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中心集体静脉血采集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我院体检中心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通过归因分析和风险识别,采用一系列风险管理方法。观察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体检对象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检查中心 静脉采血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运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影响,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资料回收,时间大致选取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10例,依照计算机数字随机表法大体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以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常规联合认知行为集体治疗,每组患者为55例。最后比较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采取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集体治疗 精神分裂症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开展化学检验质量控制阶段作为研究阶段,将未开展质量控制的化学检验阶段作为对照阶段,分析两阶段内化学检验的质量情况。结果开展质量控制后化学检验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质量控制前,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能够帮助进一步优化化学检验的相关流程,确保化学检验的准确率,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化学检验 质量控制 探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民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加,国内每年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患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该病症具有发病率高、传染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对肺结核病症进行预防控制是疾控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从疾控中心病症控制情况及对策实施情况进行讨论研究。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在探讨分析普外科护理工作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方法根据普外科存在的风险以及构成的不定因素,对普外科护理管理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并探讨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对策。结论提高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使护士自行主动查找风险隐患,加强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的管理,并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做好安全隐患防御工作,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 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民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加,国内每年患有肺结核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患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该病症具有发病率高、传染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对肺结核病症进行预防控制是疾控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从疾控中心病症控制情况及对策实施情况进行讨论研究。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控制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应用全程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比较全程质量控制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试验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分析全程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结果全程质量控制实施后(试验组)消毒不合格器械比例明显低于全程质量控制实施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为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创造条件,具备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 60例尿液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法,分析不合格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对比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和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原因。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总共出现 16例不合格的情况,导致出现不合格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标本量不足、标本标记不清、容器不合格、超时送检。结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可减少不合格样本的发生,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临床 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控制手术后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内外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隔离工作的监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对策。结果 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后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 对手术室实行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是防止手术后感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 要】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医学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详细且真实可靠的样品数据,以便为后续患者病情的治疗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凭借医学检验标准化,更便于察觉检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医学检验水准得以持续提升。本文基于医学检验各环节的特点展开分析,在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临床医学诊疗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临床检验的重要性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突出。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 方法: 分析了现阶段我院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能够为临床的试验人员提供参考,并且还可以识别、判断、监测、改正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结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是保证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前提条件。 结论: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化有利于医院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疾病治疗高效性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利保障,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