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切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48例疝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4个月到1年的时间,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手术疤痕非常,几乎与正常皮肤无异,且不存在复发病例。结论对小儿疝气采取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切口长度,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横纹 横切口手术 疤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慢性胆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切口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术中出血量等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再出血者情况等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具有创伤性、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小切口手术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癌患者行改良型横切根治术的快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选取了我院6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我们运用的是改良型横切根治术的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并就得到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制定出来较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对这60例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有40名患者是进行的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0例进行了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总结发现,不但手术完成的很好(无一例死亡),并且术后除了有1名患者出现切口液化的现象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并发症(切口疝、切口感染、吻合口漏、下肢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等)出现。结论在联合运用改良型横切根治术和快速康复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杜绝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直肠癌 改良型横切口 快速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116例行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6例采用切口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min,6例术中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发生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2例,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腋臭患者采用皮下切口大汗腺修剪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汗腺修剪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皮下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腋臭患者采用皮下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腋臭 皮下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S”形切口皮瓣转移修复术与改良“S”形切口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032013-03期间收治的74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与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S”形切口及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S”形切口及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及患者对术后切口外观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0%)明显少于对照组(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暂时性面瘫、Frey's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的满意度构成无明显差异(Z=-1.595,P=0.111),但观察组满意度达到十分满意的患者比例(38.1%)明显高于对照组(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形切口及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腮腺肿瘤,较“S”形切口皮瓣转移修复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腮腺肿瘤 皮瓣转移修复 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 改良“S”形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将江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行乳晕切口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围术期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方案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其预后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1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强乳晕切口在乳腺手术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乳晕切口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所发生的115例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年龄、手术种类等都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用针刀治疗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山西省一○九医院对193例疝手术切口疼痛的患者分别应用药物治疗、局部阻滞及针刀治疗,观察其疼痛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比较,针刀治疗慢性疼痛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及局部阻滞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5、6.081,P=0.016、0.014)。结论应用针刀治疗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有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疼痛 手术后 对比研究 针刀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并接受疝日间手术患者1221例临床资料。依据术后24h切口疼痛的VA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VAS≤3分)及中、重度疼痛组(VAS>3分)。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40岁中、重疼痛发生率为8.1%,年龄<40岁为38.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P=0.000)。BMI指数≥22中、重疼痛发生率为9.9%,BMI指数<22为18.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P=0.000)。吸烟患者较未吸烟者中、重疼痛发生率高,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P=0.044)。局部麻醉药(0.5%利多卡因)用量≥50ml较用量<50ml中、重疼痛发生率高(χ2=14.2,P=0.000)。未采取术后镇痛较采取术后镇痛中、重疼痛发生率高(χ2=177.2,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40岁[OR(95%CI)=0.2(0.1~0.3),P=0.000]、BMI指数≥22[OR(95%CI)=0.6(0.4~0.7),P=0.001]、术中麻醉药用量≥50ml[OR(95%CI)=1.6(1.2~2.0),P=0.011]及未采取术后镇痛[OR(95%CI)=0.1(0.0~0.2),P=0.000]是发生术后早期切口中、重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疝日间手术后早期切口疼痛,患者年龄、BMI指数、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是否采用术后镇痛与中、重度切口疼痛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腹股沟 日间住院医疗 外科手术 疼痛 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原因有关。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降低切口长度,提高手术熟练度及无菌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

  • 标签: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1-02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牵引床牵引下闭合手法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115分钟,平均60分钟,手术出血量100~300ml,平均120ml。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6.5个月。均可以负重行走。患髋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闭合手法复位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失血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防股骨头旋转、防股骨头切割、防止股骨颈短缩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种目前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行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57例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并用1%聚维酮碘和高渗盐水纱块换药,待切口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后行二期缝合;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1%聚维酮碘和高渗盐水纱块换药,待切口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后行二期缝合.统计两组患者二期切口愈合时间和二期切口愈合所需的住院费用,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结果试验组在切口二期愈合时间、二期切口愈合所需的住院费用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在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方面,能有效缩短切口二期愈合的时间和住院费用,且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 切口 负压吸引
  • 简介: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切口剖胸矫治法洛四联症(TOF)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3年10月346例TOF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右侧腋下切口入路行根治术治疗,其中男159例,女187例;平均年龄(1.9±1.2)岁;平均体质量(9.7±2.4)kg.合并卵圆孔未闭43例、房间隔缺损22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0例、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全组跨环补片205例,右室流出道补片14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7例(2.02%),术中体外循环(90±24)min,主动脉阻断(64±17)min,术后机械通气4~165h,监护室停留(3.2±1.7)d,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138±91)ml,平均带胸管(2.5±0.9)d.术后出现并发症36例(1.04%):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7例(死亡5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灌注肺5例(死亡1例),右肺损伤7例,膈神经损伤4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2例,乳糜胸2例.结论右侧腋下切口配合有效的牵引显露行TOF根治安全可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右侧腋下小切口 法洛四联症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1月采用微创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平均年龄72.3(65~82)岁。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56(38~69)min,术中显性出血量平均60(40—100)ml,术中输血平均400(0~800)ml。77例术后恢复顺利,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坐骨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5例,肺栓塞1例。本组8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7(3—41)个月,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生活均能基本自理,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2例出现髋内翻。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68髋,良9髋,中6髋,优良率92.8%。结论采用微创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2720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20例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例29例,感染率1.07%。其中胸部手术感染13例,感染率为0.48%;腹部手术感染16例,感染率为0.59%。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均为术手切口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讨论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均为术手切口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通过保障手术室无菌操作、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来进一步避免或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术后切口感染 手术室 因素分析 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3-02
  • 简介:摘要临床中肠胃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时有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且增加住院时间,平添住院费用。由于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身体素质较差,发生感染时会延长切口愈合时间,严重时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肠胃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防护工作。本文针对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 标签: 肠胃外科 手术切口 术后感染 术中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