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无式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8月手术室接收的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观察组25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无式护理,对对照组25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一般护理。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论观察组在缓解病人手术前的心理紧张情绪,防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医学模式、现代护理观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当中加入无式护理,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在临床当中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联线固定新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固定心电监护仪联线。结果用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固定监护仪导线后床单位整洁美观,减少了导线被牵拉、折断、污染;避免导线拖拉在地被脚踩减短导线寿命,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结论用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固定监护仪导线简易可行,节省开支,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电监护仪 导连线 固定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让患者获得优质的就医体验,需要医务人员予以准确、详尽的指导,为其提供医导诊服务,帮助患者更加方便、快捷的就诊,进而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本研究围绕医导诊服务在门诊服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导医导诊服务 门诊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将 2016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期间我院接收的 8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采用围产期普通陪护;观察组 40例,采用乐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同时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 26例、剖宫产 8例、阴道助产 6例,自然分娩率 65%;对照组阴道分娩 12例、剖宫产 17例、阴道助产 11例,自然分娩率 30%( 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分别为( 5.1±1.2) h、( 0.6±0.1) h、( 0.1±0.03) h;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分别为( 8.5±1.5) h、( 1.4±0.3) h、( 0.2±0.06) h,尽管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05),但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乐分娩,可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与安全感,因此产程进展顺利, 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 导乐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睡眠仪在精神科的应用以及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在使用多睡眠监测设备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后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重度失眠者52例,中度失眠者30例,轻度失眠者38例,无失眠者0例;治疗后重度失眠者5例,中度失眠者21例,轻度失眠者61例,无失眠者33例,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眠障碍者实施多睡眠监测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导睡眠仪 精神科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乐陪伴无痛分娩在产科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2月至 2016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80例产科产妇,依据分娩干预办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乐陪伴无痛分娩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分娩疼痛评级上,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各产程时间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剖宫产率上,观察组为 10%,对照组为 22.5%,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乐陪伴无痛分娩在产科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分娩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 ] 导乐陪伴 无痛分娩 产科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乐陪伴分娩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共100例研究对象,从2016年12月—2017年5月阶段内在我院拟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以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乐陪伴分娩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乐陪伴分娩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于促进产妇顺利分娩,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导乐陪伴分娩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乐分娩对于产妇分娩过程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来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中选出13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产妇均为初产妇,随机将产妇分入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乐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6.15%高于对照组的66.15%,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产程中出血量更高,新生儿出生1min的Apgar评分更高,P<0.05。结论乐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产程,减少产妇产程中的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乐分娩 分娩方式 并发症 产程时间 出血量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联心电图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步12联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比较两组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均行碎裂QRS波及病理性Q波诊断,其中观察组行碎裂QRS波的确诊率为91.67%,行病理性Q波的确诊率为88.89%;对照组行碎裂QRS波的确诊率为55.00%,行病理性Q波的确诊率为50.00%;两组在不同心电图诊断结果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诊断敏感性50.00%,诊断特异性91.67%,阳性预测值50.00%,阴性预测值91.67%;对照组诊断敏感性20.00%,诊断特异性50.00%,阳性预测值77.50%,阴性预测值7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联心电图是临床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方式,其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为碎裂QRS波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正畸联合手术萌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40例,对照组仅进行外科萌治疗,试验组进行正畸联合手术萌疗法,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中未出现牙列紊乱,牙髓坏死者2例,牙龈退缩者1例,3例均接受二次手术,试验组的正常率(92.5%)即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满意度(97.5%)远远高于对照组(62.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联合手术萌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联合手术导萌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分析优质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以及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护理依从性为95.65%,焦虑评分为(38.34.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也有助于降低其焦虑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诱导期血液透析 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依从性 焦虑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