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的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

  • 标签: 血压计量单位 MMHG 质技监局 毫米汞柱 补充通知 换算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农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对过去一年间在农村社区收集的群众资料进行分析,了解18岁以上农村居民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同时从农村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治疗、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知四方面的调查,探讨对农村糖尿病防治对策。结果此次参与调查的农村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初期血糖控制为32.6%,经过为期4个月的多种措施干预后,血糖控制为62.4%。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因其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病在增高,但因受多种条件限制,导致糖尿病患者延误诊断及治疗,血糖控制低,其以上风险出现机率更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质量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6-01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计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护理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相同,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上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评价护理组和对照组总住院时间、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结果护理组和对照组总住院时间、脑出血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住院时间及减少脑出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关键词脑出血;护理;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与剖宫产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对存在试产条件无合并症和内外科并发症的298例妊娠足月产妇随机取149例为研究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照组采用间断监护胎心,当异常时行持续监护,比较两组最终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判定胎心全程监护与剖宫和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监护提示异常34例,其中28例拟诊“监护不可靠”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提示胎心异常26例,因“胎心不可靠”行剖宫产17例,实验组剖宫产高于对照组,两组围产儿入住NICU无差异。结论全程胎心电子监护在增加剖宫产率同时并未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胎心电子监护胎儿窘迫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情况、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行综合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高血压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首先对生肌合胃散的制备工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再对此进行临床效果的探讨,选择病例共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医疗费用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健康教育达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恢复期,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中西医结合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将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CT扫描测定血肿和水肿体积,进行NIHSS、MMES、B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两组血肿和水肿体积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减少、MMES和BI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脑血肿和水肿状况,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尼莫地平 奥拉西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训练疗法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间于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2例,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各运动功能指标并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MAS量表(仰卧-健侧卧、仰卧-坐床、坐位、坐位-站立、上肢功能、手部功能、手精细功能、步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治疗中,强制性运动训练疗法疗效确认、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预后及转归,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误吸发病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西安解放军323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250例(住院组),另选取同期在莲湖区西大街社区居住的老年人250例(社区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的误吸发病及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不同量表的评分结果及近1年内的误吸发生情况,并对调查结果与误吸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的性别比例和个人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既往疾病史中,心脑血管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各个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近1年的误吸发生(24.40%)高于社区组(9.60%),两组样本近1年的误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1,P<0.05);患者年龄、异常进餐、进餐体位改变、各种既往疾病和4种量表的评分结果与误吸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人的误吸发生较社区老年人高,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上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多种危险因素,避免误吸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误吸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检测阿魏酸系列衍生物对8.5Gy照射小鼠活存的影响,以确定候选化合物。方法ICR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WR2721组、茜草双酯片组、阿魏酸、阿魏酸钠、5-溴阿魏酸及5-溴阿魏酸钠4种受试药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药物对8.5Gy照射小鼠活存和死亡鼠平均活存时间的影响。结果照射对照组动物在14d内全部死亡,阿魏酸系列衍生物可以显著提高8.5Gy照射小鼠活存,延长死亡鼠平均活存时间。结论阿魏酸钠对8.5Gy照射小鼠活存效果较好,可考虑作为抗辐射药物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阿魏酸 辐射 活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共收治外伤行脊髓损伤病人86例,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1~64岁,平均40.2±4.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训练;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方法留置尿管及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经过3~10次生物反馈训练(平均5.9次),其拔除尿管时间、拔除尿管例数自主排尿、一周后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以颈髓、腰髓、胸髓恢复较好,马尾及骶尾髓损伤效果差.

  • 标签: 生物反馈训练法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 护理干预 排尿障碍
  • 简介:目的对亚洲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型发生进行合并分析,为个体化药物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2期)、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8月,纳入研究CYP2C19亚洲健康人群基因型发生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包含15个国家的9693例亚洲健康人CYP2C19基因型的信息。按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南亚(印度)和西亚(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土耳其和约旦)分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YP2C19*1/*1、*1/*2、*1/*3、*2/*2、*2/*3和*3/*3基因型发生:在中国人群(n=4105)中分别为37.2%、41.4%、6.7%、9.9%、4.1%和0.7%;在东亚人群(n=6198)中分别为36.4%、39.1%、8.8%、9.5%、4.9%和1.3%;在东南亚人群(n=1933)中分别为44.9%、41.1%、4.7%、7.0%、1.8%和0.6%;在南亚人群(n=361)中分别为43.5%、42.9%、0.3%、12.7%、0.6%和0.0%;在西亚人群(n=1201)中分别为77.8%、18.9%、0.3%、2.6%、0.1%和0.3%;在亚洲全部人群(n=9693)中分别为43.5%、37.1%、6.6%、8.3%、3.5%和1.0%。结论CYP2C19各基因型发生在我国及亚洲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且遗传变异受地域或环境的影响。

  • 标签: CYP2C19 基因型 发生率 亚洲 健康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区域的2-5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以求在制定预防性方案中有所帮助。方法收集我院的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共计100例,按患者是否为农村居民分为2组城镇居民组,农村居民组。对所有研究对象抽血检测血常规及缺铁四项(FE、FER、TRF、TIBC),红细胞内卟啉代谢,结合临床症状,按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本次共调查100例患儿,总贫血为12%。城镇居民组贫血人数共计4例(8%),农村居民组贫血人数8例(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城镇居民2-5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明显低于农村居民儿童,可能与儿童父母缺乏缺铁性贫血的知识以及摄入动物及蔬菜、瓜果类食物不均衡有关。

  • 标签: 儿童 缺铁性贫血 调查 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份到2014年11月份163例病原学检测阳性呼吸科住院AECOPD患者病原学和细菌耐药性特点。结果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地位,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结论AE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部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耐药。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学 耐药率
  • 简介: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将入组患者分入咀嚼口香糖组和对照组,咀嚼口香糖组患者从术后4h起即开始咀嚼口香糖,对照组则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住院时间及肠道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咀嚼口香糖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均提前,住院时间缩短(P<0.05),肠道相关并发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腹腔镜胃癌D2根治性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方法简便安全,可以作为腹腔镜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咀嚼口香糖 腹腔镜检查 胃肿瘤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虚弱型Hp感染者根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来我院进行脾胃虚弱型Hp感染患者180例,其中随机选取90例采用常规的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90例使用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Hp感染根除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Hp根除为77.8%,观察组Hp根除为93.3%,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可以提高脾胃虚弱型Hp感染者的根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六君子丸 四联疗法 脾胃虚弱 Hp感染 根除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8-02
  • 简介:目的探讨膝荚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资料,男10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35.8±3.8)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4.5±4.3)kg/m2。统计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牢,然后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受伤至检查时间、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否吸烟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对P〈0.05的因素再进行多心素logistic凹归分析,以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9.2%)术前发生DVT。,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受伤至检查时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否吸烟及甘油蔓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是否合并下肢骨折、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硅示: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合并下肢骨折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约为9.2%,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合并下肢骨折足此类患者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膝关节 韧带 关节 因素分析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