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全血质控品对血液分析仪的监控能力不是很完善,寻求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最大程度确保实验质量的有效监控措施。方法利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检测临床标本,分别统计MCV、MCH、MCHC三项参数的均值与标准差,同时按统计规律剔控制限浮动在+3%内。结果一方面浮动均值法能够及时发现全血质控品溯源所不能提示的诸多影响因素;另一方面MCV、MCH、MCHC的均值在仪器状态良好时都在较小范围内变化,MCV、MCHC的结果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会有一定变化。结论经试验证明浮动均值法是全血质控品非常好的补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浮动均值法,红细胞参数,质量控制。
  • 简介:针对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半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对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良性扩展,在保持收敛速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改善了聚类的效果。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标签: 模糊聚类 抑制式 半抑制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能够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测定评价,判断生产是否处于受控的状态记录、评估和监测相关的质量参数,指导生产的顺利开展。方法通过对我公司某产品的质量属性数据,阐述控制的绘制过程以及在其在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控制的绘制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危险因素,帮助企业将生产过程保持在受控范围,对平均图或极差图中任何失控状态的信号作出反应并采取及时行动,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均一。结论控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均一和稳定。

  • 标签: 控制图 质量控制 异常分析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控制法对手足口病预警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9月,对照组采用通过进行预警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的预警模型,观察组采用以累积和控制法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开展预警工作,两组预警效果比较。结果:收集 2019年实际手足口病周发病人数与建立的预警模型优选出的预警界值比较,发现实际手足口病周发病人数要超过该预警界值。共发出预警信号 106条,其中 2条( 1.87%)为疑似事件,经现场调查,确认 1例,阳性率为 0.94%,预警时间随年发病数增减而增减。结论:国家预警系统采用的累积和控制法可实现对手足口病更好的预警。

  • 标签: 两种控制图法 手足口病 预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外科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并找到对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于我院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间出院的共计15395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结果社会因素、临床因素、管理因素中的患者手术次数、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术前住院日等等都是外科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术前住院日。结论必须从外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出发,针对性提出对应解决措施,进而有效减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

  • 标签: 外科择期手术患者 平均住院日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尿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在血尿定位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 MCV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 MCV测定结果。结果 经过测定和统计,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 MCV的平均为 65.6fl,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 MCV值为 92.4fl,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测定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 MCV值 [1],可以准确、灵敏地对“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进行鉴别,能作为血尿定位检验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尿定位;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in the localization of hematuria,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renal glomerular" and "non renal glomerular" hematuria. Methods the urine MCV of glomerular hematuria patients and non glomerular hematuria patients were measured by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the results of MCV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urinary MCV was 65.6fl in patients with glomerular hematuria and 92.4fl in patients without glomerular hematuria. Conclusion by measuring the mean volume of urine MCV of patients, we can accurately and sensitively distinguish "renal glomerular" and "non renal glomerular" hematuria,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localization test of hematuria,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in clinic.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尿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在血尿定位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 MCV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 MCV测定结果。结果 经过测定和统计,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 MCV的平均为 65.6fl,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 MCV值为 92.4fl,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测定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 MCV值 [1],可以准确、灵敏地对“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进行鉴别,能作为血尿定位检验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尿定位;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an volume of urinary red blood cells (MCV) in the localization test of hematuria,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mall kidney ball" and "non renal small ball" hematuria in the future. Methods the full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urine MCV of the patients with glomerular hematuria and non glomerulosuria, and the results of MCV determin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y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s, the average value of urine MCV in patients with glomerular hematuria was 65.6fl, and the urine MCV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 glomerulosuria was 92.4fl,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y measuring the average volume of urine MCV of urinary red blood cells ([1]), it is accurate and sensitive to identify the "small kidney ball" and "non renal small ball" hematuria. It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localization test of hematuria. It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in clinical.

  • 标签:
  • 简介:【摘要】平均住院日实际上就是患者在某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这个指标能够充分反馈出医院工作落实的具体绩效情况,更是医院内部针对于科室工作开展绩效考核一大量化指标内容,与此同时,也会反馈出某家医院在技术方面的实力和医疗质量等。缩短平均住院日这一方法,能够提升床位的实际利用率,在此基础上会增高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进而降低了社会以及患者家庭负担等。

  • 标签: 缩短 平均住院日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日间手术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日间手术管理质量,解决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科室成立七个医护一体化小组,各医护小组均由8-9人团队组成负责本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到随访的全程安排,设立日间手术专职医护团队,实现正真意义上的医护一体化。通过优化日间手术流程、准入标准、日间手术日及健康宣教等规章制度,建立日间手术管理新模式。结果医护一体化的日间手术模式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总费用、加快了床位周转、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医护凝聚力。结论短平快的创新模式是医疗整合资源的势必,日间手术等快速康复理念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医护一体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护士专业知识缺乏、表象护理、科研缺乏的传统问题及医生缺乏护理常识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

  • 标签: 日间手术 缩短耳鼻喉科住院日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透析开始时,以及长期随访中的焦虑抑郁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新增腹膜透析患者240名,随访至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或观察终点(2008年2月)。收集患者透析开始时的人口学资料、生化参数、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作为基线值。分别于透析开始,透析后1、2、3年采用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出基线和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结果患者年龄(59.2±14.2)岁,40%为男性。平均随访时间(34.7±12.9)月,随访结束时64名(26.7%)患者死亡。老年、残余肾功能好和基线焦虑积分较低相关,男性、年收入水平高和基线抑郁积分较低相关(P〈0.01)。单变量的COX回归分析提示,基线的焦虑/抑郁积分不是死亡的预测因子。而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无论是单变量还是多变量分析(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水平,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周总尿素清除率和平均动脉压校正),均显示为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在长期随访中密切关注其焦虑抑郁状态。

  • 标签: 腹膜透析 焦虑 抑郁 死亡
  • 简介:免疫组化彩色图像分割在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C-均值聚类算法(CMA)是根据一定的相似性准则将图像分成C类。由于运算十分耗时,直接限制了C-均值聚类算法在彩色图像分割领域的应用。本文针对免疫组化彩色图像特点,提出了分割免疫组化彩色图像的色度学准则,即:用每个像素的R分量减去B分量,根据其差值是否大于0将相应的像素分为两大类:(R-B)≥0类和(R-B)〈0类,自动分离出图像的阳性细胞区域和阴性细胞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改进了C-均值聚类分割的方法:①针对上述两大类图像的色彩分布的特点确定初始聚类中心;②分别对上述两大类像素在一个色度学空间聚类;③根据每次迭代过程中聚类中心的变化趋势来预测下一次迭代后可能的聚类中心,从而减少迭代的次数。改进之后的C-均值聚类分割方法减少了聚类的样本数量,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且由于迭代次数的减少,运行速度得到了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技术方法能有效地分割免疫组化彩色图像。

  • 标签: CMA 彩色图像分割 色度学准则 聚类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血尿定位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MCV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测定和统计,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的平均为65.6fl,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值为92.4fl,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MCV值1,可以准确、灵敏地对“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进行鉴别,能作为血尿定位检验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尿定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全血采集的平均流速的因素,以便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全血采集的效率。方法此文研究对象是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中心血站的100名献血者,统计影响全血采集的平均流速的相关因素。结果400mL采血规格的全血采集平均流速显著比较于200mL采血规格,数据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存在;随机采血的全血采集平均流速比较于集中采血,数据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存在;25岁及以下的全血采集平均流速比较于其他年龄区间,数据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存在;男性的全血采集平均流速比较于女性,数据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存在。结论影响全血采集的平均流速的相关因素有多种,需加强注意。

  • 标签: 全血 平均流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妇幼专科医院缩短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候时间。方法 通过实施细化患者就诊时间段,统筹规划就诊区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号源,发放复诊号等方式。结果 门诊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后至进入诊室前的等待时间逐渐下降,从37.99分钟下降至29.84分钟,已经达到2020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结论 妇幼专科医院缩短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候时间对医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妇幼专科医院 缩短 门诊患者 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PIVAS配置人员不同调配模式下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现状,掌握当前每个配置人员的平均配置速度,根据不同的配置任务,合理安排配置人力资源,保证配置安全,提高配置质量。方法 把我院PIVAS配置人员根据当天配置任务总量,随机分组,利用医院HIS、科伦mate系统中统计的数据,计算不同调配模式工作人员配置人员平均配置时间,针对同种、不同种药品,同组配置人员、不同组配置人员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采取一对一辅助调配模式,与单筐一人调配模式相比,能显著提高调配效率。结论 掌握我院PIVAS配置人员不同调配模式下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有利于配置质量同质化 ,更能为临床科室提供保质按时的配置服务。

  • 标签: 配置时间 PIVAS 普通药物
  • 简介:目的本文拟评估血压变异度指标—平均实际变异(averagerealvariability,ARV)对判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临床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3例MHD患者,均于当周第2次透析后,行4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8D)、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V)和ARV.随访2年,收集患者预后资料,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Kaplan-Meier分析表明,根据44h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标准差(44h-SBPSD)和44h收缩压变异系数(44h-SBPCV)均数进行分组,生存曲线分布无统计学意义(44h-SB-PSD:LogRankx2=0.210,P=0.647;44h-SBPCV:LogRankx2=2.738,P=0.098);而根据44h-SBPARV均数进行分组,高44h-SBPARV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44h-SBPARV组(77.8%比98.0%,LogRankx2=9.645,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44h-SBPARV(HR1.132,95%CI0.912~1.312,p=0.017)及hs-CRP(HR1.179,95%CI0.621~3.554,P=0.009)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透析间期44h的ARV对心血管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SD和CV.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平均实际血压变异 心血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