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在盆腔粘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2月-2022年02月收治的90例疑似盆腔粘连患者展开研究,对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经统计得中,90例疑似盆腔粘连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有80例,阴道超声诊断有78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阴道超声的诊断能效:灵敏度为97.50%(78/80),特异度为80.00%(8/10),准确率为 95.55%(86/90),阳性预测值为 97.50%(78/80),阴性预测值为 80.00%(8/10)。与 “金标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在盆腔粘连诊断中,表现出极大的诊断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阴道超声 盆腔粘连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性不孕患者的病因探析。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粘连性不孕6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经腹腔镜下诊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按照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手术史及其他原因分成四组,分别对比盆腔粘连程度以及术后妊娠率。结果:盆腔粘连以支、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最多为30例(50.0%),其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26.7%);多数患者均有中重度粘连(56.7%),支、衣原体感染多为轻度粘连(60.0%),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腹腔手术史分别以中度(50.0%)、重度(50.0%)粘连居多;60例患者手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26.7%,其中轻度粘连15例(57.7%)与重度粘连妊娠率1例(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的不孕不育患者应尽快行腹腔镜检查,改善或彻底去除盆腔粘连等可能会危害不孕的原因,从而提高妊娠率。

  • 标签: 不孕不育 盆腔粘连 腹腔镜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粘连合并慢性盆腔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选择我院盆腔粘连合并慢性盆腔痛患者共计10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腹腔镜治疗)50例与研究组(康妇炎胶囊联合腹腔镜治疗)50例,之后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康妇炎胶囊 腹腔镜 盆腔粘连 慢性盆腔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理生活时间、术后不良反应、1年后随访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自理生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66.7%)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率(93.3%),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差异均不明显,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输卵管阻塞 盆腔粘连 不孕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粘连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时放置纤维可视输尿管导管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盆腔粘连患者177例,实验组98例于术前在膀胱镜下放置输尿管导管,对照组79例按正常程序实施手术。结果:实验组避免输尿管损伤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中,实验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腔粘连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时放置纤维可视输尿管导管,可有效防止输尿管损伤,手术操作安全,快捷。

  • 标签: 盆腔粘连 腹腔镜术 输尿管损伤 纤维可视输尿管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宫腔镜检查预防宫腔粘连(IUA)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59例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根据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给予重复宫腔镜检查+球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球囊+人工周期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再次粘连率和月经改善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粘连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TCRA后再粘连,提高宫腔恢复正常形态率,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月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复发及孕育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宫腔粘连是宫腔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而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此种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增加再次粘连发生率。而预防宫腔镜宫腔粘松解术后再次粘连是该手术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预防手段有多种,各有一定优势 ,但是无论选择何种均离不开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 恢复,进一步提升宫腔镜宫腔粘松解术后再次粘连预防效果。下文针对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危险因素以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松解术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实施可吸收防粘连膜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实施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修复术治疗)和干预组(n=30,常规修复术联合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肌腱粘连发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术后12周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肌腱修复术后使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康复效果。

  • 标签: 肌腱修复术 粘连 可吸收防粘连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顽固性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顽固性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腹腔镜松解术治疗后,一天便可下床走动,术后3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身体恢复正常。术后,99例患者恢复状况良好,6例患者出现术后高热,经过医疗处理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腹胀症状复发,调整饮食后,2天后症状消失。本研究术后随访率为81.82%,随访时间2-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顽固性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症状,也无感染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在顽固性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中使用腹腔镜,术式安全有效,恢复速度快且无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顽固性肠粘连 粘连性肠梗阻 诊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腔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宫腔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腔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腔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在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治疗,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任何甲状腺术后粘连的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6月,1年,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术区粘连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治疗组粘连发生率、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聚乳酸防粘连凝胶 甲状腺手术 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在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治疗,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任何甲状腺术后粘连的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6月,1年,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术区粘连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治疗组粘连发生率、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粘连松解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复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

  • 标签: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