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116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6例采用小切口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min,6例术中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发生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2例,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4-01
  • 简介: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一年入院。一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烧灼感,无规律,无伴随症状。当地医院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多发隆起。来我院门诊以“胃占位”收入院。其父亲有胃息肉病史。查体: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全腹未触及明确肿物,振水音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 标签: 胃憩室 肿块型 上腹部饱胀 超声胃镜检查 移动性浊音 伴随症状
  • 简介:肾上腺淋巴管瘤(adrenallymphangioma)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1]。国外自2000年以后方开始有专门的文献报道,国内的文献报道亦多为个例报道。故目前对其病因及诊治方式尚不明了,通常认为肾上腺淋巴管瘤属于无功能的肾上腺囊肿范畴。本单位近期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67岁,因“间断性右侧腰腹部隐痛不适2周余”于当地医院就诊,行CT平扫发现肝脏

  • 标签: 右肾上腺 肾上腺良性肿瘤 淋巴管瘤 肾上腺囊肿 个例报道 ADRENAL
  • 简介:目的评价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对6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和取石术.结果69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60例,成功率为97%;1例患者出现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发生输尿管粘膜撕脱,手术并发症为2.9%.结论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于2013年1月诊治了2例使用伏立康唑药物后出现精神症状的老年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伏立康唑 精神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检索策略报告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WanFangData、VIP、CNKI和CBM数据库,搜集国内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1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指南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指南证据检索策略的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80个指南,其中仅13个指南(3.4%)报告了证据的检索策略。这13个指南中,报告了检索数据库的有13个,报告了检索词的有9个,报告了检索时间的有5个,三者均报告的仅3个。结论国内临床实践指南对证据检索策略的报告率低,也缺乏统一的报告标准,建议国内指南制定者运用AGREEⅡ和指南标准化会议(ConferenceonGuidelineStandardization,COGS)的标准来报告指南信息。

  • 标签: 临床实践指南 检索策略 报告 调查
  • 简介:妊娠期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过度分泌,促使黄体过度发育,有形成黄体囊肿的倾向,直径大于3cm的称为黄体囊肿,一般情况下黄体囊肿可自行退化,个别病例可出现黄体囊肿破裂或囊肿蒂扭转,而引起急腹症。若不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可能会因时间延误而导致卵巢感染、坏死,诱发流产,危及母亲生命,引发严重后果[1]。1资料和方法11.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王某,女,26岁,主因孕2月,剧烈腹痛3h于2011年1月20日入院。

  • 标签: 手术 早孕 卵巢黄体囊肿 蒂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98例为用中药浴+NB-UVB,对照组520例采用口服复方氨肽素片,外用达力士软膏治疗,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采用中药药浴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较单一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银屑病 中药浴 窄谱(NB-UVB)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53-02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输尿管中段结石3例,上段结石84例,均为单发结石,长径13~27mm,平均21.5mm。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输尿管结石全部一次取净,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80min。术中损伤腹膜1例,术后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1例,漏尿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腰痛等症状完全缓解,无输尿管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2013年3月我院成功开展1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双侧睾丸固定术,手术效果良好。随访半年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结合临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8岁,因婚后不育3年、体检发现双侧阴囊空虚入院。人院后行体检、彩超检查,腹腔内、双侧腹股沟区均未发现睾丸,行MRI检查提示双侧睾丸可能位于腹膜后。术前诊断为双侧隐睾(腹腔型),

  • 标签: 睾丸固定术 双侧阴囊 腹腔镜 腹膜外 MRI检查 手术效果
  • 简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常见为恶性,良性肿瘤很少发生。我院自1995年1月-2010年12月共治疗21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报告证实,诊断明确,治疗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尿管良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8例。自耻骨联合上方约2cm阴毛处,做2个长约5mm横形切口,两切口相距3~5cm,分别置入5mmtrocar,作为2个操作孔,处理阑尾及其系膜,阑尾根部用套扎线套扎,切除阑尾,阑尾标本装入异物袋取出。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20~80min,平均35min;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d。术后2例穿刺口感染,换药处理后切口愈合良好。5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无一例出现穿刺口疝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瘢痕更隐蔽,美观效果更好。

  • 标签: 改良三孔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及技巧。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共收治1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其中男4例,女14例,均行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结果:17例成功完成腔镜手术,1例因继发甲亢、胸骨后肿物过大过深且容易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时间平均(82.1±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7.2±19.2)ml,2-3d拔除引流管;平均住院(7.8±1.5)d。术后8例出现一过性低血钙症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可行的,但胸骨后甲状腺组织体积大、位置低时,操作较困难,中转率较高,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甲状腺肿 胸骨后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经乳晕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其中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18例。结果26例患儿年龄从3月至4岁,受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车祸伤和重物击打伤。所有患儿均在伤后1周内确诊。保守治疗痊愈6例,好转2例;手术治疗痊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应根据不同临床特征采取不同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 标签: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儿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次调研中1例出生11天新生儿感染麻疹病毒的原因及相应防控策略。方法选取某县疾控中心2014年6月4日收治的出生11天麻疹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究导致新生儿感染麻疹的原因。结果母传抗体低下或消失、婴儿缺乏保护抗体及未接种疫苗是导致麻疹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本次研究中出生11天新生儿患麻疹属特例,采取积极的隔离及治疗措施能够彻底治愈麻疹且该疫情并没有爆发。

  • 标签: 新生儿 麻疹 IgM抗体 麻疹病毒核酸
  • 简介:腹部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诊断治疗均较规范;而粘连性幽门梗阻临床上较少见,临床医生重视不够,且难以明确诊断,往往延误治疗而使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缺乏等,使患者最终出现全身衰竭危及生命。本次研究收集在本院治疗的左肝切除术后粘连性幽门梗阻3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诊断治疗 幽门梗阻 左肝切除 临床医生 水电解质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