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激光捕获显微切割作为现今社会发展研究分离特定同质细胞群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处理细胞占据样本细胞数较小的情况下,亦或是研究细胞呈现分散状态时,这项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对法医物证检验工作而言,合理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精子细胞、上皮细胞等各种形态的细胞进行分离检验,由此获取单一的DNA分型,有助于保障最终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本文在了解当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类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际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简单分析,而后结合实践案例明确这项技术在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由此证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可以用于处理精子细胞、上皮细胞等不同形态的细胞组织。

  • 标签: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法医 物证检验 RNA提取 扩增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CVI)患者血小板高敏性对单核细胞跨内皮迁移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PCVI患者和正常人群,提取两组受试者不同体位时下肢静脉血液并分离其洗涤血小板悬液,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的transwell膜,根据洗涤血小板来源分成空白对照组、PCVI患者站立30min组、正常人站立30min组、PCVI患者晨起平卧位组及正常人晨起平卧位组,各组transwell上室中注入200μl单核细胞悬液(单核细胞浓度为5×105个/ml)和对应的洗涤血小板悬液200μl共同培养,分别在2、4、8、24h后计数并比较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结果在接种共同培养2h和4h后,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自8h后和24h后,PCVI患者站立30min时较其他组别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压力变化引起的血小板活性异常是导致PCVI患者静脉管壁单核细胞异常增多的重要原因,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静脉高压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血小板高敏性 单核细胞 跨内皮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TCT联合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 150例有宫颈糜烂、接触性出血、溃疡及乳头样增生等症状患者,进行 TCT、 HC2-HPV-DNA、和病理活检三种方法检查的患者 15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TCT检测对宫颈低度、高度病变的检出率为 42.4%, HC2-HPV检测对宫颈低度、高度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 57.4%,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联合 TCT检测阳性率为 66.7%,宫颈癌检测率为 100%。结论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联合 TCT对宫颈癌及癌前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TCT 宫颈癌 癌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