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娱乐暗娼人群实施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天门市48家娱乐中的870名暗娼,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业主培训,免费发放安全套、问卷调查、同伴教育、血清学检测等综合干预活动,并抽取其中3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823人开展了HIV检测。结果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前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6.0%,与干预前的995.3%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后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97.0%,安全套坚持使用率91.0%;与干预前的95.6%和90.3%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开展HIV检测823人次,没有发现阳性。结论只有采取多部门配合、共同协作的方式积极解决当前娱乐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中的困难,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够显著降低暗娼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实现艾滋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娱乐场所 暗娼 艾滋病 高危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梅毒是我国目前流行严重、危害性大的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传播,而暗娼是梅毒感染高危人群。为了解思南县娱乐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近年来对娱乐人群进行了梅毒血清学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娱乐场所 梅毒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靖西市在娱乐暗娼人群中进行艾滋病(HIV)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于2014年8月对靖西市83家娱乐的暗娼人群(FSW)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了解在HIV干预前后暗娼人群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性行为情况以及梅毒检测情况。结果干预前接受调查的FSW有124人,HIV知识知晓率为79.03%;干预后接受调查的有103人,HIV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6.11%,干预前后的HIV知识知晓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最近一次和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在干预后显著提高(P<0.05);干预前后的梅毒阳性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FSW中开展HIV的干预工作,能提高这些人对于HIV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的使用比例,降低了患艾滋病毒的机率。

  • 标签: 暗娼人群 艾滋病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劳动力人群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人类发展与社会稳定,必须切实做好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守护。本文针对制药企业工作场所进行健康干预展开探讨和分析,结合进行健康干预的重要意义,分别从增加领导的支持力度、倾听员工意见想法、积极应用智能自动化药品生产设备,以及构建完善系统化药品生产管理制度等措施,有效改善制药企业职员的工作环境,进一步降低外在因素的威胁和影响。

  • 标签: 制药企业 工作场所 健康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和民众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不断提升,公共场所已逐渐成为构成城市景观及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场所作为人们频繁聚集和往来的区域,人流流动性显著,故其卫生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健康状况。卫生问题一旦疏忽,可能导致传染疾病的迅速蔓延,对一般健康人群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强化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与管理,运用科学合理的监督策略,不仅对提升我国公众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管理
  • 简介: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自1979年开展控烟工作,深圳市2014年正式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本文通过分析控烟监督执法现状,总结控烟工作面临的短板,提出一些思考。

  • 标签: 公共场所 控烟 条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县公共场所用具消毒效果,总结有效的安全监督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县453家等级不同的公共场所用具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单位的用具消毒情况。结果本次调查中抽取了1263份公共场所用具,其中监测合格932份,消毒合格率为73.8%。其中,A级、B级、C级公共场所用具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8.0%、77.6%、60%,三级公共场所用具监测合格率均有显著差异,A级公共场所用具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B级、C级(P<0.05)。本次监测结果分析床单、被套、枕套、毛巾、拖鞋、杯子、剪刀等不同种类用具的消毒合格率相对较差,其中拖鞋的消毒合格率很低,只有56.7%。53家公共场所用具中采用开水烫的方式消毒97户,采用电子消毒柜消毒227户,采用蒸汽消毒52户,采用化学消毒77户,四种用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20.5%、83.3%、93.3%、62.9%。结论目前我县公共场所用具消毒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相关部门应加强公共场所用具的消毒监督管理。

  • 标签: 公共场所用具 消毒 效果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共场所用具消毒干预效果,并根据结果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消毒干预及监督监测工作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方法:研究起止时间设定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抽取文化娱乐、酒店住宿、美容美发三类公共场的用品用具进行消毒监测,在分析监测结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消毒检验总合格率为98.93%,其中文化娱乐检验合格率为95.88%,酒店住宿类为99.31%,美容美发99.45%,三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公共场所 消毒工作 效果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经济体系发展中,公共场所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从而保障各项社会制度稳步运转。我国的公共场所为人们的办事、休闲提供场所支撑,重视起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十分关键,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状况分析出发,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监督执法力度、加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旨在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 标签: 公共场所 监督执法 对策 卫生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1800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随机划分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9000例。两组患者根据自身的病情进行无差别的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实行追踪管理,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判断使用追踪管理与常规护理的患者在诊疗中的表现,比较两种不同护理形式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在诊疗与护理中的数据分析能够看出,研究组患者接受追踪管理的满意率较高,在慢性病治疗和康复阶段出现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且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慢性病的治疗与康复周期较长,进行追踪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居家康复阶段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此类护理措施应当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加以利用。

  • 标签: 监管场所,追踪管理 慢性病 配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