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当下国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在迅速发展,国家对重大传染病高度关注,注重疾病预防以及控制,这项工作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有直接关系的,也影响到社会稳定,相关的医疗机构作为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也是重大传染病相关报告的法定责任单位,在传染病预防以及控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单位对传染病展开预防以及控制的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开展疫情监测成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疫情监测的应用,希望对重大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帮助。

  • 标签:   疫情监测 重大传染病 预防控制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海省46个县市麻风2003-2014年间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今后如何开展麻防工作基本消灭麻风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全省46县市麻风疫情监测线索调查发现病人并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03-2014年12年间全省各县疾控中心和专业防治队伍共发现和确诊病人35例,其中多菌20例,少菌15例,我省从50年代初起开展麻风防治工作,经过58年的艰苦努力治愈了大批的病人,患病率、发病率稳定下降,麻风流行范围大幅度缩小。结论全省2014年有13例现症病人,实现了全省93%的县市以县市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 标签: 麻风病 流行病学 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95-01
  • 简介:3月底以来,南京战区驻地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多省市连续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为严防疫情输入部队,确保官兵健康安全,南京军区紧急下发通知,全面部署H7N9人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将禽流感防治由常态管理转向应急状态,调整充实各级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领导小组,及时举办人禽流感防治技术骨干培训,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密切监测疫情动态,加强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联系,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强化预防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编印下发防治手册和公共卫生信息快报,普及禽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各级正确认识防控形势,既严防疫情传人部队,又防止引起官兵恐慌;结合开展第2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进行营区卫生综合整治,

  • 标签: 禽流感疫情 疫情防控 南京军区 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能力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兴镇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大兴镇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情况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20年大兴镇级医疗机构共采样641件,监测合格率为96.72%,其中室内空气监测件数46件,监测合格率为95.65%,物体表面监测件数为264件,监测合格率为99.24%,医务人员手监测数量为170件,监测合格率为90.00%,使用中消毒液监测件数为145件,监测合格率为100.00%,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件数为6件,监测合格率为100.00%,紫外线灯的监测件数为10件,监测合格率为100.00%。其中,监测合格率最高的项目为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紫外线灯,监测合格率最低的为医务人员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兴镇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杀菌工作总体质量较好,但在医务人员手卫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升手卫生的监测合格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检测报告管理中采用 PDCA 循环法,分析其具体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中,以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为研究时间段,其中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为对照组,该组是未实施任何干预手段于传染病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管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为研究组,该组实施了 PDCA 循环法于传染病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管理中。分别对两组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以及漏报、晚报的发生概率进行观察并记录。 结果:各项数据的对比中发现,研究组结果更佳,两者之间 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检测报告管理中采用 PDCA 循环法十分有效,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传染病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管理的整体质量,而且还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晚报以及漏报率 。

  • 标签: PDCA 循环法 传染病 疫情 检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2011—2017年黑龙江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疫情动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黑龙江省2011—2017年手足口病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7年黑龙江省共报告71158例手足口病例,重症319例,死亡29例,平均发病率26.26/10万;季节性明显,发病高峰为7月份;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居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多于托幼机构儿童。结论黑龙江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差异的特征,应做好对高发季节、高发年龄、高发人群的重点防控工作。

  • 标签: 手足口病 监测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宜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院为宜宾市新冠病员收治定点医院,急诊科负责全市所有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等人员院前急救转运工作。2020年5月,宜宾市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开始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在2020年1月19日宜宾市拉响新冠肺炎战疫的号角,宜宾市发现12例新冠肺炎患者,并于2020年3月10日最后1例患者康复出院。从2021年7月28日出现1例省外输入本土病例。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凭借成熟、完善的疫情防控机制,精准高效地完成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院前急救转运,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和转运对象交叉感染发生。本文着重在急诊科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院前急救疫情防控经验进行探讨。

  • 标签: 新冠肺炎 常态化疫情防控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措施方法。方法:通过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直报网络,调查某区域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对手足口病疫情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调查情况提出科学合理防控措施,观察统计实施防控措施前后疫情防控效果。结果:经统计,该区域实施防控措施干预后手足口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管理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病毒肺炎疫情下,为门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保证门诊正常诊疗工作。方法:疫情下医院通过门诊就诊流程再造,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的门诊服务。结果:门诊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及时诊疗。结论:复杂的疫情下,常态化疫情防控及门诊就诊流程再造,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保证门诊患者正常诊疗。

  • 标签: 疫情防控  门诊流程再造   门诊优质服务  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建立及疫情防空策略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发热门诊在疫情期间收治的1212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的预检分诊流程与疫情防控措施。结果:采用预检分诊以来,在发热门诊中就诊的患者共有1212人,有5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至外院接受治疗,经检查没有发生漏诊、交叉感染及投诉等问题。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为了筛查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应在规范化预检分诊和疫情防控干预的基础上,建立医院发热门诊,可以尽快发现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例,及时干预、治疗,有效控制院内的感染,使得疫情控制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新冠肺炎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疫情防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方法:在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监测中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并统计采血室空气、采血人员手部以及相关器械表面消毒质量,于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实施目标监测法,并比较 2018年与 2017年在上述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2017年各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 2018年( P<0.05)。结论:常规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低于目标监测法,因此可将目标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管理中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卫生消毒效果监测的真实性,从而保障采血质量以及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常规监测;目标监测;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outine monitoring and target monitoring 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Methods: the routine monitor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room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and the disinfection quality of the air, hands of blood collection personnel and the surface of related devices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room was counted. The target monitoring method was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icators between 2018 and 2017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each index in 201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8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utine monitoring is lower than that of target monitoring in th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effect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so the target monitoring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uthenticity of monitoring of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effect,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blood donors.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