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7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阳性60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5例,其中单支病变27例,双支病变8支,三支病变7支,左主干3支。轻度狭窄26例,重度狭窄19例。受累血管58支,其中右冠状动脉31支,左前降支17支,左旋支6支,左主干4支。心电图检出冠心病敏感性为77.6%,特异性21.1%,阳性预测值77.6%,阴性预测值21.1%,预测准确性75.3%,假阳性率78.9%,假阴性率22.4%。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阳性率达91.9%。结论在诊断过程中,只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合并症,科学地进行分析,心电图仍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慢性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上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慢性肾病提供实践上的参考。方法本组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诊断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为3个亚组,采用阿洛卡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测量肾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对比。结果慢性肾衰各亚组患者的V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肌酐浓度的增加,Vs值越来越低,C组的Vs值最低。各组的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以对慢性肾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很好的观察,对慢性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慢性肾病 诊断 阻力指数 血肌酐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待产的,条件适合顺产且产妇自愿选择顺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进行助产。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产程时间,对气囊放生助产术的临床效果作出分析。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给予自然分娩的产妇气囊仿生助产术,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并能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术 临床应用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腕背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36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腕背部囊肿的超声图像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与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腕背部囊肿136例,根据发生解剖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伸肌支持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和骨间背侧韧带囊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2/136)、24.3%(33/136)和74.2%(101/136)。囊肿具体发生部位排在前3位的是舟月背侧韧带、指伸肌腱及示指伸肌腱滑液鞘、桡侧腕长及腕短伸肌腱滑液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0.3%(82/136)、8.1%(11/136)和6.6%(9/136)。腕背部囊肿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二维灰阶超声显示伸肌支持带囊肿体积较小,呈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位于水肿增厚的伸肌支持带内,与伸肌腱无联系,多同时合并舟月背侧韧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位于伸肌腱旁,呈椭圆形或茄形包绕肌腱,与骨间背侧韧带及伸肌支持带无联系,骨间背侧韧带呈正常的条索状回声,表面光滑、平整;骨间背侧韧带囊肿呈不规则形无回声区,位于受损韧带浅方,受损韧带增厚、回声减低,表面不光整,内部条索状回声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致局部变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腕背部囊肿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能够对腕背部囊肿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韧带 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手术配合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为95.00%,对照组的手术配合度为72.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效果中图分类号S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52-01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康复临床路径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170例,按照是否进入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分为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和普通临床路径组(对照组)。观察组患儿(86例)采用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对照组患儿(84例)采用普通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比较二组患儿的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二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出现。观察组复苏时间为(9±4)min,对照组复苏时间(18±9)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6,P=0.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3.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1,P=0.11);观察组住院时间(1.2±0.2)d,对照组住院时间(2.9±0.7)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6,P=0.00);观察组住院费用(4864±360)元,对照组住院费用(5311±463)元,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0,P=0.00)。结论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腹股沟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腹股沟 临床路径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三踝骨折的检查和后处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7例行常规X线摄影及MSCT扫描,并对CT图像薄层重建后进行矢、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及3D成像,然后进行观察、分析CT表现,并与X线片对照。结果MSCT检查能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严重程度及关节有无脱位等,同时还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明显优于X线片检查。结论MSCT在三踝骨折的检查诊断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踝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成像的阳性病例。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16s~18s,在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重建方法为MIP、VR、MPR等。结果3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一侧椎动脉狭窄3例,双侧椎动脉狭窄2例,颈内动脉畸形2例,海绵窦瘘1例,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5例。血管成像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CTA 脑血管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A对头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头颅血管病变患者,进行MRI与MRA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88例中动脉瘤(12例)MR检查(MRI+MRA)检出率为91.7%(11/12),动静脉畸形11例,MR检查(MRI+MRA)检出率为100%。而海绵状血管瘤8例MRI检出率为100%。血管硬化狭窄MRA的检出率为90.2%,血管闭塞的检出率两者均为100%。结论MRA能无创有效地诊断头颅血管病变。

  • 标签: MRA 脑血管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17-01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和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和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6例患者中,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梗阻部位在肝外胆管者9例,梗阻部位在肝内胆管者57例,梗阻部位在胰头部14例,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乳头部者6例。而CT检出结果分别为7例、46例、14例和3例,总准确率86%。梗阻病因中,胆管结石56例,胆管炎性疾病10例,胆管肿瘤4例,乳头部肿瘤5例,胰头癌11例。经CT检出结果分别为48例、6例、2例、4例和11例,总准确率80%。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具备多层面扫描、无需使用造影剂、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而且方便基层医院使用,有利于临床的广泛应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多探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 黄疸 梗阻性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量化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3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癌患者50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51例。共评估甲状腺结节1508个。将甲状腺结节大小、位置、数目、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性回声、微钙化、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作为自变量,将甲状腺结节恶性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结节恶性相关因素。对1508个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相关因素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评分。结果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性回声、微钙化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结节恶性有相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08,P<0.05)。768个评分<6分的甲状腺结节中,742个为良性,24个为恶性;60个评分≥10分的甲状腺结节中,2个为良性,58个为恶性;314个评分8~9分的甲状腺结节中,60个为良性,254个为恶性;368个评分6~7分的甲状腺结节中155个为良性,213个为恶性。结论甲状腺结节的量化评分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过8分的甲状腺结节大部分为恶性,应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肠梗阻就诊的68例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等的变化。结果肠梗阻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稍小,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临床预后效果更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 标签: 外科手术 腹腔镜技术 肠梗阻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36-01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腹壁疝诊治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收集的经手术证实的腹壁疝患者25例。术前均进行螺旋CT检查。观察腹壁疝的部位、疝囊大小、疝内容物。结果本组25例腹壁疝患者中,切口疝例3,腹股沟斜疝14例,腹股沟直疝6例,造口疝2例。疝囊直径-5cm11例,-10cm9例,>10cm5例。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肠管与邻近组织器官。结论多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腹壁疝的部位、大小与疝内容物,是诊断腹壁疝的有效检测方法,为开展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临床价值;方法分为试验组19例与对照组19例,试验组接受保留肾单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试验组1例患者术后4d有腰部切口漏尿,静脉肾盂造影排除泌尿系梗阻未见明显瘘口,术后两周患者自愈,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术后均不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0%;结论在肾癌临床治疗中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来予以治疗,所获成效较为显著,比较安全且有效。

  • 标签: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癌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4-01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4.8~21.3cm,平均直径约9.5cm。发生于胃4例,小肠3例;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3例,瘤内低密度坏死4例,瘤内钙化1例,边缘清楚7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气体进入瘤内1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7~58Hu,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术后病理低恶性风险1例,中度恶性风险2例,高度恶性风险4例。免疫组织化学7例均显示CD117阳性。结论MSCT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其定位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对肿瘤的危险程度的预测有一定限度;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S/DBE)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3例因小肠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对患者行S/DBE检查的小肠出血检出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肠出血检出阳性率为86.53%(167/193),病因诊断率78.44%(131/167)。最常见的原因依次为小肠溃疡、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小肠黏膜炎性改变、血管扩张症、小肠癌、小肠憩室、小肠息肉、小肠转移性黑色素瘤等。结论S/DBE对小肠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依次为小肠溃疡、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

  • 标签: 双气囊辅助小肠镜 小肠疾病 小肠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卵巢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根据卵巢病变的CT表现,对12例良性卵巢肿瘤及8例恶性肿瘤做出了准确诊断,1例恶性肿瘤误诊。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卵巢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症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调分析我院收治的急症住院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治疗以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有效救治时间以及医嘱执行情况。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症救治中结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救治高效、方便,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症 救治中图分类号R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65-01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成人肠套叠,并对其CT平扫及7例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均可见套叠头体部呈现分层鞘状软组织影,其中8例见“靶征”,2例见“腊肠征”,2例见“肾形”,1例见不规则肿块改变;7例增强扫描时可见肠壁的各种形态改变,诸如有无缺血水肿、坏死,并判定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征象。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成人肠套叠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