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制剂黄芫花乙醇液的安全。方法:经过经典的局部刺激试验,溶血性试验,豚鼠的全身过敏试验。结果与结论:黄芫花乙醇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有严重刺激反应,对红细胞产生全溶血;在豚鼠不发生全射过敏反应。

  • 标签: 黄芫花乙醇液 安全性试验 局部刺激试验 溶血性试验 过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方法: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7例,经腹腹腔镜行肾癌根治术24例,比较两种方法肠管及大血管的损伤、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CO2对机体的影响(血气分析:PaCO2、pH)、肠道恢复时间、肠粘连、术后肩痛、切口种植转移的差别。结果:后腹腔镜手术时问为(180±30)min,出血80—300ml,平均120ml,均未输血,平均住院7d;切口种植转移1例,术后肩痛1例,肠道恢复时间(24±4)h,血气分析pH(7.35±0.11)、PaCO2(42.45±6.15)mmHg;经腹腹腔镜3例穿刺损伤肠管、2例损伤腹部血管,手术时间(200±40)min,出血100~300ml,平均200ml,均未输血,血气分析pH(7.40±0.10)、PaCO2(43.45±6.45)mmHg;平均住院10d,术后肩痛8例,肠道恢复时间(38±6)h,2例发生肠梗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同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相比,出血少,康复快,血管及肠管的损伤、肠道功能恢复、术后肩痛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气分析,切口种植转移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效果相当.

  • 标签: 肾肿瘤 后腹膜腹腔镜 肾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0.5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 烧伤 创伤 安全性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安全,探讨保证和提高腹腔镜手术安全的方法。方法: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6例,与同期26例开放手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随诊未见复发。结论:有丰富腹腔镜肾上腺瘤的手术经验,在肿瘤体积、手术空间的创建、判断肿瘤的位置、肾上腺血管的处理、暴露和游离肿瘤等几方面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直径小于3.5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安全不低于开放手术。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腹腔镜 安全
  • 简介: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心肌梗死后早期静脉使用硫酸镁可望限制梗死面积、预防严重心律失常、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有希望的辅助治疗措施。多个早期的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证实,镁可降低死亡率,但是有一个大型的临床试验却证明其无效。目的根据起病时间(<6小时,6+小时)、是否使用溶栓剂、镁的用量(<75mmol,75+mmol),分层评价静脉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MEDLINE和EMBASE,同时检索中文生物医学光盘以检出中文临床试验。所有数据库均从创刊检索到2002年前半年。选择标准所有比较静脉硫酸镁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不管是否使用溶栓治疗,只要报告了起病后35天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语种不限。评价方法设计表格提取合格文献的资料。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治疗措施的分配方法、受试对象和研究人员是否采用盲法、选择偏倚的控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解决,必要时咨询第三人。将检测发表偏倚、异质和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比值比合成资料。

  • 标签: 系统评价 急性心肌梗塞 硫酸镁 研究方法
  • 简介:目的:中长期观察施慧达降压疗效及安全(毒副反应)和药物漏服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伲福达组63例,施慧达组63例,分别给予伲福达20mg,po,Bid,施慧达2.5mg,po,qd,连续观察20个月治疗前后观察降压疗效及心率、头痛、头晕、面色潮红,下肢浮肿及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及退出或改服其他药物的例数。结果:二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治疗8周后施慧达组心率相对降低,偶尔漏服仍能较好控制血压,伲福达组心率有增快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副反应明显多于施慧达组,顺应低于施慧达组。结论:伲福达、施慧达长期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但施慧达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的人数显著低于伲福达组,有统计学显著(P〈0.05)。

  • 标签: 高血压 施慧达 伲福达 治疗
  • 简介:  Introduction  Prematureatherosclerosis,coronaryheartdiseasesandconsecutivecardiovascularendpointssuchasmyocardialinfarctionarethemainmortalityrea-sonsinwesterncountries.  ……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体外 体外沉淀 分离疗法
  • 简介: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H)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共检索出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10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PPH与MMH的安全和有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MMH相比,PPH在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肛门分泌物、患者满意度等有效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术后残留皮赘和痔脱垂复发更为常见.在术后出血、尿潴留、排便困难、肛裂、肛门狭窄、内括约肌损伤、正常活动的恢复、肛门失禁和瘙痒、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变化及镇痛的需求方面未见明显优势.结论PPH至少和MMH一样安全.其有效仍需有长期随访的更大宗病例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MILLIGAN-MORGAN术 安全性 有效性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脱垂性内痔
  • 简介:目的:阐明经剑突下穿刺猪尾导管心包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安全和实用。方法:经剑突下心包穿刺置人猪尾导管于心包腔内间断引流。首次抽液量在500~600ml;24小时后抽液800~1000ml并腔内洼射顺铂20mg;48小时抽完剩余积液再予以顺铂20mg腔内注射。引流间隙导管腔内灌注生理盐水,未端接一小三通并置于三不通状态。术后跟踪随访至患者死于原发病。结果:13例患者均为恶性心包积液。经治疗后心包积液消失8例;残余少量积液5例,但超声心动图随访发现积液无增多趋势。穿刺置管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导管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导管滑脱、堵塞及心包腔内感染。随访发现无一例患者死于心包填塞。结论:经剑突下穿刺猪尾导管心包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可减轻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是一有效、安全和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性心包积液 介入 治疗 并发症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11例单纯胸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45,3岁,男性7例(66%);胸水多位于右侧;以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5例大量反复胸水者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胸水明显减少。结论单纯胸水少见,发病机制同胸水合并有腹水者;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有促进胸膜粘连、减少胸水的作用。

  • 标签: 单纯性 肝性胸水 胸腔内注射 发病机制 胸膜粘连 胸闷
  • 简介:目的研究顽固慢传输便秘(STC)的手术治疗结果及肠神经递质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34例STC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效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研究肠神经递质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结肠传输均明显减慢,平均136h,853%的患者伴有出口梗阻便秘(OOC),618%有性激素异常.免疫组化研究发现,肠壁内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反应阳性增强,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降低.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5例术后出现粘连肠梗阻,1例术后便秘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STC内科综合治疗失败后的最后手段,为保证手术效果,术中应同时处理伴随的OOC;肠神经递质改变可能是STC发病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 外科治疗 病因 结肠切除术 STC 肠神经递质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因严重并发症死亡。作者观察了5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疗效不佳的狼疮肾炎患者,应用霉酚酸酯(MMF)后狼疮活动控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霉酚酸酯 狼疮性肾炎
  • 简介: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AOSC)的经验。方法:对1982-2002年所收治的50例AOSC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和随访。结果50例中未手术10例,死亡9例;手术治疗40例,死亡2例;随访39例,随访时间平均为4.56年,术后生活质量好。结论:准确把握手术时期,早期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切断多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链锁反应,早期防治MODS,有可能降低AOSC病死率。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手术时机 综合性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在有关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和改良化学肝损伤模型,为防治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液生化、肝功能、肝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a)、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化学肝毒剂致小鼠、大鼠肝损伤和卡介苗与脂多糖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症和病机特点,成功的建立了类似于乙型肝炎的小鼠和大鼠"黄疸"动物模型、"高转氨酶"动物模型和小鼠免疫肝损伤动物模型.结论探索并建立的类似于乙肝的化学肝损伤试验动物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

  • 标签: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性肝损伤 小鼠 乙肝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牛奶是不是酸了?生肉片是不是变了颜色、散发出了异味?草莓上是不是长了灰色的绒毛?面包上是不是有蓝色的霉斑?当我们挑选食物的时候,一般会仔细检查它们,如果这些食物看上去、闻起来或是品尝起来不新鲜,我们就不会购买。

  • 标签: 食品安全 高科技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