,对照组行宫腔填塞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阶段临床情况、近期治疗效果以及远期治疗情况。结果在术中、术后、总出血量及输血量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输血和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在术后腹痛、肠粘连、肠梗阻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对远期月经周期及月经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有12例患者再次妊娠(观察组8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有6例成功分娩,对照组1例成功分娩。结论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少,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缝合技术 宫缩乏力 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