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显微CT骨标本扫描的伪影强度及对周边正常骨组织的影响程度。寻求消减、控制伪影及骨组织有效测试方法。方法选取皮质骨、牙体及不同种类、不同弹性模量的内置钉骨标本为扫描对象,以不同放置条件、不同扫描协议、不同校正选项扫描,观察、测试重建后的伪影程度。结果高密度物质产生的伪影对骨组织形态、密度分析影响较大。选择适当标本放置、360度加强型扫描协议及伪影消减对伪影均具有一定的消减与控制作用,采用校样同扫校正。能够达到周边骨组织的有效分析测试。结论显微CT对含高密度物质标本的扫描分析,应尽可能地消减、控制伪影,重新校正周边骨组织密度后,才能达到骨组织的有效分析测试。

  • 标签: MICRO-CT 伪影 骨形态计量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本试验观察“温阳培元”法治疗无抑制神经源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八髎穴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电针结合艾灸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愈 10例,显效 11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 70.00%。治疗组 :治愈 17例,显效 11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3.33%。结论:“温阳培元”法治疗无抑制神经源膀胱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八髎穴常规针刺治疗。

  • 标签: 电针 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 艾灸治疗 夹脊穴
  • 简介:目的评估运用切除疝囊、组织分离、结合腹腔镜的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可行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采用单纯开放手术及杂交技术治疗的巨大腹壁切口疝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动减容患者除外)。对比二种手术方法手术难度、安全、并发症、术后恢复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二种手术方法的时间接近。杂交组切口长度(8±4)cm明显小于开放组(15±5)cm。开放组和杂交组住院时间相当。术后随访6~48个月。二组并发症比较,开放组的浆液肿10例高于杂交组4例,均无术后死亡。开放组术后复发1例,杂交组无复发;复发患者均于术后2年内再次接受杂交技术治疗并治愈。结论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较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腹部 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的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全部成功。杂交手术原因:腹腔镜下粘连分离出现肠破裂1例,8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2例因疝囊巨大,需要整形转为杂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30)m1;患者术后24、48和72h疼痛视觉评估评分为(5.9±1.8)分、(5.1±2.O)分和(3.4±1.3)分。术后住院3—9d,平均(5.3±1.8)d。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8)个月,术后浆液肿1例,无切口疝复发,无血肿、感染、肠漏及术后腹壁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运用杂交修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髓源抑制细胞(MDSC)为一群异质细胞的统称,其中包括有处于各种分化状态的未成熟粒细胞、骨髓祖细胞、树突细胞及巨噬细胞等,该细胞具备参与免疫逃逸、免疫耐受以及抑制T细胞应答等功能。调节T细胞(Treg)主要来源是胸腺CD4+细胞亚群,可于移植排斥反应控制以及自身免疫稳态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MDSC Treg 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狼疮肾炎(LN)是系统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LN的治疗,目的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减轻炎症和保护肾功能。本文就治疗狼疮肾炎时免疫抑制剂的选择进行科普论述,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吡嗪酰胺 (Pyrazinamide) 是结核的一线治疗药物,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但是吡嗪酰胺对过敏哮喘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我们的研究发现在 papain诱导急性过敏哮喘中,吡嗪酰胺可能是通过抑制肺ILC2s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使其分泌2型效应细胞因子能力减弱,从而减轻炎症,减缓急性过敏哮喘症状。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吡嗪酰胺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将30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杂交组(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三孔胸腔镜组(三孔胸腔镜手术)、小切口开胸组(单纯小切口开胸切除术),各100例,比较3组患者的围手术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组和三孔胸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小切口开胸组(P<0.05)。杂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0%,三孔胸腔镜组为8.00%,小切口开胸组为31.00%,杂交组和三孔胸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小切口开胸组(P<0.05),杂交组与三孔胸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均与小切口开胸手术相当,二者均具有出血少、损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

  • 标签: 早期肺癌 杂交式单操作孔 胸腔镜 小切口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01-01
  • 简介:<正>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式包括腔内修复(endovascularrepair,EVR)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结合以上两种方法的术式则被称之为杂交手术。由于杂交手术在处理某些主动脉疾病时能结合两种手术的优点,避其不足,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4年7月至2010年4月,我们采用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8例,现将结果报告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左锁骨下动脉 杂交技术 腹主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对新型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新型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占有主导地位。

  • 标签: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用药分析 用药研究
  • 简介: 摘要:孟鲁司特(Montelukast)可预防哮喘发生,在缓解哮喘症状及脱敏后治疗哮喘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其能否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ILC2s、嗜酸性粒细胞、DC、巨噬细胞等进而影响过敏哮喘的症状发生,研究较少。我们以50μg papain诱导正常C57BL/6小鼠过敏哮喘为模型,用孟鲁司特腹腔注射小鼠,每天用孟鲁司特处理小鼠以达到维持孟鲁司特持续效果。处理之后 6 天,pbs、papain、papain +Montelukast组进行对比,分别比较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中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pbs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细胞数量较少;papain组显示上述细胞数量都显著增加;而papain +Montelukas与阳性对照papain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都显著减少。进一步进行肺组织Q-PCR分析,结果显示,papain +Montelukas与阳性对照papain组相比,肺ILC2s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RORα、Bcl11b及其2型效应细胞因子IL-5、IL-1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在 papain诱导急性过敏哮喘中,孟鲁司特可能是通过抑制肺ILC2s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及其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减缓急性过敏哮喘症状。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孟鲁司特 免疫细胞
  • 简介: 摘要:孟鲁司特(Montelukast)可预防哮喘发生,在缓解哮喘症状及脱敏后治疗哮喘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其能否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ILC2s、嗜酸性粒细胞、DC、巨噬细胞等进而影响过敏哮喘的症状发生,研究较少。我们以50μg papain诱导正常C57BL/6小鼠过敏哮喘为模型,用孟鲁司特腹腔注射小鼠,每天用孟鲁司特处理小鼠以达到维持孟鲁司特持续效果。处理之后 6 天,pbs、papain、papain +Montelukast组进行对比,分别比较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中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pbs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细胞数量较少;papain组显示上述细胞数量都显著增加;而papain +Montelukas与阳性对照papain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都显著减少。进一步进行肺组织Q-PCR分析,结果显示,papain +Montelukas与阳性对照papain组相比,肺ILC2s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RORα、Bcl11b及其2型效应细胞因子IL-5、IL-1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在 papain诱导急性过敏哮喘中,孟鲁司特可能是通过抑制肺ILC2s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及其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减缓急性过敏哮喘症状。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孟鲁司特 免疫细胞
  • 简介:非甾体解热镇痛药(NSAIDs)被广泛用于骨关节炎、风湿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COX-2选择抑制剂既可以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又可以消除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最近有研究表明,COX-2选择抑制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文拟对COX-2选择抑制剂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COX-2选择性抑制剂 心血管安全性 罗非昔布 塞来昔布
  • 简介: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联合腔内治疗的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本科杂交手术或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例,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即时通畅率、12个月通畅率、保肢率、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选取68例RutherfordⅡ级患者,其中杂交治疗组32例,导管取栓组36例。杂交组及取栓组即时通畅率为93.8%vs80.6%;12个月通畅率为90.6%vs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保肢率为93.8%vs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血管损伤、严重出血事件及严重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1%vs8.3%、0vs0、21.9%vs16.7%,死亡率3.1%vs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杂交手术治疗相对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可提高早中期通畅率及保肢率,而血管损伤、严重出血事件及严重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FOGARTY导管 腔内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树突状细胞(rDC)分泌exosomes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TGF-β1和IL-10诱导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产生rDC,负载DBA/2小鼠来源的抗原,应用流式检测rDC表型。采用超速离心结合膜超滤的方法分离纯化rDC分泌的exosomes,电镜检测exosomes形态。在以DBA/2小鼠为受鼠,C57BL/6小鼠为供鼠的急性GVHD模型中,尾静脉注射rDC分泌的exosomes,观察受鼠急性GVHD症状的改变。结果rDC的I—A/I—E(MHC一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量均比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低,其分泌的exosomes为直径小于100nm的小囊泡。在小鼠急性GVHD模型中,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0、7、14d静脉注射rDex(15μg/只)治疗的小鼠,GVHD表现较对照组症状轻,生存期较长,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静脉注射rDex30pg/只的治疗效果好。结论rDC分泌的exosomes能够提高GVHD小鼠生存率,可应用于治疗急性GVHD。

  • 标签: 调节性DC EXOSOMES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耐受
  • 简介: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是一种常见症状。我们采用联合用药治疗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50例,年龄55~86岁。均于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收缩,主要表现为膀胱痉挛疼痛,全身出汗,膀胱区胀痛,急迫排尿感,膀胱冲洗液不通畅,冲洗液血色加深,返流及从导尿管周围有尿液溢出。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出现,发作间隔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5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5例使用泌尿灵200mg,3/d;乙组25例联合用维拉帕米40mg,普鲁本辛15mg,安定2.5mg,均每日3次服。于术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后 联合用药治疗 膀胱无抑制性收缩 维拉帕米 常见症状 主要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L3椎体骨骼肌指数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单药或联合铂类药物化疗诱导血液毒性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 采用NRS2002和PG-SGA量表,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和CT扫描进行基线营养评估,比较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39例入组患者,肌肉减少症组43.59%(17/39),血液不良反应率为76.47%(13/17);非肌肉减少症组56.41%(22/39),血液不良反应率为59.09%(13/22);A、B俩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国北方人种肌肉减少症患者较非肌肉减少症患者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增高。

  • 标签: L3SMI 体质成分 白蛋白紫杉醇 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