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排痰护理对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7例工尘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排痰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排痰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湿化护理、翻身叩背、体位引流、呼吸及咳嗽训练、生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3d、6d的排痰量及痰液粘稠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3d、6d的排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好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排痰护理对于促进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排痰,改善痰液粘稠度均具有积极作用,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煤工尘肺结核 综合排痰护理 排痰量 痰液粘稠度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牙牙髓病应用三氧化物凝聚治疗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筛选本院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间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 66例,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观察组应用三氧化物凝聚治疗,对照组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比较预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应用三氧化物凝聚修复治疗牙牙髓病操作便捷,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三氧化物凝聚体 修补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牙髓病和牙缺损应用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诊治的64例牙髓病合并牙缺损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施行根管治疗和冠方修复一化治疗,后者施行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以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牙髓病合并牙缺损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疼痛率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髓病合并牙缺损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能够通过根管、冠方一化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牙髓病 牙体缺损 一体化治疗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DL评分、VAS评分、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后凸角度更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成形术对创伤性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创伤性椎压缩骨折患者 94例为研究样本,经电脑随机分组,将上述 9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7例。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创伤性椎压缩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创伤性椎压缩骨折患者接受椎成形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创伤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椎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多加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 治疗效果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爆裂骨折应用椎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49例接受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他们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术前、术后一天、末次随访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疼痛程度分别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术前、术后一天、末次随访通过X线侧位片对椎后凸角和伤椎高度进行测量,并对术后一天和末次随访的凸角矫正率和椎体高度回复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5例患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患者出现神经脊髓症状不明显;末次随访及术后一天ODI及VAS评分比术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椎后凸角逐渐减小,伤椎高度逐渐上升,变化幅度明显(p<0.05));椎后凸角及伤椎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末次随访和术后一天的后凸角矫正率和高度恢复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对椎后凸成形术进行应用,效果较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爆裂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2015.3-2017.3经皮椎成形术手术治疗 37例,经皮椎后突成形术治疗 8例, 40例采用“ C”臂下经皮穿刺椎弓根影入路, 5例椎旁入路。结果:本组 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 3-24个月,平均 15个月,切口无感染,椎管无渗漏,无神经激惹及损伤症状。结论:经皮椎成形术及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成形术联合针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椎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椎成形术联合针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成形术联合针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指数,提高伤椎前缘高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采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针刀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A组病人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给予B组病人经皮椎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病变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后凸成形术以及经皮椎成形术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中需要依照病人具体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接受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11 月,将我院骨科收治的 66 例接受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33 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VAS 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 0.05 )。研究组的 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为接受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适宜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康复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部肿瘤放疗精确摆位的常见因素。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40例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摆位误差。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加速器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拍摄,比较治疗计划系统DRR片,对摆位误差进行计算。结果x、z方向包括盆腔和腹部摆位偏差,y、z方向包括胸部摆位偏差。结论与体位随机误差相比,系统误差更小,且摆位形成偏差主要是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放疗 精确摆位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肉瘤部伽玛刀治疗流程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肉瘤患者资料,实施部伽马刀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占60%),有效7例(占35%),无效1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20),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部伽玛刀对肉瘤患者实施治疗,精准高效,避免或减少了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肉瘤 体部伽马刀治疗 原理 流程 优势
  • 简介: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233300 【摘要】目的:分析牙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间,选取本院收治的 8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法将 80例口腔修复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独立操作和四手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牙预备情况、操作时间、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牙预备患者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结果: P< 0.05。而且观察组牙预备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牙预备总有效率,但是数据比较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 P值> 0.05。另外,观察组牙预备患者修复满意度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 P< 0.05。结论:采取四手操作的方式进行牙预备,有助于提高牙修复质量,缩短操作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独立操作 治疗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腺样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价值。方法:纳入 2016年 5月 -2019 年 2月 9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手术分组。单切除组开展腺样切除手术,双切除组开展扁桃腺样切除术。分析效果;手术出血量;治疗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动脉血氧分压;复发率。结果:双切除组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动脉血氧分压、手术出血量、复发率均显著和单切除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扁桃腺样切除术效果确切。

  • 标签: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传统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使用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30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VAS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亦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使用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使患者的疼痛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被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型术方案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应用经皮椎成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30)与应用经皮椎后凸成型术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骨水泥外漏,对照组5例,外渗率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椎体形态恢复,且具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总有效率 椎体形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2015.3-2017.3经皮椎成形术手术治疗37例,经皮椎后突成形术治疗8例,40例采用“C”臂下经皮穿刺椎弓根影入路,5例椎旁入路。结果本组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无感染,椎管无渗漏,无神经激惹及损伤症状。结论经皮椎成形术及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型术方案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60例,均为我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应用经皮椎成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 n=30)与应用经皮椎后凸成型术治疗(对照组, n=3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 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无骨水泥外漏,对照组 5例,外渗率为 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椎体形态恢复,且具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总有效率 椎体形态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