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DSA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CT和DSA资料,共5例患者,对患者进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使用双臂DSA进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T和DSA检查结果特征。结果CT平扫时影像密度略低,CT值为62-69Hu,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强化明显(CT值为110-113Hu),强化程度不均,病灶影像呈条状或者放射状。门脉期密度改变(CT值为95-141Hu)。延迟扫描可见阴影低密度,强化。DSA显示均由肝动脉供血,表现为血供丰富的特点。动脉期肝动脉显示粗、曲状,规则分布,放射状,无血湖。实质期病灶染色均匀,中心呈放射状,无分隔阴影,边界清晰。静脉期病灶染色均匀,延迟排空明显,引流静脉阴影清晰,无动静脉瘘。结论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DSA表现特征明显,二者联合检查肝脏灶性结节增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建议采取MRI或者核素检查辅助诊断。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CT检查 DSA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8例灶性脑干胶质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灶性脑干胶质瘤多发生于患者的桥脑部位,并且借助MRI、神经导航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测为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 临床特点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CT表现情况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的对比。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10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组织检出肺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3例,检出率为100%,经高分辨CT检出肺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2例,与病理组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103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之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皮肤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与泌尿系统反应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9%、1.0%、1.0%、1.0%。结论高分辨CT能够显示肺内的灶性磨玻璃密度灶,并且对诊断和定性有一定的价值,定性的临床诊断需要和临床资料进行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局灶 磨玻璃 结节 高分辨CT 病理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脏灶性病变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肝脏灶性病变患者,将11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5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检查)与55例实验组(实施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多血管性转移癌、肝细胞性肝癌、肝灶性结节增生确诊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肝血管瘤确诊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灶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较常规超声较差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诊断患者恶性、良性肝血管瘤病变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灶性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选取肝灶性病变患者62例,患者均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分别行5min、10min、20min延迟扫描,采用常规的低偏转角(10°)及大偏转角(20°)法获得肝胆期图像,比较Gd-E0B-DTPA结合低偏转角及大偏转角对肝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经Kappa检验,在低偏转角、大偏转角检测肝灶性病变的k值中,5min分别为0.95、0.95,10min分别为0.93、0.82,20min分别为0.96、1.00;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9.89、10.67、20.08、14.73、5.03、9.48,P均〈0.05)。结论Gd-E0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可提高对肝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 标签: 钆塞酸二钠 大偏转角技术 肝局灶性病变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涉及到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对提升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护理安全 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我院40名护理人员纳入本研究,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实施传统模式的对照组和实施团队管理模式的观察组。使用知信行问卷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态度、行为、知识;考核干预前后两组护士对各科临床疾病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危害、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掌握程度;记录风险事件,比较护理满意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观察组的满意度是100%,对照组的满意度是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能使护理人员积极对待工作,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科常见疾病及并发症的认知程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 标签: 护理 团队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并探讨采取风险管理后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300名作为A组,实施风险管理后的2018年1月至5月收治的300名住院患者为B组。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B组在进行了风险管理后,对其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访,把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6%,B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8%,B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1%,B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3%,B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能够大大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风险管理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头颈肿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82例头颈肿瘤患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头颈肿瘤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7年 11月收治 1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投诉率、护患纠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讨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的 12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失误率、护理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失误率、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失误率、纠纷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 护理失误率 护理纠纷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研究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A市A县人民医院收治56例患儿,进行比较研究,随机平均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将安全管理应用到患儿的护理管理中。结果将安全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上,可以减少护理中出现的差错,确保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安全,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更加完善,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7年 11月收治 1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投诉率、护患纠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讨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5年 2月到 2016年 2月治疗的 400 例骨科护理管理的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将本次研究的 400 例骨科护理管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结果:对照组满意度是 65 %,观察组满意度是 98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所以在云南省临床工作中应该将护理安全管理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为了对妇产科的安全管理中的细节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医院对 100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名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细节管理,通过分析,得到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评分相比对照组要高,具有显著差异,所以细节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安全 细节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急诊护士的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理念,评价其管理效力。方法将我院急诊科30名护士分为观察组15名,施行柔性管理,对照组15名,施行急诊常规管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护士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以及其所服务的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急诊护理技能均提高,其中观察组技能评分95.34±2.73,对照组86.27±3.45;自我满意度上,观察组96.33%,对照组82.14%;患者满意度,观察组98.2%,对照组81.5%。总体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能增加急诊护士对本职工作的适应性,张弛有序的开展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也让患者更满意。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研究并探讨儿科护理管理经验,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的目标。方法以开展细节管理后住院治疗的患儿500例为研究组,以开展细节管理之前来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500例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病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研究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0.2%、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感染的发生率为0.4%,而对照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3.8%、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感染的发生率为2.4%,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病人满意度为92.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结论对儿科开展细节管理的护理模式,在大幅度的降低并发症、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同时,还可显著的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共 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重症监护的有效性,并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护理满意度,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