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应用的四种常见方法,为今后开展类似药物经济学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Meta分析结果采用四种方法计算干预措施的有效率,并代入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方法一以风险差为增量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cost-effectivenessratio,ICER)为2420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600元;方法二以高质量文献中研究组的有效率为基准,根据风险比计算对照组有效率,ICER为2016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000元;方法三以高质量文献中对照组有效率为基准,根据风险比计算研究组有效率,ICER为2420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200元;方法四使用文献权重加权计算有效率,ICER为2420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400元。结论四种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差异较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评价结果均较为稳健。但应用过程中,方法一缺少两组具体有效率,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时,低估了增量效果的变化范围;方法二和方法三在敏感性分析中可能会出现有效率大于1的情况,需要通过相关假设进行限定。综合比较,通过方法四计算效果值的缺陷较少,更推荐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使用。

  • 标签: META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决策树模型 方法应用
  • 简介:【目的】考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收集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并给予两种方案治疗的217例患儿,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对两种方案(A组: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B组: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进行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及药物经济学相关指标的考察。【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用药后的退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1.045,P=0.297),白细胞归转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1.011,P=0.313)。经最小成本法分析,A组方案人均住院费、人均药费和日均药费均较B组低,分别为(2654.99±463.78)、(492.92±133.43)和(80.03±23.6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数值分别为(t=8.470,P=0.000),(t=9.939,P=0.000),(t=6.071,P=0.000)。【结论】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与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相当,但从药物经济学结果分析,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相对成本较低,更为经济合理。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抗菌药物 乳糖酸阿奇霉素 头孢呋辛钠 头孢美唑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效果与成本。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内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4例,随机均等分为两组(各82例),即对照组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采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国产、进口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607,明显低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结论通过对进口、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发现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成本低,疗效肯定,更容易被大众高血压患者接受。

  • 标签: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在进行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运用速效救心丸以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成本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平均分配的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病患均实施常规性的治疗,实验组病患采用口服速效救心的丸治疗方法,对照组病患采取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成本。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方式的治疗,实验组病患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同时实验组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运用速效救心丸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方式,且具有低成本,疗效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使用盐酸吗啡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患者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癌痛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实验组使用盐酸码啡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用药后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经济学成本等。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经济学效果比值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吗啡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患者的经济学成本效果基本相同,但盐酸吗啡片对癌痛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患者疼痛缓解作用更加明显,临床运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吗啡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输血技术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探究不同输血技术对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辖区近一年来接受输血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实施常规输血技术、去白红细胞输血技术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结果: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P

  • 标签: 输血技术 不良反应 去白红细胞输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RT与PICC这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技术之下综合输液的实际效果。方法:针对2020年3月-2021年4月来本院接受PORT与PICC中长期的静脉输液170例肿瘤病患,依照着所采取静脉输液不同技术,将其分为两组,PICC为77例、PORT组为93例,对实际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PICC、PORT两组均置管成功,但相比较于PICC组,PORT组病患一次成功拔管率更高,导管留置实际时间更长,无并发症发生,且PORT组病患置管及拔管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均优于PICC组,组间对比差距显著,P<0.05;相比较于PICC组,PORT组置管的综合效果更高,组间对比差距显著,P<0.05。结论:PORT组置管的综合效果高于PICC组,考虑输液效果时候,则可选PORT为中长期的静脉输液血管管路。

  • 标签: []静脉输液 PORT PICC 综合输液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经济性进行对比。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1、2、3组,其中1组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2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3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3组疗效及经济性。结果1组、2组、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7%、80.7%、76.9%,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15.4%、11.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成本显著低于1组、2组(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均具有良好效果,但奥美拉唑治经济性更好,治疗成本更低。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泮托拉唑 经济性
  • 简介:摘要:影像学技术在疾病检查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为后期治疗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支撑。本文阐述 X线 CT、超声显像、核素显像及 MRI四种影像技术的形成过程,并就其技术特点进行比较评价,期望能进一步促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进而为现代医疗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 标签: 影像技术 形成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5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使用冠状动脉造影、CT、X线平片检查、放射性核素几种检查诊断方式,并对比检出率。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显示55例患者均为冠心病,CT检出率为85.45%,X线平片检查检出率为78.18%,放射性核素检出率为89.09%,几种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于诊断冠心病来说,放射技术整体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为患者后期的临床治疗及身体恢复提供更多依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技术 冠心病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颈部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89例患者。49例患者行微波消融(微波消融组),4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浓度。结果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外科手术组患者[(55.85±5.05)minvs(25.73±9.46)min,(25435.91±5763.35)元vs(11307.48±3884.62)元,(6.78±3.03)dvs(2.92±0.78)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85、-13.084、-7.747,P均<0.001)。2组患者均无重要并发症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3/49)vs10.0%(4/40),χ^2=-0.452,P=0.779]。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科手术组患者术后FT3、FT4浓度较术前有所降低[(4.5±0.50)pmol/Lvs(3.90±0.72)pmol/L,(13.94±2.41)pmol/Lvs(12.69±2.88)pmol/L],TSH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3.66±6.29)mIU/Lvs(10.12±15.61)mIU/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t=2.808,P=0.008;t=-3.035,P=0.004)。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手术切除创伤小、美观、经济,且疗效确切,为不愿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消融技术 普通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深度烧伤患者中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 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 VAS评分、植皮成功率及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 94.74%,对照组为 73.68%,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深度烧伤患者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传统换药 深度烧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X线、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62个患病关节的X线、CT和MRI影像资料,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结果X线、CT、MRI检查对病变关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7%(29/62)、69%(43/62)、82%(51/6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多发于肢体远端小关节,以跖趾关节发病数为最多。CT、MRI检查对小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2%(32/62)、58%(36/62),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检出率34%(21/62)。结论X线、CT和MRI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其中MRI检查的检出率较高、发现病变的能力较好。由于3种检查技术的偏重性不同,在临床医疗中应该联合应用。检查顺序为X线→CT→MRI较为合理。X线摄片需要注意投照体位,必要时加摄切线位;CT检查应该常规进行冠状位、矢状位的重建。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关节炎 痛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