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昌吉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知晓和患病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昌吉市社区长期居住的31~78岁居民为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及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昌吉市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知晓为25.10﹪。高血压检出分别是15.94﹪,并且男性患病均高于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结论昌吉市社区居民知晓、患病较低。控制或消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高血压问题凾待解决。

  • 标签: 昌吉市 高血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本市某社区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随机选取本市某社区居民500例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采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的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表对其进行基线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分别为51.60%和53.60%,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分别为86.00%和97.00%,健康教育干预后的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 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形成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白蛋白排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eGFR)在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意义,寻找早期筛查DR的指标。方法筛选8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散瞳眼底检查分组,同期测定计算各组UACR、eGFR。结果84例T2DM患者中有61例(72.6%)合并不同程度的DR,其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UACR、eGFR均与DR呈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UACR与eGFR联合筛查有利于DR的早期检出。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该地区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孕产妇贫血的发病以及患病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孕产妇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并分析孕产妇贫血的原因和患病。结果652例孕产妇中,出现贫血的为232例,贫血患病为35.58%。其中城镇居民孕产妇发生贫血96例,农村居民孕产妇发生贫血136例,农村与城镇孕产妇的贫血患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程度的孕产妇患贫血疾病的概率不同,应在孕产妇怀孕期间进行贫血相关医学知识的宣讲,使孕产妇能够得到科学的营养补充,是减少孕产妇贫血、提高孕产妇健康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孕产妇 贫血 患病率 患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中心就诊的537例疑似肺结核病病人和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及随访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即时痰、清晨痰以及夜间痰的标本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对期间影响检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初诊涂阳高于随访涂阳;男性涂阳(30.2%)高于女性涂阳(21.5%);即时痰、晨痰以及夜间痰三种标本中以晨痰和夜间痰的阳性比较高,其次为即时痰,晨痰的涂阳(43.6%)高于夜间痰(24.7%)和即时痰(5.8%)的涂阳;另外血痰(90.9%)和干酪痰(32.7%)及脓痰(30﹪)的涂阳检出要高于粘液痰(17.5%)和唾液痰(0%)。结论改善痰的涂阳以及痰液的质量是提高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的关键所在,因此做到正确留痰、以提高阳性检出,便于更好的防治结核病.

  • 标签: 痰涂片 抗酸杆菌 检出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并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对策,希望能让新生儿的救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方法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死亡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对降低死亡的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分析发现,全部32例新生儿死亡病例中,13例死于感染性疾病,7例死于先天性畸形,6例死于早产儿,4例死于窒息,2例死于硬肿症。结论晚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主要来自于偏远农村,不了解相关的围生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疾病知识;另外胎龄、体重以及日龄越小的新生儿,疾病发生和临床病死也更高,结果显示先天畸形生活能力地下、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早产、窒息、畸形则是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新生儿 死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电子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2012-2015年该院住院患者进行现患调查分析。结果医院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分别是3.25%、1.34%、1.61%、1.5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7.6%、11.4%、14.75%、26.92%。医院感染现患较高的科室是神经内科、消化科、心内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其次是泌尿道。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了卫生部三甲医院的标准,送检低于国家标准,但逐年增加。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部位 抗菌药物 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管在诊断“颈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部分脊髓型颈椎患者共78例。对其颈椎X线侧位片及MRI片的C3-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比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患者的颈椎X线侧位片,MRI片的C3-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其均数(X)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比值(A/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管能够可靠地判断椎管狭窄,是临床上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颈椎管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室2015-07-2016-08期间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28d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ROC曲线,分析6h动脉血乳酸清除,寻找出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组及低乳酸清除组,分析2组乳酸、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死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收集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存活44例,死亡34例。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早期乳酸清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酸清除、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9、0.793、0.881。最高约登指数0.60时,对应的早期乳酸清除为29%时,以此分为高乳酸清除组和低乳酸清除组,2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酸 乳酸清除率 感染性休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脑瘫发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0~6个月63例高危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l例。对A组进行早期干预,B组未采取任何措施,在高危儿l岁左右对其进行诊断。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脑瘫发生

  • 标签: 早期干预 高危儿 脑瘫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保障住院病区口服药安全管理,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的服用口服药。方法应用鱼骨图原因分析、因果关联方法,找出导致口服药看服到口低的重点因素;应用柱状图设定重点因素的改善目标值;应用PDCA的工作方法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很大程度提高了我科以前口服药看服到口低、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情况。结论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在保障住院病区口服药安全管理、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的服用口服药基础上,加强了和患者的沟通,使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服药目的,提高自我健康维护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和临床思维的能力,加强了主动参与管理患者的意识。

  • 标签: 品管圈 口服药看服到口 口服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