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太极治疗纤维肌痛症(FMS)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FMS患者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0例。两组患者皆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由护理人员带领进行拉伸运动,试验组进行太极运动。随访3个月,通过纤维肌痛症影响问卷(FIQ)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每个月进行心理健康和躯体症状评估。结果 治疗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SF-36总评分皆高于对照组(P<0.05);FIQ评分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极治疗FMS,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太极 纤维肌痛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我学院进行康复训练的COPD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运动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用太极拳运动训练。结果治疗前两组COPD患者SaO2、FEV1、FEV1/FVC和MVV差距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COPD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

  • 标签: 太极拳 COPD 肺功能 运动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在众多有氧运动中,最受老年人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便是太极拳运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太极拳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以此更好的促进老年健身运动的发展。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对通过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具体方法,找到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结果1、太极拳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2、太极拳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骨健康状况。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其中尤以主要支撑人体体重的下肢骨和人体运动核心的腰椎最为明显。3、太极拳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结论太极拳运动主要特点在于动静结合,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都有明显的改善,从而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太极拳 老年健康 心血管疾病 骨健康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调查24式陈氏太极拳对老年慢性疼痛的影响。为非药物性治疗减轻老年慢性疼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通过目的抽样法将82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AS)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式陈氏太极拳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慢性疼痛,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24式陈氏太极拳 慢性疼痛 老年人
  • 简介:摘要高血压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疾病等。目前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或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训练人群的血压。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项目,本文通过对检索文献,对有效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来探讨有氧运动太极拳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的影响程度。

  • 标签: 太极拳 老年 高血压
  • 简介:背景:已有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太极运动可提高中老年人群的骨密度,但是证据等级不高,仍缺乏对这些文献论据的系统评估。目的:系统评价太极运动对中老年人群骨密度的影响,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指导,也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的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Library和PubMed、Embase数据库,对太极运动对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进行收集分析,检索时间由该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9月,RCTs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对文献进行评价,CCTs采用法国外科医师Slim等制定的临床干预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评价,提取文献资料后使用RevMan5.3软件和State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太极运动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群的腰椎[MD=0.09,95%CI(0.06,0.12),P<0.00001]、股骨颈[MD=0.09,95%CI(0.06,0.13),P<0.00001]、股骨大转子[MD=0.06,95%CI(0.03,0.10),P<0.00001]、Ward’s三角区[MD=0.07,95%CI(0.06,0.09),P<0.0002]等部位骨密度。同时对跟骨骨密度测定分析,发现太极运动可以显著提高中老年人群的超声振幅衰减(BUA)值和骨超声传播速度(SOS)值等跟骨骨密度指标(P<0.05)。结果表明,太极运动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群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对中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太极 中老年人群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临床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太极拳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太极拳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实验前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太极拳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前,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方面,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太极拳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太极拳康复疗法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应当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太极拳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防治5岁以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取婴幼儿太极按摩进行干预,分析该项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婴幼儿太极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为防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背景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我国治疗骨质疏松主要为药物治疗,而单一的治疗方法不能全面地改善机能状况。运动正逐渐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中得到认可。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符合标准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20人。对照组每天给予骨吸收抑制剂二膦酸盐类、钙尔奇D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测量治疗前后腰部骨密度、评估其疼痛分级。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85%,对照组为60%。结论药物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有效,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更佳。

  • 标签: 太极拳 中老年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2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太极拳与步行运动对高血压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步行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运用太极拳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1.4%,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太极拳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太极拳 步行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太极云手在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 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情况下,予以太极云手练习。治疗结束后,执行Fugl-Meyer量表的上肢部分评估(FMA-UE)、简易上肢功能检测量表(STEF)评分,并使用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来测定肘关节的位置感知误差角度。以此观察两组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观察组在FMA-UE和STEF评估中的得分明显超过对照组,并且在肘关节位置觉的准确性方面显示出较小的误差角度。这些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云手练习对上肢的本体感觉重塑有积极影响,能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并增强动作协调性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陈氏太极拳站桩功治疗颈椎曲度变直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颈椎曲度变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给予陈氏太极拳站桩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侧位颈椎弧弦距。结果:治疗前,两弧弦距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意义;经过治疗,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明显差异。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陈氏太极拳站桩功治疗颈椎曲度变直疗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陈氏太极拳站桩功 颈椎曲度变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极柔力球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随机选择42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指导其参与太极柔力球训练,对比老年人训练前与训练后的健康体适能及生化指标转变情况。结果太极柔力球训练前与训练后,老年人的BMI指标、腰围指标、肩胛皮褶、腹部皮褶等均发生积极转变,与训练前老年人的各项指标相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太极柔力球训练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改善老年人的机体生化各项指标,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自身免疫能力,降低各类疾病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太极柔力球 老年人 健康体适能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式简化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88例身体健康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练习24式简化太极拳,分析24式简化太极拳对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经过3个月练习后,所有老年人平衡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可能是太极拳练习能够增强老年人下肢肌力,提高大脑对于四肢及躯体的协调能力,降低老年人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

  • 标签: 24式简化 太极拳 老年人 平衡能力 干预价值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太极拳作为生活方式趣味性较强的一种有氧运动,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在2型糖尿病患者推广的意义重大。通过习练太极拳能够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提高胰岛素活性,增加胰岛素抵抗,提高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减轻体重,促进糖脂代谢,达到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太极拳 2型糖尿病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太极拳源远流长,经过历史验证,其对于一些疾病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动作复杂,对于年龄较大的长者,把太极拳作为日常锻炼较为困难,并且部分动作对于膝关节会存在一定损伤。本研究旨在,根据我院老年人功能情况,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改编,编制出一套适合大部分老年人的轮椅太极,并在学习轮椅太极过程中对老年人的功能情况、生理状态、情绪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调查,探索研究出一套适合老年人日常锻炼的轮椅太极。方法:本研究首先根据上海第四社会福利院全院住养服务对象功能情况,请专业人士对现有二十四式太极拳进行改编,形成适合我院老人的轮椅太极。首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全院住养服务对象进行初步筛选,排除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意识不清者、绝对卧床者,MMSE评估得分≥10分的住养服务对象纳入为研究对象;随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Berg平衡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锻炼行为调节问卷(BREQ-2)进行实验前评估。由专业人士带领,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轮椅太极的指导教学,每周开展轮椅太极4次,每次30分钟,实验干预完成后及时进行再次评估,收集对比两次评估数据差异,得出干预效果。结果:在进行 次干预后,对比研究对象日常生活能力和睡眠质量、运动动机、焦虑和抑郁情况、平衡功能、认知功能的评估数据,结果显示自主性锻炼意识、抑郁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与其干预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老年人通过持续地轮椅太极拳的锻炼,在日常生活能力、双下肢平衡功能、抑郁情况、自主性锻炼的意识都有一定的改善。

  • 标签: 轮椅太极 养老机构