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物联用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2组均给予果胶铋、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中药养胃制萎汤,水煎早中晚分服,1剂/d。2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用治疗慢性萎缩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胃炎,萎缩性,慢性 养胃制萎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脾通络汤在慢性萎缩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这一疾病治疗上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同期于我院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患者4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性药物治疗,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健脾通络汤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实行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及胃镜检查,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患者痊愈11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通络汤对于慢性萎缩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的治疗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健脾通络汤 脾胃虚弱(虚寒)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硝唑 法莫替丁 老年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胆汁反流胃炎病机关键为胆气不利,气机上逆,胆汁外溢,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治以利胆法和通降法,临床常分为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中虚气逆证、寒热错杂证的治疗。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还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利胆法 降逆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鞘内注射,治疗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的安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对40例MSA-C患者给予UC-MSCs鞘内注射治疗,每次每Kg体重给予1×10^6个细胞,1次/周,4次为1个疗程。本组中29例治疗1个疗程,9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2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分量表(ICARS)及日常生活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40例MSA-C患者共53个疗程,其中47疗程有效(有效率88.68%)。11例接受多疗程治疗的患者中,9例在后续疗程中疗效进一步提高。治疗结束1个月后ICARS及AD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有效患者多表现为行走、站立不稳,运动迟缓,上肢精细动作障碍,书写困难,构音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4例)、腰痛(1例)、头痛(2例)、发热(2例),均在1-3d内消失。随访27-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无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有效患者疾病稳定时间为2~13个月(平均5.88±2.86个月),之后疾病再次出现进展。结论UC-MSC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SA-C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疗程治疗有助于多数患者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延缓疾病进展。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多系统萎缩 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肺病康复和维持病情稳定的作用。方法2008年4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与常规的用药指导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差别化的用药指导和强化训练,及相应的健康宣传、心里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康复率达到99%,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康复三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均可保持病情的稳定,无复发状态的发展。结论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帮助病人切实掌握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康复率;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了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和康复的信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慢性肺源心脏病并冠心病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抽选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心脏病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均给予其综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94.64%,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关指标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临床上的慢性肺源心脏病并冠心病患者的情况,给予其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总体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5例患者运用常规的呼吸科护理措施,观察组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对所选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通气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详细分析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分析结果实施有针对的护理措施,得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6-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肺部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住的40例慢性阻塞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20例)和对照组(D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一疗程后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治疗一疗程后,G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D组。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G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D组。结论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肺部疾病辅以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配合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肺部疾病急性期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雾化吸入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健康指导,三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干预三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指导在慢性阻塞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相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9-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简称COPD)会经常性的反复发作,加快肺功能的减退,在临床上又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此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延续护理作为一种开放、健康的治疗形式受到了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欢迎,主要包括了经由医院制定护理计划、运动训练、营养指导以及心理疏导。本文主要论述了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的实施,并分析探讨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护理 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7-011
  • 简介:背景:周围神经断伤后生长缓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纤维化,导致肢体功能不可逆障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研究,但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中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异种异基因脐带间充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坐骨神经断端,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新鲜脐带采集于健康足月产妇,分离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大鼠坐骨神经SunderlandⅣ度损伤模型,去神经束5mm,神经外膜修复,5mm小间隙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仅在小间隙内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坐骨神经干潜伏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波幅,以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8及12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右侧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12周肌电图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干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波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lt;0.001)。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断端,可促进神经生长,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维持失神经肌肉形态及功能。

  • 标签: 干细胞 脐带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萎缩 坐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