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通过总结和收集陈皮、广陈皮的历史记载、性状、成分、功效对比资料,了解分析广陈皮与陈皮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陈皮和广陈皮的临床使用特点。使临床用药更精准,体现临床中药师价值。

  • 标签: 陈皮 广陈皮 中药
  • 简介:一、定义闭疝是腹腔内脏器经闭管将腹膜推向外,突出而形成,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本病多发生于体弱、消瘦、多胎生育史的老年女性。发病率占所有疝的0.05%~1.4%,右侧明显多于左侧。

  • 标签: 闭孔疝 诊治 腹腔内脏器 老年女性 腹外疝 多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探讨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55例患者,对其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用药问题,占比为7.47%。具体问题包括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忽视药物禁忌证等。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以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为常见。科室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科室临床用药的监督,以促进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二法结合改良三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方法2002年7月~2006年3月对慢性阑尾炎44例、急性阑尾炎518例行二法或改良三法LA术,其中二拖出法159例(28.3%),改良三法403例(71.7%)。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LA,平均手术时间(43±28)min,二法手术时间为(36±21)min,三法为(5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50)ml。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1例,炎性肠梗阻和腹腔内出血各1例。平均住院时间4.1(2~7)d。396例(70.5%)获随访,平均8(2~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二法和三法LA各有其优缺点,术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对腹膜淋巴的影响,以及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PD123319对腹膜淋巴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腹腔感染组:按经典盲肠穿孔结扎实验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建立腹腔感染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D123319水溶液(0.2g/kg).假手术组仅打开腹腔,翻动肠道后,即关闭腹腔.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均经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h后处死大鼠,采集腹膜组织标本.(1)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腹膜淋巴变化,检测孔径及开放密度.(2)采用NO硝酸还原法,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腹膜组织NO浓度.(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NO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Phospho-eNOS(P-eNOS)表达量.(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膜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径分别为(2.3±0.4)μm、(2.5±0.5)μm、(4.7±0.5)μm、(3.8±0.5)μm,腹膜淋巴开放密度分别为(2.0±0.8)×10^8/m^2、(2.1±0.7)×10^8/m^2、(6.2±1.3)×10^8/m^2、(4.6±1.4)×10^8/m^2.4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径、腹膜淋巴开放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130,56.780,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径、腹膜淋巴开放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1,0.514,P>0.05).腹腔感染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径、腹膜淋巴开放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6,8.573,P<0.05);腹腔感染组与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4,3.098,P<0.05)

  • 标签: 腹腔感染 腹膜淋巴孔 一氧化氮 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简介:目的:对比脐缘三与传统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分别行脐缘三与传统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美容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脐缘三组2例因严重粘连、胆囊三角区显露困难改为传统三法完成,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传统三组相比,脐缘三组手术时间长、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切口美容效果更好,且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脐缘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较传统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稍长,但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受益。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经脐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干出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1例脑干出血病人,全部病人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4型;昏迷病人出现呼吸改变为分呼吸机辅助通气组及非呼吸机辅助通气组。分析各型及各组的治疗及预后。结果各型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8±1.05)mL、(3.05±1.31)mL、(5.92±2.071)mL、(8.34±2.04)mL,不同分型组间死亡率P<0.05,预后与出血量相关。呼吸机辅助通气组与非呼吸机辅助通气组死亡率P<0.05。结论脑干出血的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出血量及出血量增多是影响预后主要因素,GCS评分可有效评估预后,并对针对性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脑干出血 GCS评分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解决的相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住院患者晨尿846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3份,对照组利用传统手工方法检验,观察组采用化学分析仪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采集过程进行回顾式分析并统计,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尿液标本的蛋白质、白细胞及红细胞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均有影响因素产生。结论患者自身准备工作、尿液标本的采集、运送与保管以及检验人员的标准操作,都会对尿常规检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间镜手术联合推拿治疗后,残留神经的疼痛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非盲法选择患者共计68例(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其中34例为对照组选择椎间镜手术联合甲钴胺药物进行治疗,另34例是观察组,行椎间镜手术联合推拿展开治疗,对患者在术后残留神经疼痛的疗效进行探讨。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天和15天,两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对照组的改善得分明显比观察组更高,说明患者疼痛相较于观察组更严重,差异显著(P<0.05)。在肌力和麻木改善情况上,观察组的改善有效率为93%(32/34),明显比对照组的83%(28/34)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椎间镜术后进行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能够较好的降低术后残留神经疼痛的程度,患者下肢麻木和肌力改变情况有较好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手术 推拿 残留神经 疼痛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合并椎间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镜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 80例合并椎间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40例,对照组行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较少,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间狭窄患者行椎间镜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从非典型肺炎病毒、埃博拉病毒到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直是严重危害全球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再加上新兴和不断复发的病毒给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务之急是对于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目前可用于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硫酸酯化多糖、金属纳米粒子、干扰素和蛋白抑制剂等。

  • 标签: 广谱抗病毒药物 硫酸酯化多糖 金属纳米粒子 干扰素 蛋白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治疗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30)和综合护理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功能恢复优良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3.3%(25/30)(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治疗的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闭疝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闭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例特点。结果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77.5±2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5±30.9)ml,平均住院时间(11.5±2.4)d。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对症处理后均愈合。结论闭疝是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误诊、漏诊率极高,CT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

  • 标签: 闭孔疝 疝修补术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喉科广基型声带息肉的患者采用喉科动力切割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采用全麻方式,通过喉镜联合镜下配合治疗候动力水平,分析患者切割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经过守护后均成功,术后无声带组织损伤问题,术后出血量较少,术后未出现声带粘连的现象。综合治愈效果达到87%,综合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采用喉科动力切割系统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孙桑新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声带息肉的治疗水平,保证不受损的治疗过程。

  • 标签: 息肉 切割 候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