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昌平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负责全区计划生育手术质量与数量的统计工作,发现近几年来中期引产数量逐年上升。目的为了了解引产原因,对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到全区二级医疗保健机构中期引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最后交到昌平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集汇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数382例,未婚先孕203例,计划外妊娠138例,带器妊娠11例,治疗性引产30例。结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避孕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对青年的教育,使她们充分认识到避孕节育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变成自己自觉行动,从而降低流产率。

  • 标签: 妊娠中期 中期引产 治疗性引产 药物流产
  • 简介:环咽异物感是门诊病人常见的自觉症状,有些病人痛苦难忍,甚至疑为癌症,常就诊于各大医院,亦无明确结果。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症的转归,现将58例的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8例中女35例,男23例、年龄19~58岁。病人均主诉喉咽部异物感,病程2~36个月。间断性36例,持续间断减轻16例,持续性6例。均无明显进干食物障碍表现。其中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21例,返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15例,58例均无喉返神经、舌咽神经损伤体征。均进行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发现下咽部粘膜不同程度充血,无溃疡等。梨状窝无唾液潴留。披

  • 标签: 环咽区异物感 治疗 雷尼替丁
  • 简介:为做好对社区大众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普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设了电话热线、VCT咨询室,向社区宣传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指导正确求医,提高人群对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的意识,鼓励更多的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受到社区大众欢迎。2005年接到咨询电话和VCT咨询室咨询人员185人次咨询,现将有关求询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 标签: 自愿咨询检测 艾滋病 普陀区 检测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咨询服务
  • 简介:患者,女,41岁,1天前行走时滑倒,左手撑地,伤后即感左手环指疼痛,逐渐出现肿胀。在我院拍摄X光片未见骨折。后因左环指末节主动屈伸均不能,遂来骨科就诊。专科检查:左环指略肿胀、青紫,远侧指间关节掌、背侧压痛明显,掌指关节掌侧压痛明显并可触摸到软组织块,末节主动伸屈不能,掌指及近侧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无受限。

  • 标签: 左手环指 伸屈肌腱 断裂 闭合 远侧指间关节 近侧指间关节
  • 简介:目的:总结颈枕融合术的并发症,探索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3年1月颈枕融合318例忠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43例。298例获得随访,随访1年6个月~18年,平均6年8个月。单纯融合组分别应用枕骨骨瓣翻转、自体髂骨融合。融合内固定组依据疾病类型选择适当的融合方法,以及恰当的内固定器械。结果:单纯融合级45例,并发症11例,发生率24.4%,融合内固定组273例,并发症32例,发生率为11.7%,差异显著(X^2=5.16,P<0.05)。融合内固定组Cervifix利Axis螺钉方向不佳分别占固定侧块螺钉的0.73%和4.08%,差开显著(X^2=9.35,P<0.01)。神经根损伤分别为0.49%和3.40%,差异显著(X^2=8.67,P<0.01)。螺钉退出分别为0.24%和3.06%,差异显著(X^2=9.70,P<0.01)。椎动脉损伤分别为0.24%和1.70%,差异显著(X^2=4.30,P<0.051。结论:颈枕融合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恰当的处理预后良好。熟悉解剖、掌握技巧是减少并发症的前提,正确内固定系统的选择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融合术 并发症分析 枕区 CERVIFIX 融合内固定 2003年1月
  • 简介:我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血站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当前的无偿献血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尤为重要。血站在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诸如献血者登记、血源管理、采供血工作记录等档案资料,是一个血站采供血工作的真实反映,是一个地区输血事业发展的历史记载,也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再开发和利用的基础。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无偿献血档案作为血液质量后继工作,就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血站档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根据目前的调查和各血站交流学习的情况,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 标签: 献血 档案管理 血站 输血
  • 简介:目的:为了腰椎间盘穿刺摘除髓核的进行部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观察成人尸15具(男11、女4)脊柱腰段外侧血管神经的配布及无血管神经的位置与范围。结果:脊柱腰段外侧无血管神经的范围L1~L5为正方形,长(上下距离)最小均值为25.03±3.46mm,最大均值为27.52±5.56mm;宽(前后距离)最小均值为23.75±6.67mm,最大均值为32.81±4.37mm;L5~S1为三角形,长平均为16.42±3.80mm,宽平均为13.63±3.37mm。结论:经L1~L5外侧的椎间盘外侧面进行针行相应髓核摘除术是安全的。L5~S1外侧无血管神经范围较小,进针较困难。

  • 标签: 脊柱腰段 无血管神经区 临床意义 最大均值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
  • 简介: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2岁,平均47.3岁。烧伤总面积46%~85%,Ⅲ度面积11%~70%,供皮取头皮最少1次,最多7次,共33次;植皮最少2处,最多9处,共53处,供皮经细菌培养均无感染。头部供应护理措施:(1)重视早期处理,把好清洗关: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就要做好头部供皮的护理。①病人入院后即剃除全部头发,去除病菌的滋生场所。②用清洗剂擦拭整个头皮数遍后,用清水、无菌盐水冲洗于净,然后以0.1%的新洁尔擦拭,无菌纱布垫于头下。(2)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及时用棉签擦拭创面渗液,避

  • 标签: 头部供皮区 烧伤植皮 供应区 大面积烧伤 细菌培养 创面愈合
  • 简介:论述了显微三维分析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程序流程;针对因离焦光线的干扰而产生的模糊光学断层图像序列,基于断层内相邻像素和断层间相邻像素的相关信息,采用改进的最大期望算法对光学断层图像序列进行去模糊处理;对去模糊处理后的三维光学断层图像序列,介绍了一种基于表面点绘制的三维数据场表面重建反走样方法,加快了重建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三维体绘制时,提出了多维半自动阻光度转换函数解决方案,清晰地显示出了物体内部的细节变化;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计算重建后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三维分割和标记算法,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选择感兴趣目标的操作.

  • 标签: 光学断层显微技术 去模糊 三维面绘制 三维体绘制 表面积估计 体积估计
  • 简介:背景:不锈钢TenoFix肌腱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特性较缝合修复有所改善.并在狗模型中有很好的相容性。本文的目的是在临床上对TenoFix修复与缝合修复作比较。方法:67例单纯Ⅱ屈肌腱损伤随机地用TenoFix修复或4股交叉缝合修复。共85个损伤指:34个指用TenoFix,51个指作对照.采用改良Kleinert康复技术,术后4周开始主动屈指。术后6个月由肓测检查者测定患者的手指活动范围.臂、肩、手的伤残(DASH)记分,捏力,握力和口诉的疼痛记分以及评价肿胀和神经系统恢复。经常间断地监测包括装置的移动和断裂等不良结果。结果:51指缝合修复中有9指肌腱断裂,而TenoFix修复中无一指肌腱断裂(p〈0.01)。断裂的9指中5指因抵抗医疗装置的活动而造成。组间的活动范围,DASH记分、捏力、握力、肿胀或神经系统恢复差异无显著性。TenoFix组疼痛和肿胀的消退比对照组稍慢。患者在6个月随访时,24例TenoFix修复中16例和27例对照修复组中19例结果为优良。1例TenoFix装置移动和被挤出,继发伤口感染。总的85指手术中,4指肌腱粗细不适合于用所提供的装置,9指被认为暴露不适当而无法置入锚。结论:如肌腱粗细和暴露满意,用TenoFix修复屈肌腱损伤是安全和有效的。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用TenoFix作肌腱修复,其肌腱断裂率较低而功能结果相似,特别适用于对康复方案不配合者。

  • 标签: Ⅱ区屈肌腱损伤 肌腱修复 医疗装置 临床试验 随机 多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桥小脑角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角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其中听神经瘤9例、胆脂瘤4例、脑膜瘤3例、耳源性脑脓肿5例、三叉神经瘤1例.结果各种肿瘤的CT特征,随其种类而不同,如听神经瘤均位于内听道开口处,呈等或低密度团块,轻度均匀或环状强化.胆脂瘤呈球形或扁平形,球形位于硬膜外,密度不均,壁有钙化.扁平形位于蛛网膜下腔,边缘清楚,均匀低密度.脑膜瘤均具有典型脑膜瘤特征,明显强化.耳源性脑脓肿周边有明显水肿、囊壁清晰,囊内呈均匀低密度.三叉神经瘤跨中后颅窝伴岩锥尖骨质破坏.结论桥脑小脑角肿瘤各具特点,CT能提供明确诊断.

  • 标签: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 CT 诊断 肿瘤样病变
  • 简介:普陀肿瘤防治现况,探讨今后策略和措施。

  • 标签: 肿瘤 防治 对策
  • 简介:目的以30例屈拇长肌腱Ⅱ断裂一期治愈的患者为例,阐述屈拇长肌腱损伤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方法2001年3月~2006年3月,对30例屈拇长肌腱Ⅱ断裂患者采用双套圈交叉6股屈肌腱缝合法修复及石膏外固定。术后按照肌腱生物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在医师指导控制下进行功能训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6-16周(平均8周)随访,按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1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功能达到优良的22例患者术后16周能用患指完成持笔写字、扣纽扣及拿筷子等日常生活动作。无患者出现二次断裂。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术中无创伤和牢固的缝合技术,术后安全的外固定,按照肌腱愈合的生物力学改变特点,在医师指导控制下进行功能训练,是屈拇长肌腱Ⅱ断裂一期治愈的关键。

  • 标签: 肌腱断裂 缝合技术 生物力学 功能训练
  • 简介:骨盆创伤性腹膜后大血肿(以下简称血肿)常为突发性直接暴力作用于骶髂、骨盆所致.导致血肿的直接原因是骨盆骨折,血肿是骨盆骨折的局部表现,而不是独立的疾病.血肿本身无特异性,其临床表现常被骨盆脏器并发伤所掩盖.加之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诊断困难,易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收集我院1990年以来腹膜后大血肿2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膜后血肿 创伤 骨盆区
  • 简介:目的以我院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fionSystem,PACS)的开发应用为例,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PACS发展模式。方法在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JOM)标准、模块化结构的实施策略指导下,制订各期要实现的功能。一期工程建立的小型PACS系统,将多层螺旋CT机与AW(AdvantageWorkstation)工作站按DICOM3.0标准通过细缆连接到主干电缆上形成拓扑结构(Topology)的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影像显示工作站以集线器(Hub)为中心连接形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Hub连接形成星形总线拓扑结构(BusTopology)的PACS系统。多层螺旋CT机、AW工作站通过光纤电缆与激光胶片打印机相连,进行共享打印。网络操作系统传输协议为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01),软件为NT和UNIX。结果在TCP/IP和DICOM水平2个层次上进行整体调试,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影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格式图像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影像数据交流。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了预期的功能。结论总体规划、分期建设、DICOM标准、模块化结构的实施策略,是一个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PACS发展的可行模式。

  • 标签: 影像存档 通讯系统 PACS 影像传输 数据存储 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