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方法选择78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78例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分为5级评分,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不良心理状态为恐惧、焦虑、抑郁。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国标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有关章节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5~10%的数据,不能写成5~10%,因为前者实质为0.05~0.10,而后者的实质却为5~0.10.

  • 标签: 规范书写 数值 长度 偏差 出版物
  • 简介:超普疝修补装置(ULTRAPROHerniaSystem,UHS)由上片、下片和中间连接柱构成。下片位于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腹膜前间隙),覆盖整个肌耻骨孔,起到了腹膜前间隙修补的作用;将上片分别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和耻骨结节,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中间连接柱既充填了疝环缺损,又连接和稳定了上、下片,可防止网片移位造成的复发。UHS同时对腹膜前间隙和腹股沟管后壁进行双重修补,理论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腹股沟疝的复发。

  • 标签: 腹股沟 腹膜 腹股沟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停留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停留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 开腹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8-01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儿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01-2013-01间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67%,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73.77%,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儿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肯定.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50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流血量,住院时间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明显好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是患者手术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采取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在3d左右将术腔填塞物抽出并没有发现活动性出血,并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平均10d左右均痊愈出院。术后经过5-19个月随访,并未发现有复发病例。结论鼻内镜下进行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鼻内镜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 围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8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则为7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对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宫外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 4)10-0109-01
  • 简介:目的:对左半结肠癌梗阻性患者应用急诊手术及肠道支架序贯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0例梗阻型左半结肠癌患者,分为急诊手术治疗组(A组33例)以及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B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梗阻缓解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累计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狭窄段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优于急诊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累计生存率以及平均生存期虽高于急诊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虽高于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而且并发症较少的临时性或者永久姑息性治疗手段,相比于急诊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平均生存时间相当,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肠道支架序贯手术 急诊手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中出血量已显著减少,但是患者术后血红蛋白量(Hb)常常显著低于手术前,且Hb的降低程度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不符,这一现象被称为术后隐性失血。我们的医生和护士往往在临床上很容易忽视隐性失血的存在,如果加以重视,将对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展望
  • 简介:摘要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本文从全麻药物,麻醉药给药途径,麻醉深浅判断及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全身麻醉 给药途径 临床应用
  • 简介: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兼顾肿瘤根治与手术安全是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术者需结合自身经验与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简单有效、安全合理的切除方法、阻断技术和断肝设备,并按照规范化的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肝癌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颈椎手术的复杂性,无论采取颈椎前路、后路手术均具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而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的康复情况与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正确的护理措施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我们对颈椎手术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颈椎 前路 后路 手术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6-01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2年2月2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5例(2.0%)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4例经治疗1-3个月后,手足抽搐、口周及指(趾)尖麻木症状消失,检查血钙正常,停药后无复发,考虑为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治疗后症状改善,维持治疗3个月,停药后复发,此后一直补钙治疗,考虑为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结论:熟练掌握甲状旁腺的解剖及血供特点,术中保护好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一旦发生损伤,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损伤 低血钙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肱骨髁间骨折35例患者,对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4.29%,随访1年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是97.14%,治疗效果较好,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0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经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患者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治疗。与此同时,参照组给予常规麻醉管理,试验组给予全面麻醉管理。将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时及手术开始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患者中,并实施全面麻醉管理,能够有效保持麻醉过程中机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临床麻醉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08-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妇产科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剖宫产手术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剖宫产手术成功率和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44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81.82%;观察组52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100.0%。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满意者35例,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满意者51例,满意度为98.08%。显然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手术 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