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与治疗措施。方法我科收治56例产后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措施无效行手术治疗。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病因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应用同指逆行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技术对患有指端缺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就诊的患有指端缺损疾病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1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同指逆行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50.24±7.68)d和缺损修复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12.25±3.44)d明显短于对照组(74.92±10.64)d、(17.59±4.51)d:指端缺损疾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3.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在手术修复治疗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结论:应用同指逆行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技术对患有指端缺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 手指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建立可用于舌癌耐药蛋白1(TCRP1)基因启动子区CpG测序检测的反应体系。方法采用人肺癌A549细胞作为待测样品,以TCRP1启动子区CpG为靶片段设计特异扩增、测序引物,建立TCRP1启动子区CpG测序检测反应体系,并检测H1299、H460、Huh-7细胞株和2例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结果建立了以P2-1[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0%,降落聚合酶链反应(PCR)条件]联合P1-2(DMSO终浓度1%,常规PCR反应条件)为优选方案的TCRP1启动子区CpG测序检测体系,并成功检测了A549、H1299、H460、Huh-7细胞株和2例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结论成功建立可用于TCRP1启动子区CpG测序的反应体系。

  • 标签: 舌癌耐药蛋白1 启动子 CPG岛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测序 二甲基亚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同指逆行指动脉状皮瓣并同时吻合指神经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共接诊15例手指末节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2岁。损伤原因有电锯伤、机器挤压伤、压面机伤等;其中示指5例,中指6例,环指4例;手指末端创面缺损面积0.8cmxl.2cm~2.5cmx3.Ocm;根据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部位,分别采用示中指尺侧或环小指桡侧指固有动脉逆行状皮瓣并同时吻合指神经修复缺损,皮瓣切取面积1.Ocmx1.5cm~3.Ocmx3.5cm。供区采用前臂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15例患者指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所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患指外形及屈伸功能满意,部分感觉恢复,供植皮区植皮I期愈合。结论:采用同指逆行指动脉状皮瓣并指神经吻合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外观和较好的功能,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是一种可以临床推广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动脉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状皮瓣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60例,全部患者均行带蒂状皮瓣术,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痛感明显减轻,痛感无法忍受和剧烈疼痛级别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观察组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手外伤带蒂状皮瓣术后患者的疼痛有显著的减轻作用。

  • 标签: 手外伤 护理 疼痛 皮瓣术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20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100例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与10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预后以及恢复有着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输尿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采用经侧裂-叶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家属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常规脑皮层造瘘手术方法进行血肿清除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侧裂-叶入路手术进行手术血肿清除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1.25%,18.7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经侧裂-叶入路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因而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关键词经侧裂-叶入路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researchinthe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patientswithhypertensivebasalgangliahemorrhageintheprocessofuGsingthesylvius-surgicaltreatmenteffectoftheinsula.MethodsrandomlyinDecember2012toDecember2014,duringthesurgeryinourhospitalfortreatGmentof72patientswithhypertensivebasalgangliahemorrhage.Inaccordancewiththeprincipleofvoluntarypatientscanbediv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patients(32cases)withsurgicalmethodforclinical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40cases)patientsusingthesylvius-theinsulaapproachsurgeryclinicaltreatment,and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clinicaltreatmentforstatisticalanalysis.ResultstheclinicalcomparisonshowedthattheclinicaltotalefGfectiverateofobservationgrouppatients(95.0%)and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5.0%)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81.25%,18.75%),patientswithcomparativedifferencesa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patientswithhypertensivebasalgangliahemorrhageimplementthroughlateralfissureinsula-intotheroadtreatment,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isdistinct,less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soitisaneffective,safeanKdeyidweaolrdmsethodofclinicalsurgery.Throughlateralfissureinsulaapproachsurgery;Hypertensivebasalgangliahemorrhage;Clinicalcurativeeffect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3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充填网塞修补组(1组)和腹膜前圆形补片修补组(2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获痊愈,1组术后一年复发1例,切口处出现反复不适3例;2组术后一年无复发,未出现术后切口处明显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采用内环口处腹膜前圆形补片修补方式,手术损伤小,操作方便,术后局部疼痛、异物感轻微,复发率更低,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可靠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护I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护II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SF-36)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护II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提高,但护I组改善不明显,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厚皮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治疗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中厚皮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63例,男43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12-68岁,平均42.5岁.车祸伤30例,重物砸伤20例,机械绞伤12例,溃疡1例.软组织缺损8cm×6cm-13cm2×10cm.受伤时间为5天-6月.术中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大小为5cm×4cm-7cm×6cm.63例全部采取中厚皮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6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过短期换药后均愈合.随访6个月-5年,皮瓣外形、血运、质地、弹性佳.结论中厚皮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既减少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切取面积,又更大程度地保证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状皮瓣的成活,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关键词中厚皮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状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图分类号R65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7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miR-34b在白血病细胞株表达和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骨髓细胞标本,另选择HL-60和K562白血病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骨髓细胞、HL-60和K562细胞株的miR-34b相对表达量,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各组miR-34b甲基化状态。用地西他滨处理HL-60和K562细胞株,用同样方法检测两种细胞株miR-34b相对表达量及甲基化状态。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as-miR-34b转染至K562细胞株,根据转染是否成功分为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Has-miR-34b转染组,记录各组培养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结果:对照组miR-34b相对表达量为(5.23±0.75),HL-60相对表达量为(0.05±0.01),K562相对表达量为(0.04±0.0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12,P=0.000)。HL-60细胞株和K562细胞株分别在启动子区CpG存在甲基化状态,1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骨髓细胞无甲基化现象。经过地西他滨处理后HL-60和K562细胞株miR-34b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加地西他滨前后白血病细胞株启动子区CpG均存在甲基化,但是加药后甲基化明显减弱,提示地西他滨对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具有抑制作用。培养48、72、96和120h后Has-miR-34b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8%、46.7%、33.6%和24.7%,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株miR-34b启动子区CpG甲基化使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这也是miR-34b对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降低的原因;miR-34b也有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白血病细胞株 miR-34b CPG岛甲基化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提高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期、后期安全护理的有效性。手术室围术期的护理资料和护理经验,为安全护理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护理实践工作中,可以找到了几种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防范措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增强护理人员对待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从而实现减少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目标。

  • 标签: 围术期,安全护理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