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缘固定联合眦赘矫正手术在先天性下翻伴眦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褥式缝线矫正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下缘固定联合眦赘矫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下缘固定联合眦赘矫正术在伴眦赘的先天性下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睑板下缘内固定 内眦赘皮矫正术 先天性下睑内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切口缝合方法,提高病人舒适程度以及减少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方法:用3-0微乔线缝合切口,于引流管处缝合预留线,在拔除引流管的同时可以收紧切口。结果:缝合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结论:缝合可以免除二次拆线,减少伤口愈合不良情况。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皮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翻手术对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与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性下翻患者,共计40例48眼,行下眼睑皮肤轮匝肌瓣切除术矫正,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测定(Schirmer试验)、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术后一周与术前相比BU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观察指标未见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功能测定、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下翻矫正术后,酯情况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眼部症状会明显缓解。

  • 标签: 老年性下睑内翻 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 睑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缝合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分层缝合法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3±1.0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1.48)d、16.36%(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缝合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 缝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侧单眦赘患者经横切法眦赘矫正术联合重成形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64双侧单眦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倒L成形法分别联合重成形术与横切法眦赘矫正术联合重成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眼裂角、眼裂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给予双侧单眦赘患者横切法眦赘矫正术结合重建成形术可改善患者眼裂状况,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采纳。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 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甲状腺患者(60例、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的丝线间断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缝合方法,对比患者刀口的闭合时间、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瘢痕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0.51±2.35)分钟,对照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2.13±2.41)分钟,p>0.05;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形成情况中,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切口缝合 皮下脂肪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诊面部创伤患者采用缝合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以间断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同期观察组则以缝合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创口愈合优良率对照组为80.77%,低于观察组的96.15%,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3.85%,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与对照组相比,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以及瘢痕厚度等各项VSS瘢痕评分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急诊面部创伤患者采用缝合技术治疗的创口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面部创伤 皮内缝合技术 急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缝合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6月来我院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治疗患者展开研究,统计出5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25例,传统丝线缝合)和观察组(25例,内皮缝合术),评价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出血量、引流量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和切口瘢痕宽度比对照组短,统计结果P<0.05。结论:予以颅脑手术患者实施内皮缝合术治疗的切口愈合质量好,术后恢复快,遗留的瘢痕轻,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皮内缝合技术 颅脑手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按摩疏通器在腺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MG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即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日三次(托百士),聚乙二醇滴眼药点眼每日四次(思然),腺按摩按摩每周一次,并于按摩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缘清洁。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将腺按摩按摩改为使用腺按摩疏通器进行腺按摩治疗,先使用42度恒温热敷及按摩,15分钟后改为5-10度冷敷将管内分泌物排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4周,检测患者眼压,眼位照相行腺功能检查、眼表综合分析仪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测试、眼表疾病指数,并建立腺按摩治疗报告单记录分泌物性状,于第4周治疗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于治疗疗程结果后2周行电话随访。结果腺按摩疏通器在腺功能障碍治疗中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腺按摩疏通器按摩疏通具有其他治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提高MGD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产时会阴侧切切口缝合 62 例临床 观察。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我院妇产科行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 6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62例均为初产妇,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 30例,实验组 32例,两组产妇采取相同的会阴侧切方法。对照组选用 0号可吸收缝合线进行传统的缝合方法,实验组采用 4-0号可吸收线。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临床缝合 方法。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状况更轻、感染率更低、切口愈合更快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缝合的实验组在疼痛感知上更少,产妇切口感染率更低,愈合时间更短,加上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加快产妇恢复进程效果显著。选择恰当的缝合方法以及处置 方法对产妇伤口愈合极其重要。

  • 标签: 会阴侧切 产时切口 皮内缝合 临床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时会阴侧切切口缝合62例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6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2例均为初产妇,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32例,两组产妇采取相同的会阴侧切方法。对照组选用0号可吸收缝合线进行传统的缝合方法,实验组采用4-0号可吸收线。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临床缝合方法。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状况更轻、感染率更低、切口愈合更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缝合的实验组在疼痛感知上更少,产妇切口感染率更低,愈合时间更短,加上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加快产妇恢复进程效果显著。选择恰当的缝合方法以及处置方法对产妇伤口愈合极其重要。

  • 标签: 会阴侧切 产时切口 皮内缝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采用缝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因面部创伤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修复者,共纳入7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按1:1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取常规缝合技术,研究组在治疗中采取缝合技术,重点观察患者经治疗后面部伤口改善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伤口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伤口改善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伤口愈合评分比较,研究组伤口愈合评分(VSS)较低,P<0.05。结论:在急诊面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缝合技术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出现皮肤瘢痕,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面部创伤 皮内缝合技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眼睑腺癌是一种发生在腺处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引发眼睑腺癌的病因与其他的恶性肿瘤差别不大主要是一些疾病和用眼不卫生导致的。腺癌在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病情得到一定发展后与霰粒肿十分相似,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发展到晚期会出现明显的腺癌特征并且容易发生转移。对于眼睑腺癌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分别为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其余两种都是辅助治疗方式。

  • 标签: 眼睑睑板腺癌 恶性肿瘤 治疗进展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腺按摩对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素滴眼液及人工泪液进行治疗,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按摩,两小组采取相同的疗程,以七周为一疗程,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患者各项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为(11.34±1.52)s,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63±1.47)s,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对患者眼部畏光、充血、疼痛、异物感四项症状进行积分评价,研究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患者腺按摩,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按摩联合药物治疗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108例纳入本文实验,将10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腺按摩,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泪膜破裂时间、酯评分等。结果:实验组自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症状评分对比具有差异表明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5s的患者少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在5~10s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10s的患者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酯评分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酯评分为0分、1分的几率高于对照组,酯评分为2分和3分的几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为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实施腺按摩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泪膜破裂的时间,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睑板腺按摩联合药物治疗 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腺按摩对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护理临床疗效。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8年12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42例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21例。B组行常规护理方法,A组行腺按摩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干预效果、BUT、FLS、LMS指标。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BUT、FLS、LMS指标均低于B组。结论腺按摩护理干预对该病缓解有积极作用,临床效果良好,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 干预效果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腺按摩对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护理临床疗效。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8年12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42例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21例。B组行常规护理方法,A组行腺按摩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干预效果、BUT、FLS、LMS指标。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BUT、FLS、LMS指标均低于B组。结论腺按摩护理干预对该病缓解有积极作用,临床效果良好,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 干预效果 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