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作者: 湛川刘宝帅赵玉龙荣延龙张远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湛川刘宝帅赵玉龙荣延龙张远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辽宁沈阳110032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周期性压应力通过Mapk通路影响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010015-401作者简介:湛川,中国医大四院,东南大学医学院,学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腰椎间盘退变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另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位检测、WesternBlot技术定量检测,分析P38MAPK表达量的灰度值.结果对照组P38MAPK蛋白表达图像的灰度值为(0.8561±0.0274),实验组中纤维环完整组P38MAPK蛋白表达图像的灰度值为(0.1623±0.0133),纤维环破裂组P38MAPK蛋白表达图像的灰度值为(0.3567±0.0135),三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蛋白含量少于纤维环完整组、纤维环破裂组.结论P38MAPK的表达含量和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比的关系,腰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髓核细胞中的P38MAPK表达含量越高.关键词P38MAPK;腰椎间盘退变;关系;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5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诸多因素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检验质量。结论严格准确的临床医学检验数据,能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有力准确地证据,确定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而为病人选择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浅析 临床检验 质量
  • 简介:背景: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明了。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远隔缺血后处理,同时设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作对照。于缺血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RT-PCR检测缺血周围区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远隔缺血后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梗死范围和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远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缺血周围区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果证

  • 标签: 信号影响 再灌注 后处理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Gli-1转录的特异性阻断剂GANT-61对胶质瘤细胞作用效果。方法用GANT-61处理血清培养分化状态的BGSCs,用DMSO做对照组。观察对裸鼠致瘤能力是否改变。结果GANT-61阻断后能明显抑制Gli-1的转录活性,细胞活性受抑制,丧失致瘤能力。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ANT-61能通过抑制Gli-1的转录活性而阻断HH信号通路,丧失致瘤能力。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HH 信号通路 Gli-1 GANT-61
  • 简介:目的:探讨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对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产生抵抗作用的机制及其最佳作用因素。方法:提取新西兰大耳白兔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溶液,通过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活性,IFCC测定α-SMA(即肌成纤维数量)荧光表达情况,P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信号通路情况,来测定紫杉醇对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化的抵抗作用及其最佳抑制浓度和最佳抑制时间。并在以上基础上分析紫杉醇缓释膜的疗效。结果:紫杉醇可通过阻滞TGFβ/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转化,其最佳浓度为0.06g/mL,最佳时间为48h;紫杉醇给药时,使用缓释膜释放比直接药物操作更加简便,效果更理想,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P〈0.05);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抗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的最佳载药量为9mg。结论:紫杉醇-壳寡糖能够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对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起到抵抗作用,为临床防治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研究意义。

  • 标签: 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 TGFβ-Smad通路 良性胆管瘢痕 纤维化
  • 简介:<正>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CNKI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上述声明。

  • 标签: 系列数据库 中国知网 信息交流渠道 中国学术期刊 作者知识 视为同意
  • 简介:目的报道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在MRI图像上的形态及信号特征。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经关节镜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26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组)和经MRI证实的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且无明显损伤的26膝(对照组)被纳入本研究。应用GEHealthcareCentricityRIS/PACKS系统分别测量两组病例在MRI冠状面及矢状面上下止点宽度及体部宽度。比较两组病例ACL形态及信号变化的特征。结果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组冠状面ACL体部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t=2.865,P〈0.01);矢状面ACL下止点宽度、体部宽度及冠状面下止点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组ACL正常走行及形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019,P〈0.01);与对照组比较,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组在冠状面(x2=10.035,P〈0.01)及矢状面(x2=6.256,P〈0.01)的ACL异常走行及形态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组ACL异常信号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x2=3.900,P〈0.05)。结论与无症状、无损伤的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相比,症状性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引发ACL的MRI影像上的形态异常和信号改变,其发生可能与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移位并挤压ACL有关。

  • 标签: 半月板 胫骨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超声设备与超声技术的广泛普及并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使其成为我国乳腺影像检查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2008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乳腺癌筛查项目",由中央政府出资免费为广大成年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几乎遍及全国大部分城市和乡村,惠及广大成年妇女,业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国许多省市地区或单位也组织乳腺癌的普查工作,使我国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取得了明显成绩,

  • 标签: 乳腺超声 超声检查 影像检查 成年妇女 乳腺疾病 超声设备
  • 简介:(3)在小同行专家外审过程中期刊要提出应严格遵守的标准: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曾为其成员提供处理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相关不端行为方面的相关咨询和建议。COPE于2006年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流程图促进期刊编辑遵守的行为规范,并提供了处理可能遇到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的指南。流程图涉及对涉嫌存在以下问题的处理方案:①冗余(重复)发表,包括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②剽窃,包括对在投稿件和已发表文章中内容的剽窃;③数据造假,包括对在投稿件和已发表文章中发现的造假;

  • 标签: 专家 NRR 认知 杂志 行为规范
  • 作者: 姜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姜娜建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9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BS2007069)作者简介:甄世祺(1974—),男,内蒙古乌拉特人,副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建邺区2005-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收集建邺区2005年-2012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建邺区2005-2012年共报告AEFI例,其中一般反应272例(47.80%),异常反应267例(46.92%),偶合症18例(3.16%),不明原因7例(1.23%),心因性反应4例(0.70%),实施差错事故1例(0.18%).男性报告数多于女性,9月份报告例数最多,疫苗以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为主;多发生在接种后1d内,占72.89%;临床损害以发热、局部红肿为多见,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最多,占47.41%.结论通过监测数据表明,建邺区的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良好,疫苗安全性高.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继续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分析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4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扶脾活血化瘀法治疗酒精脂肪肝的药效数据分析过程。方法通过检查血清出AST、TG、ALT水平含量,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确定肝脏病例数据变化过程,确定小鼠肝脏和体重的数据变化指标特点,初步分析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实现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治疗效果数据分析。结果分子血清中TG、T-CH治疗效果,治疗后采用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数据分析过程,确定CH,TG下降的标准指标,将治疗组和模型对比组相互比较分析,确定血消瘦集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扶脾活血化浊可以有效的提升酒精脂肪肝的治病效果,逐步降低小鼠的体重和肝脏重量,确保扶脾活血化浊药方的有效抗酒精性脂肪肝治疗功效。

  • 标签: 扶脾活血化浊 酒精性脂肪肝 药性数据
  • 简介: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有关的各种因素建立预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预后模型,并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评价其效果。方法收集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所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为人工神经网络(ANN)。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一组作为训练样本,不参与数据挖掘过程,共计27例;一组用于筛选变量及建立预测模型,参与数据挖掘过程共计107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关评价指标来比较两种方法对于评价预后模型的准确度。结果T分期、肿瘤直径、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单发及多发、手术方式、病理分级,6项指标均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5生存状态相关(P<0.05)。ANN模型预测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准确率为85.18%、敏感度为57.14%和特异度为95.00%,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关评价指标,准确率77.78%、敏感度44.44%、特异度94.44%。神经网络各项指标均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可从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大量信息中挖掘出有意义的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建立预测模型来判断患者5年后的生存状态。

  • 标签: 数据挖掘 人工神经网络(ANN) 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