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腕部离断肢体的再植方法及术后手功能康复锻炼.方法对28例腕进行再植,根据不同的离平面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但肌腱、神经、血管的修复方法基本相同.结果28例再植全部成功.手指TAM优13例,良9例,中6例,优良率78.6%,中指2PD平均8.1mm,手内肌肌力M4者21例,M3者7例,腕关节伸屈活动度平均为43.3..结论腕部离再植成功率较高,主要取决于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减少肌腱缝合时的粘连机会,精确细致的血管、神经修复,以及术后正确的手部功能康复锻炼.

  • 标签: 断腕 再植术 功能锻炼 康复 手术方法
  • 简介:我院自1987~2002年对31例前臂离患者施行再植手术,30例成活,恢复部分手功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8例,女3例;年龄24~4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2例,撕脱伤19例;离平面:前臂中段20例,中远1/3平面11例;受伤至通血时间3.5~11小时,平均6小时.

  • 标签: 前臂离断 断臂再植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 简介:  2001年03月~2006年3月我们急诊收治再植大肢体完全性离9例患者,笔者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断再植术 肢体断
  • 简介:目前断指再植术已为广大显微外科医生所掌握,但是同样伤情的断指再植后指体的外形、长度、功能未必相同。指体的不缩短再植、良好的功能恢复应成为断指再植的最高境界。我科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病人行不缩短再植135例190指,失败2指。获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离断 伤情 显微外科 功能恢复 病人
  • 简介:目的报道静脉动脉化再植拇指完全离的新方法.方法1999~2002年在5例拇指完全离再植手术中,因指动脉严重损伤或多次吻合指动脉失败后,将近侧动脉与断指的一条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近侧的静脉与断指的另几条静脉吻合作为回血通路.结果5例再植拇指全部成活,早期病例完全恢复了良好的功能.结论静脉动脉化是一种拇指离再植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动脉化 拇指完全离断 断指再植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介绍即时性蒂在足趾移植术中发生顽固性动脉痉挛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足趾移植术中动脉顽固性痉挛(其中150min1例,120min2例,90min1例,60min1例)不缓解者即时蒂移植.结果5例移植足趾全部成活.结论足趾移植时即时性蒂是解决手术中顽固性动脉痉挛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手术指征 即时断蒂 治疗 足趾移植 顽固性动脉痉挛
  • 简介:患者37岁,住站号06159,自述腹胀、腹痛,停止排便、排气,伴恶心呕吐10th,于2006年5月7日来我站就诊,就诊前5h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给予灌肠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随即到我服务站就诊。门诊以“腹痛原因待查,子宫肌瘤”收入站,入站后外科医生会诊,考虑有轻度肠梗阻,给予灌肠、禁食水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差,痛苦面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因腹胀、腹痛子宫及附件触诊不满意,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B”超提示:子宫增大,可探及多个肌瘤核,最大肌瘤核为12cm×10cm大小。其它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 标签: 子宫肌瘤嵌顿 子宫直肠陷凹 肠梗阻 医院就诊 灌肠治疗 浅表淋巴结
  • 简介: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术治疗急性门脉高压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急性出血实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术后未出现再出血,无肝性昏迷、膈下脓肿,无消化道漏等手术并发症,急诊止血率100%,手术死亡率为0。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术治疗急性门脉高压出血,止血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伤的形成以及侧胸和背部组织在功能挽救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9月共收治6例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伤患者,所有病例行一期再植或寄养再植.术后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100°位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后去除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再植均顺利成活,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肩关节外展50°~90°,前屈50°~70°,后伸20°~30°,内收20°~40°;肘关节屈曲100°~140°,伸-20°~0°;重建术后3个月时屈肘肌力达Ⅳ~Ⅴ级.结论充分利用侧胸和背部组织特点进行分期、分层手术,解决创面覆盖和功能重建互相干扰的矛盾,是挽救严重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伤上肢,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断肢再植 外科皮瓣 上肢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术治疗26例(34条肢体)下肢慢性静脉病临床资料.结果每条肢体离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1~5支,平均3.5支,术后临床评分(2.48±0.25)分较术前(6.54±0.93)分明显降低(t=21.497,P<0.01).平均随访12月,14/16条肢体(87.5%)溃疡于术后20天~45天内愈合,愈合后无溃疡复发.结论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合静脉性溃疡患者.

  • 标签: 下肢慢性静脉病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交通支静脉离断术 手术治疗 内镜
  • 简介:患者男,43岁,于1998年10月6日因左上肢不完全离,左侧第六、七、八前肋多段骨折,右侧腰背、臀部大面积挫伤入院。病人伤后近10小时到医院,急诊手术治疗。由于病人伤后一直无尿,一般状况欠佳,所以立即进行输血、输液、利尿抢救肾衰,同时再植断肢抢救肢体,3个小时后手术完成。患肢由冰冷、苍白、干瘪,逐渐转为温暖、红润。僵硬的手指及腕关节也渐渐变得

  • 标签: 左上肢不全离断 合并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非离式Roux-en-Y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2年4月的15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施行非离式Roux-en-Y吻合术(A组)53例,Roux-en-Y吻合术(B组)37例,BillrothⅡ吻合术(C组)62例.非离式Roux-en-Y吻合术是在传统的BillrothⅡ术式基础上,在空肠输入袢与输出袢之间加作空肠-空肠Braun吻合,同时对靠近胃肠吻合口的输入袢用10号丝线束扎阻断.将3种吻合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全组术后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术后近期内并发症发生率A、B、C组分别为9.4%、13.5%和16.1%,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9%、5.4%和33.9%,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1);Roux潴留综合征A组无1例发生,B组发生率为2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组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43.2%和50.0%,A组显著低于B、C组(P<0.01).同时发现,术后体重下降者在C组较A组更为常见(P<0.01).结论非离式Roux术在保留传统Roux术式抗反流优点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术式易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的弊病,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标签: 胃切除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术 消化道重建 碱性反流性胃炎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