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当前卫勤训练的短板,第四军医大学野战医疗所采用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可以显著提高我军卫勤队员战地救援能力的教学新方法。方法:将参与2017年野战医疗所卫勤训练的56名队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名。两组队员训练前进行理论和技能摸底考试,采用相同训练大纲同时进行理论学习,对照组按照原教案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验组采用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技能组训,培训后所有队员再次参加理论和技能考核。最后对照组也体验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所有队员对教学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1)训练前摸底考试两组队员卫勤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结业后两组成员在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方面均较训前显著提高。训练后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实践技能水平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0.5vs87.3,P〈0.05);(2)96.4%的参训队员支持新教学方法,94.6%的学员对教学内容很满意,96.4%的卫勤队员认为模拟情景贴近战地实情,可以帮助学员发现自身的短板,促进理论知识理解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现场救援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结论:通过开展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最大程度实现卫勤人员在逼真战场环境下实践训练,显著提高了卫勤队员单兵救援能力及团队配合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战创伤模拟人 卫勤训练 情景模拟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实战化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是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实战环境为背景,以提高战场救护能力为根本而进行贴近实战的训练。针对日常训练中护理人员缺乏实战经验,通过构建战场急救、转运后送到野战医疗所等实战化训练场景,使受训人员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更贴近实战,从而在战时的恶劣条件与环境下确保救护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肺复苏培训提高本院内科医师的急救能力,探索仿真模拟人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内科医师采用仿真模拟人和传统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继而两组均采用仿真模拟人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培训中急救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试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高仿真模拟人,可提高内科医师实际临床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

  • 标签: 仿真模拟人 心肺复苏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模拟分娩训练的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4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160例产科孕妇,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采用模拟分娩训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阴道分娩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在阴道分娩成功率上,观察组为 76.25%,对照组为 61.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 97.5%,对照组为 86.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模拟分娩训练的临床实践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剖宫产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 ] 模拟分娩训练 阴道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的护理人员及实习护生48名进行不同的护理查房教学,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48名护理人员及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教学查房的基础上联合情景模拟进行查房教学,对两组人员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查房质量以及相应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进而探究护理教学查房中情景模拟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查房质量以及工作满意率为98.7分、95.8%,对照组的查房质量以及工作满意率为89.1分、7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考核优秀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情景模拟法既可以活跃查房气氛又可以激发护理人员及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团队整体凝聚力,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保证其查房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模拟 护理教学查房
  • 简介:摘要导师是高效成功实施医学模拟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接受了为期两天的模拟教学导师培训课程(SimulationInstructorTrainingcourse)。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临床场景设计与执行、团队模拟培训、互动讨论等形式开展培训,旨在提高学员模拟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医学模拟教育导师培训,是发展我国高水平医学模拟教育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医学模拟教育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培训
  • 简介:摘要为培养医学院学生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我们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制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研制成智能化有机磷中毒模拟病人及教学软件系统。在智能化有机磷中毒模拟病人身上,可以观察到瞳孔的变化(缩小、正常、对光反射),可触摸到仿真的脉搏、观察到呼吸的改变,可实施洗胃抢救训练,医学生可对其进行有机磷中毒抢救训练。

  • 标签: 临床技能教学 中毒急救 模拟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麻醉模拟系统培训为模式的麻醉危机管理。方法本文本院20名第一年麻醉住院医生随机分为两组,对其进行不同的培训方法,观察组进行麻醉模拟麻醉危机管理培训,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管理培训,选取8个病例为蓝本编写成模拟培训考核病例用于验证两组医生培训效果。观察两组培训前后麻醉患者的麻醉危机事件(恶性高热、心律失常、困难气道、休克)处理效果。结果麻醉培训前,两组处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患者麻醉危机事件处理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危机事件处理成功率,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模拟系统培训模式用于麻醉危机管理,可显著提高麻醉住院医师麻醉危机事件处理能力,降低临床麻醉手术中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危机事件的处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麻醉模拟系统培训 麻醉危机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模拟在ICU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各类icu培训人员(规培、进修、轮转人员)6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模拟教学,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培训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理论基础考核方面,两组的成绩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人员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6.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模拟在ICU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模拟 ICU 护理教学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模拟演练应用于提高急诊医护团体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急诊科模拟演练,并进行急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别取演练前、后急诊科收治的70例患者,评价对比演练前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演练模拟后的急救知识、急救能力以及抢救技能、护理满意率均优于模拟演练前,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接受演练模拟训练,对于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模拟演练 急诊科 医护团体 应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学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20名学生进行急救护理教学,随机分成实验组(高仿真模拟人)60名与对照组(传统模拟人)60名,1个月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做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对比。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和自信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人对教师教学及护生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CT模拟定位技术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CT模拟定位资料。研究结果这100例患者全部顺利通过了CT模拟过程,成功率高达100%,测量误差为(1.0±0.2)mm。当误差小于8.0mm的时候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这说明采用放射治疗的CT模拟定位技术治疗头颈部的肿瘤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研究结论CT模拟定位技术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颈部 肿瘤 放射治疗 CT模拟定位 临床应用
  • 简介:背景: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发挥、结构折叠与解折叠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蛋白可能的作用机制模型及维持结构稳定的可能因素,但实验手段受到时间和空间分辨的局限以及蛋白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实验中提出的很多理论模型无法得以检验。分子动力学能够从原子水平上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对理论假设和(或)模型进行验证,为实验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可以预测新的结构和现象,为建立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目的:分别对采用实验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生理功能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展望。方法:以"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CS-1"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有关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研究的相关文献,下载全文进行阅读,排除与蛋白生理机制无关的文章,最终对7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实验中主要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在不同条件、不同位置中调控分泌、调控多巴胺D2受体、在肝细胞内调控腺苷A2A受体以及调控不同刺激下心肌细胞质和细胞核Ca-(2+)等方面提出相关理论模型;(2)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结构的视角,对维持蛋白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3)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蛋白生理机制的理解,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巴胺 肝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观察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影像及肺功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观察组又分为气管狭窄组、支气管狭窄组各20例;其中恶性狭窄38例,气道狭窄程度〉50%者30例,腔外型狭窄为20例,弥漫型狭窄22例,偏心性狭窄37例。应用螺旋CT机采集感兴趣区DICOM数据,利用医学影像3D重建软件建立气道几何模型;将肺功能数据施加到几何模型出入口边界后,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气道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截面积、流速、体积流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参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气流动力学研究模型成功建立。气管、支气管狭窄组狭窄处流速分别为(1764±1484)cm/s、(156±57)cm/s,流量分别为(1565±963)mL/s、(310±99)mL/s,均高于同组气管、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P〈0.05或P〈0.01);支气管狭窄组患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为(82±35)cm/s及(79±32)mL/s,分别小于健侧支气管入口流速(211±83)cm/s及流量(184±68)mL/s(P值均〈0.01);在15例偏心性气管狭窄患者中,和原发病变同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464±246)cm/s及(526±283)mL/s,高于病变对侧支气管入口流速(308±209)cm/s及流量(359±255)mL/s(P值均〈0.05)。对照组气管及双侧支气管入口分别与气管、支气管中段流速及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病理性改变。气管狭窄引起狭窄处气体流速、流量增加,且偏心性狭窄影响两侧支气管气流;支气管狭窄则引起患侧进入气流减少。计算机气流动

  • 标签: 气管狭窄 肺功能试验 肺量测定法 计算机模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组48例应用复方芪明颗粒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导升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芪明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